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探讨


  摘 要:广东省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对交通运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文章分析了交通运输人才要求具备的能力和知识结构,提出了交通运输专业培养目标。针对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广东省交通运输业人才需求特点,对交通运输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工科院校 本科专业 交通运输专业 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加大交通运输业的投人和建设力度,全面放开运输市场。珠三角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该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都有力地促进了本省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目前,全省已形成由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以运输代理服务为主要标志的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带来了对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为适应广东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需求,2004年广东工业大学创办了交通运输本科专业。在四年多的办学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不少值得改进之处。现对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作出探讨。
  
  一、根据行业需要确定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必须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交通运输专业应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与科学修养,较强的学习与交流能力,坚实的数学、外语、计算机基础,必要的经济与管理、土木工程、信息与控制等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交通运输工程的基本原理,以及某一学科方向的专门知识和相关技术,能够从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工程设计、物流系统规划与管理、运输市场营销等方面工作,并能够进一步从事交通运输工程及相关学科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交通运输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业务知识和能力:
  第一,掌握必要的经济管理、土木工程、信息控制等专业基础知识;第二,具备运输技术与装备应用能力,包括熟悉主要的交通运输技术设备及其运营要求,掌握交通运输信息化的基本技术;第三,具备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决策能力,包括交通运输工程的基本原理,交通运输系统优化、预测决策分析、系统规划设计方法等;第四,具备交通运输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包括现代交通运输企业生产运营和商务管理的基本能力,交通项目管理和评价的基本能力,熟悉国家关于交通运输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第五,具备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基本能力: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学科的交叉和专业的整合速度加快,单一学科或专业的知识已不能满足交通运输领域科学研究或工程设计的需要。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厚基础、宽口径、善创新、高素质、有特色”。
  
  二、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厚实的基础理论
  培育厚实的基础理论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设置工科教育基础课程,由综合基础(包括两课、形势教育、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艺术、经济与管理、自然科学、国防建设等类课程)、基本技能(计算机、外语、科研技能等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组成。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素养,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发展和接受终生教育,打好基础。
  (二)拓宽学科知识范围
  在交通运输学科的理论框架下,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专业的学术特色和就业特色。针对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的特性和一般工程技术专业的共性,设置土木工程类、信息与控制类和经营与管理类等大类专业基础课程。目的是加强最基本的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和方法的培养,有效拓宽交通运输大类专业的工程技术基础,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另外,针对交通运输大类专业的具体理论知识内容设置专业课程,加强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和训练,要注意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三)构建灵活的知识模块
  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来设计知识模块,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学生选修课程可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有较大的选择范围和选择余地,大部分专业课程变成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体系精心设计,优化组合,形成特色。应依据学生对未来深造和就业的实际需求,依据交通运输专业各方向课程的性质和联系,以及对深造或就业领域的适应性,形成优化组配的专业特色选修课程组合,给学生较多的选择并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避免学生选课出现的盲目性。
  
  三、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构建,是按照交通运输科学技术的基础、内涵和外延,研究确立交通运输大类专业的知识体系,设计相应的课程体系结构,确定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平台及其构成。本文针对广东交通运输人才需求的特点,并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教学指导方案,围绕交通运输专业的培养目标,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构建。
  传统的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是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某种具体的运输方式为背景建立,但在分方式的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共性的、规律性的内容。因此提出交通运输大类专业平台课程体系,将交通运输共性的理论知识用一系列课程反映出来。构建“大交通”课程平台,实现交通运输类专业宽口径教学,即以大交通为平台(传授交通运输大系统的观念),进行模块化课程设计。合理配置课程模块,增强课程的引导性和学生的选择性,使课程设置与本学科下设的几个专业方向更加匹配、更具效率,并随着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专业下设方向以及相应的课程模块。
  交通运输专业的课程体系由三个模块组成:公共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  (一)公共课程模块
  公共课程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
  公共课程体系是统一的工科教育基础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由综合基础(包括两课、形势教育、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艺术、经济与管理、自然科学、国防建设等类课程)、基本技能(计算机、外语、科研技能等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组成。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素养,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发展和接受终生教育,打好基础。
  公共基础课包括:邓小平理论概论、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体育、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实验、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军事理论。
  公共选修课包括: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基础类(要求至少选14个分学)。
  (二)学科基础课程模块
  学科基础课程是根据交通运输大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设置的,由包括学科大类基础课程和学科专业基础课程组成。
  1 学科大类基础课程模块
  学科大类基础课程模块是针对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的特性和一般工程技术专业的共性,由数理类

推荐访问:本科专业 课程体系 交通运输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