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培养定向直招士官实践研究


  摘 要:士官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军院校培养士官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该模式在生源质量、部队需求、培养质效等方面均显不足。分析各类士官人才培养现状和不足,研究新时期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士官人才的优势,提出深化和完善军地联合育人改革实践对策,为军民联合育人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军民融合;定向直招士官;实践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士官是部队教育训练管理的基本骨干、装备和技术保障的一线人才,在部队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为充分发挥军地联合育人优势,2012年起,国家教育部和原总参谋部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定向培养直招士官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通过参加全国普通高校高考,提前录取意愿参军的专科层次学生,前2.5年由地方高校培养,后0.5年由部队院校或训练机构负责培养,畢业后补充到士官岗位服役。该模式是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士官职业技术教育人才的新思路新举措,对于拓宽兵源渠道,节约部队人力培训资源,提高士官整体能力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定向直招士官优势分析
  目前,复杂技术岗位专科以上学历士官人才的来源主要有部队院校自行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士官、直接接收地方院校士官(直招士官)和军地联合培养定向直招士官3类。
  (一)现有模式不足
  部队院校自行培养士官学员在部队服役时间相对较长,部队适应能力和管理协调能力较强,且有部队实际工作经历,动手能力较好,对口专业实践教学接受相对容易。但存在以下不足:
  1.职业技术教育士官存在不足
  一是人才培养与发展形势存在差距。随着新技术新装备快速发展,部队需要大批“千里眼”“顺风耳”“活管路”和“活电路”等高技术士官人才,但目前军队院校士官承训能力、培养规模质量还不能满足部队需求。二是兵源质量与能力标准存在差距。从士官生源渠道看,部队院校招收的职业技术教育士官,学历层次起点相对较低,多数学员专业学习基础薄弱,部分学员学习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了教学施训效果。
  2.直接接收地方院校直招士官存在不足
  一是大多数学员对部队了解不深,扎根部队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二是缺少养成积累,军事素养和指挥管理能力偏弱。三是习惯于地方院校自由宽松环境,对部队驻地偏远、工作紧张、生活枯燥等因素有抵触情绪。四是生源和培养院校水平参差不齐,专业对口率有待提高。
  (二)定向直招士官优点
  一是招录前有政策宣讲引导,且经地方院校中途淘汰,多数同志服役态度端正。二是经高考选拔,学历层次相对较高,学识专业能力对口培养,发展潜力大。三是培养目标明确,地方院校——部队院校(训练机构)——从事岗位接力培养,专业对口率高,部队适用性好。四是地方院校类似于国防生模式半军事化管理,军事体能素养相对较高,部队适应性强。五是节省了军队院校培训资源。不足是军政素质养成相对不够,配套政策需要逐步完善。目前,前两批军地联合培养定向直招士官学员已顺利输送部队岗位,在教学施训过程中,专业教员、学员管理干部以及部队接收单位普遍反映,对3类士官学员进行比较,军地联合培养定向在军政素养、专业能力、学识积累、接人待物、综合素养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是部队专业岗位士官人才的优选补充渠道,是军民融合培养部队人才的重要方向。
  二、定向直招士官培养工作存在问题
  定向直招士官在模式设计、培养质效方面均有很多优势,且已得到部队的初步认可。但该模式实施时间短、涉及要素多、培养环节复杂,培养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政策宣讲不够,学员职业定位相对模糊
  通过座谈交流了解,部分学员反映对未来部队岗位和个人发展不够了解,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比较迷茫。在考学提干、职级定位、学费补助、工作环境、个人婚恋、探亲休假等方面,入学前宣讲政策与实际入伍后存在差异,少数同志存在抵触情绪。原因是机关配套政策还需进一步细化,且地方院校、组织招生单位对部队相关政策了解宣讲不够全面到位。
  (二)定向精准度不够,培养岗位目标还需细化
  定向直招士官虽然在招生前期就大致明确了服役部队方向,确定了院校所学专业,但具体工作岗位还不够精准定位,客观上给军地院校联合培养深入对接造成一定影响。在地方高校学习期间只明确了大专业,存在基础课程开设大而全、面面俱到,而部分课程学习深度不够,学习针对性不强,对后续任职阶段培养有所影响。
  (三)军政素养深度不够,军味特色应提前设置
  虽然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等方面专门进行了军政素质养成内容设置,但其军政能力培养实施缺乏精细化指导和标准化要求,管理人员来源渠道及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少数单位招聘部队退役同志担任管理员,训练效果不够理想。政治理论授课与部队情况相关性少,学生对军兵种知识、军事历史、我军优良传统等了解不多,理想信念教育结合不够紧密,军种特色能力培养基本未涉及。
  (四)学制设计不够合理,应加大任职教学比重
  军地联合培养直招士官设置“2.5+0.5”的学制,后0.5年任职教育院校或训练机构需对学员的军事技能体能、思想政治素养进行强化培养,时间相对较短。且短期的专业学习时间,对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选取、施训组织实施均有较大难度,多数学员还需开展专业基础知识补差培训,短期内把未接触实际装备、对部队不了解的学员培养为岗位合格的士官人才,存在一定困难。
  三、对策建议
  军地联合培养定向直招士官实效必须在模式方法和政策配套上,跟踪研究、多措并举、军地协同,努力取得实效。
  (一)扩大定向直招士官招生规模
  从长远看,依托地方院校培养士官人才能够达到专业适应、渠道稳定、数量充足时,除少数与兵种作战岗位紧密相关的专业岗位士官人才依托军队院校自行培养外,其余军地通用技术专业,可逐步拓展培养领域和地方承训院校。军队院校和训练机构应主要承担士官岗前任职接力培养和特色岗位人员培养。

推荐访问:士官 军民 定向 融合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