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商务技能应用》课程设计


  摘 要: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是以真实的工作过程为依据,进行课程开发及教学内容设计,《商务技能应用》课程建设就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实例。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实施
  中图分类号:F713.3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10-009-01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最早源自德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所谓工作过程,指的是个体“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1]。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进行系统化设计,用与工作过程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对现代职业活动进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开发职业教育的课程[2]。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不是拷贝技能,也不是拷贝知识,而是在技能与知识的整合、行动与思维的跃迁和潜在与实在的转化中学会应用,学会创新,获得可持续发展。应该说,这一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具有普遍意义[3]。正因如此,《商务技能应用》课程可以借鉴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进行课程设计。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路径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路径: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学习情境设计。
  (一)工作任务分析
  采取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头脑风暴等方式,采用多种统计方法,根据高职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岗位进行职业工作任务分析。要从大量的工作任务中筛选出典型工作,学生通过多个任务的完成不仅可以掌握工作所需技能,而且在工作完成的过程中,可以积累工作经验,毕业后能够胜任所从事岗位的工作。
  (二)行动领域归纳
  根据工作任务所需能力复杂程度,对典型工作任务实施进一步归纳,形成源于典型工作任务而又高于典型工作任务的,符合企业需求的综合能力领域,或称为行动领域,这是课程体系开发的平台。根据社会和企业需要进行课程开发时,构建与工作岗位相关的职业情境,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学习领域转换
  课程开发必须从实际工作的需要和高职教育需要这两个维度上进行整体设计,学习领域转换即遵循高职学生职业成长及认知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课程,以便于实施教学。此时,需要将职业能力描述为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目标设置学习内容,根据学习内容确定学习时间,构成学习单元,也就是对课程开发的平台———行动领域实施“教育学”的转换。
  二、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定位
  《商务技能应用》课程,是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重点建设专业之一,物流管理专业及专业群的共享课程。课程包括社交礼仪、商务沟通和商务谈判三个模块,具有很强的应用性,重点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良好个人形象,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学生就业后在人际沟通交流与团队工作过程中具有突出表现。
  (二)课程内容设计
  根据对历届毕业生集中就业单位的问卷调查及实践专家研讨会的成果汇总,将企业普遍看重的学生与人交往、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等职业核心能力,汇总转化为《商务技能应用》课程,课程包含社交礼仪、商务沟通和商务谈判三个模块。其中,社交礼仪包括个人礼仪、日常交往礼仪和往来接待礼仪三个子模块;商务沟通包括个人沟通技能、组织沟通技能和管理沟通技能三个子模块;商务谈判包括商务谈判的准备、商务谈判的开局、商务谈判的磋商、商务谈判的结束与合同签订及商务谈判模拟五个子模块,整个课程共11个子模块,共66课时。
  (三)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遵循“突出能力目标、项目任务载体及能力实训”的原则,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根据企业对员工的能力需求,有针对性的设计了日常工作中的个人礼仪、与客户接洽时的商务礼仪、企业的沟通管理、采购谈判及综合训练,共5个能力训练项目,通过模拟企业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树立学生良好个人形象,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就业后在人际沟通交流与团队工作过程中具有突出表现。
  三、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收集获取信息
  每一个项目开始之前,教师提出引导问题,由各小组独立收集所要解决问题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结合自己的资源和经验,为学生提供资料的搜索途径,以节省教学时间。如谈判前的准备项目中,通过引导文教学法,让各项目小组去搜集信息并思考回答问题。包括谈判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哪些内容及制定谈判计划前应了解哪些资讯。
  (二)决策和计划
  通过问题的提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小组内部进行分工,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讨论,决策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预测可能达到的效果。在按照决策的相应环节制定完整、可操作的工作计划。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项目内容讲授必要的背景知识,并于学生共同讨论计划的可行性。
  (三)实施
  项目的实施主要由各小组自己独立承担,在小组同学的相互配合下,以团队形式完成制订的计划。这也是整个行动导向教学的学生经验获得部分,即学生通过独立处理现实工作岗位中的问题之后获得经验。
  (四)检查
  小组工作任务完成后,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过程和结果,对照考核表中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查,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辅导,最后进行小组成果展示,每个小组按顺序向全班同学展示小组工作成果,并接受提问。
  (五)评价
  小组成果展示之后,进行综合评价,通常包括小组自评、小组互评价及教师评价三部分。评价过程中,指导教师和小组间进行总结交流,客观评价计划实施情况。将各组成果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得出客观结论,并对取得的成果进行反思。
  以上教学环节结束后,可进行回顾反馈并为下一次课做准备,教师总结每个小组的工作特点,肯定其成绩,并提出缺点和不足,帮助学生的思维方式向更协和客观实际的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开发案例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龚在礼,黄金楷,杨和平.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2):97-99
  c

推荐访问:系统化 高职 课程设计 技能 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