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儒家德育思想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指导意义


  【摘 要】针对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现忽视德育、轻视伦理道德教育的倾向。文章提出要有针对性地将弘扬传统德育思想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相结合从基础文明、人格尊严、爱国主义、社会责任感等几方面开展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走向德才统一。
  【关键词】传统德育思想;新时期;思想道德教育
  我国古代历来重视教育及人的道德修养。孔子的“仁”学,以及统治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儒家思想,始终把伦理道德及为人之道放在第一位。历代有作为的教育家、思想家,从孔子、荀子到韩愈、朱熹,在他们的教育实践中,都注重培养人具有高尚道德品质,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教育的根本目的。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陶行知等,都极力倡导教书育人,要学生“砥砺德行”、奋斗向上、“做有益于社会的正大光明的人”。
  重视人伦道德,重视做人的修养,是中华民族德育思想的优秀传统。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人生发展,还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未来,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然而,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往往出现忽视德育、轻视伦理道德教育的倾向。思想教育淡漠了我国古代德育的优秀传统,致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真正把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有针对性地将弘扬传统德育思想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相结合从以下几方面开展道德教育。
  一、开展基础文明教育
  要通过经常的基础文明教育,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行为选择能力。通过基础文明教育,使他们注重文明礼貌,懂得荣辱美丑、正直善良、尊重他人。教他们懂得怎样处理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的关系,需要培养一颗爱心,即利他之心和仁爱意识。传统教育中仁学理论的中心是爱人,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仁爱意识最基本的要求。我们可以通过德育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从传统仁学规范中汲取精华,进行道德修养教育,以恭、宽、信、敏、惠规范自己的言行。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高尚的道德文明,需要漫长的修养过程,实现内心与外表的统一。当然,基础文明教育除课堂教育之外,还需要靠细致的养成教育,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通过行为规范、激励手段和严格的管理,使基础道德文明成为学生内心的自觉要求。
  二、人格自尊教育
  要帮助大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完善自己,最重要的就是要教育引导他们确立人格自尊,并把尊重自己与尊重他人统一起来。中国传统德育中,孔子提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志向,这才能做一个有自尊的人。有自尊的人能做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开展“谈谈做人的道理”等讲座,开展人生观教育。
  三、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自西汉起,适应大一统思想,儒家在倡导人格完善的基础上,提出了“国格”观念,强调“君子生以辱,不如死以荣”,“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形成了重视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的优良传统,涌现出无数维护中华民族尊严和独立的民族英雄,形成我们民族凝聚力的强大支柱。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都是我们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高尚人格教育的丰富教材。可以启迪大学生把个人的生命、人格、价值同维护祖国的历史文明,关心祖国的前途和未来,献身祖国社会主义事业统一起来,与祖国同荣辱,共命运。
  四、社会责任感教育
  中国古代把人生的社会责任感看作道义和志向,把“道”看作最宝贵的、超过人的生命的价值。孔子的“朝闻道,夕可死矣”主张道义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舍弃,当道义与生命相冲突时,应当义无反顾地牺牲个人的生命。儒家倡导“担责任于己肩,挽黎民于倒悬”的积极入世思想,主张“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可以说,儒家文化是让人把自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为他人、为家族、为国家的行列之中,立德、立功、立言,从而获得人生的不朽。
  五、引导大学生走向德才统一
  引导大学生把做人放在第一位,在实践中重视学习为人之道和为学之道,是中学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的任务。中国古代教育传统中关于德才关系、知行关系,有很多精辟论述,在培养德才兼备人才中至今放射着光辉。孔子指出,说得如何,贵在做得怎样,“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他讨厌夸夸其谈的人,说“君子耻其言过其行”,“巧言令色,鲜仁矣”。荀子说:“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这些都深刻阐明了做人第一,经世致用,躬行距履的道理。古今中外的伟大人物大都把做人放在第一位,达到德才的完美统一。这是他们事业上取得成功,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重要条件。而且他们在人品和做人方面建立的功德,他们的人格魅力,往往同他们在才智方面的贡献相比,意义更为伟大,影响更为深远。在对打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时,可以用这些道理和典范向学生讲授为人之道、为学之道的具体规范。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思路是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思想热点以及大学生的不同思想行为特点之下随时需要调整和改变的。具体来说就是要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的思想精华,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内容结合起来,通过不同形式,引导大学生从传统伦理道德中汲取营养,规范自己的言行,懂得怎样做人。

推荐访问:儒家 略论 道德教育 德育 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