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研究


  摘 要: 本文根据民族地区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创新性地提出民族地区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以老师作为具体课程的组织者,把理论课程融合在艺术作品创作实践中,把学员分组安排在各工作区域进行实验性设计,旨在建立并逐步完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方法新体系。
  关键词: 民族地区普通高校 艺术设计专业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
  一、民族地区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艺术教育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培养艺术综合性人才的有效载体
  我国民族地区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致力于培养艺术素养宽厚、专业基础扎实、职业技能熟练、面向民族地区文化教育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设计教育快速而超常规的发展给设计教学、设计产业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不少院校未将艺术设计实践纳入教学体系,双师型教师的缺乏成为现代艺术高校的通病,这种问题在民族地区的高校中尤为突出。
  (二)传统课堂教学的授课形式需要改革
  学生在沉闷的教室中没有艺术灵感,大部分的设计构思局限于参考资料的框架之内,这种教学模式禁锢了思维,违背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宗旨。一方面,相当多的高校,特别是民族地区普通高校由于学校地理位置偏僻,位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其实践条件不高,造成实践教学具有局限性。另一方面,设计专业本身对实践条件要求很高,设计项目所需要的所有实践场所和设备必须是诸如实际工程、设计项目、模型或仿真软件等实际的东西。
  二、民族地区普通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理论研究
  (一)教学理论研究工作者为实践教学提供智力支持
  各大高校针对中国的国情、设计艺术实践教学的自身规律及社会对设计艺术人才的需求,认真研究办学层次问题,并对每个层次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面向的社会层面进行系统研究等。且在我国很多高校已经采用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院、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等。
  (二)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已成为国内外艺术教育的共同话语
  在包豪斯的教育体制中,作坊(或者车间)是教学的主要场地和方式,在这种方式下,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技能技巧,通过实践提升设计产品化意识,推动艺术设计教学。
  三、创建民族地区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模式的构想
  (一)明确民族地区普通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模式的目标
  1.创新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实践教学模式。“工作室教学模式这些年来在许多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高等院校正在尝试开展,以引入项目式教学推动过程式教学研究在很多高职院校进行试验及推广,工作室教学就是一个很好地把项目教学引入实际教学的一种教学改革方式,并从真正意义上弥补先基础后专业学习的僵化教学”[1]。根据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创新性地提出实践教学模式——工作室制模式。工作室制以专业为依托,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密切联系社会,了解市场规律,参与市场竞争,以获得宝贵经验,提升设计能力,为师生参与社会实践打开一个窗口,搭建一个平台。
  2.创新实践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摆脱一味强调学生追求结果的应试教育模式,通过对课程体系中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内容的研究,建构一种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合理的具有实战经验的师资结构,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方法新体系。
  (二)创建民族地区普通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模式实施方案
  1.确立实践课程具体目标。“工作室制下的项目教学模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种开放与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与更实际的教学作用”[2]。要有效实施艺术设计实践课程,师生必须理解课程所包含的专业技能及所要达到的素质与能力要求,该实践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处于什么环节和位置,它解决岗位工作过程中哪一项或哪几项工作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让师生明确该实践课程的具体目标。
  2.建立实践项目操作平台。成立与社会市场经济接轨的校内设计公司或工作室,直接参与市场大循环,捕捉和掌握最新的市场动态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及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并以此及时充实教学内容,更好地为张家界市的地方城镇建设、园林规划与设计、建筑设计、旅游工艺品的设计、旅游地规划与设计等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子琳.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之工作室制度教学初探[J].高职教育,2012(4):197.
  [2]乔红娟.浅谈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J].艺术教育研究,2012(14):144.
  本文为吉首大学校级教改课题“艺术设计教学——工作室制的新思考”研究成果。

推荐访问:普通高校 艺术设计 教学模式 民族地区 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