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恩保罗_罗恩.保罗,美国政坛“堂.吉诃德”

  中国媒体喜欢在一些人的名字前面加上长串的定语: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外交家……同样的,美国媒体也喜欢在罗恩・保罗的名字前面加上一长串的定语:反战、反美联储、反加税、反医保、反堕胎、反大政府、反违宪……保罗从1988年开始竞选美国总统,人们看着他从一个言辞激烈的黑发青年,慢慢变成了如今白发苍苍、笑容可掬的老者(现年77岁)。可贺的是,随着美国经济神话的衰落,保罗的谶语成真,他的政治纲领逐渐深入人心;可悲的是,因其纲领过于激烈,他始终被共和党主流所不容,被商业集团所敌视,被媒体有意地打压或遮蔽。
  曾经有人调侃说,罗恩・保罗是“最受基地组织欢迎的议员”。因为这位来自得克萨斯州的联邦议员,几乎在内政、外交等所有问题上,都与当时的美国政府意见相反,而且一反就是20多年,绝不动摇。
  这是一个政坛“堂・吉诃德”的故事。在被视为美国总统大选风向标的共和党艾奥瓦州初选中,罗恩・保罗位列第三。
  生命比什么都重要
  2011年12月18日,美国最后一批部队撤出伊拉克,给这场局部战争画上了句号。但早在战争开始时,罗恩・保罗就已经在喊停了。当时美国国内支持战争的呼声还很高,因为情报说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美国在这场战争上耗费了4兆美元,国债堆积,经济乏力。罗恩・保罗说:“我们的纳税被用来去伊拉克炸桥,然后又给伊拉克修桥,可是我们自己的桥在坍塌却无人问津!”
  在保罗看来,战争是最无用处的。“我们现在和越南人做生意,这总是要好过我们跑到那里去扔炸弹,战争是我见过最糟糕的外交政策。”早在2002年的阿富汗战争时,罗恩・保罗就站在国会中说:“我找不到任何理由,可以把我们的年轻人送到6000公里外去送死,没有人应该被打死。”
  保罗这种极度反战的态度一方面源于他的政治思想,另一方面则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他曾是一名医生,在得州至少接生了4000名婴儿,生命对于他来说比什么都重要,战争这种以消耗生命为代价的游戏,自然是他无法接受的。
  保罗回忆说,他人生中的最佳时刻是有一次,一位孕妇大出血,似乎全身三分之二都没了,为了同时拯救两条命,保罗做了人生中速度最快的一次剖腹产手术,从把婴儿取出到为产妇止血,只用了3分钟,两条命都保住了。他以挽救和保护生命为荣耀,这也是他坚决反对堕胎的原因。
  这段产科医生的经历,给政治舞台上的保罗注入了一份温暖的人性光辉。
  他的反战演说尤其打动了很多美国大兵,因为这些年轻人也并不想把命毫无意义地扔在异国他乡,所以,在今年的所有美国总统候选人中,罗恩・保罗是获得士兵捐赠最多的人,显然,大兵们恨不得保罗马上当选,他们就可以回家团聚了。
  利比亚战争开始时,保罗就以极其激烈的言辞写道:“我们花了10亿美元来进攻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并未威胁到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处境更好了吗?帝国的扩张让我们的财政情况更好了吗,国际形象更好了吗?”
  保罗也毫不讳言,美国政府“好战”的背后实际上有军火集团的利益关系:“当你们的所有钱都流到军事工业集团的口袋里,这不是资本主义,这是特殊利益集团。”
  为了表示反战,他不惜站在美国人的伤口上。“9・11”之后,保罗就说撞机事件那是对美国全球军事扩张的回应。曾经当过纽约市长的朱利安尼觉得这话很刺耳,会伤害到美国人的感情,就立马打断保罗,要求他收回刚才的话。保罗说,不。
  因为他说过太多次的“不”,他便得了一个绰号:不博士(Doctor No)。
  生于萧条,方懂经济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一个产科医生投身政治的呢?因为钱。
  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放弃金本位,美元与黄金脱钩。听到这个消息,罗恩・保罗愤然弃医从政,他后来说:“因为从那天开始,钱就不再是价值的代表,而是政治的代表,我很震惊。”
  《经济学人》杂志曾经给保罗的评语是“仇视美国联邦储备局(简称美联储)和联合国的产科医生兼货币学家”,他一直钟爱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的理论,他把哈耶克奉若偶像。他信奉政府应该不干预经济,让市场自由流转,而且,必须阻止货币贬值。后来,他如愿以偿地和自己的偶像哈耶克共进晚餐,原来“堂・吉诃德”也有“追星族”的一面。
  如今的美国媒体总是在耸人听闻地说,美国即将或已经进入到了第二个“大萧条时期”。“大萧条”这个词也不断地出现在总统候选人嘴里,但到底什么才是大萧条,恐怕这些人并不是十分清楚,因为没见过,可是生于1935年的保罗有着切身体会。5岁时,保罗的父亲开了一家奶制品店,他和兄弟们负责挑手洗奶瓶中的不干净的瓶子出来,每找到一个他就能赚1美分。很多人觉得“大萧条”是胡佛总统的错,罗斯福挽救了美国。但保罗觉得,结束“大萧条”的是时间。
  看下罗恩・保罗在这届大选中的竞选纲领:立刻消减1万亿美元预算,3年平衡赤字;总统年薪减至3万9,裁减5个政府部门22万人;废除TSA(为反恐设立的运输安全局)、奥巴马医改和多德・弗兰克法案(扩大金融监管机构权力的法案);取消联邦福利项目,交由各州自行决定;公司所得税减至15%、取消增值税,海外收入免税;允许年轻人自行退出社保;审计美联储;砍掉全部对外援助,政府其他部门预算冻结为2006年水平以下;取消美联储持有的国债,国债总额降到GDP的85%以下;美国退出联合国。
  保罗所有的纲领,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的开支,让纳税人缴纳更少的税,尽管少去干预经济,从海外撤军。
  被保罗计划撤销的5个政府部门分别是:内政部、商务部、能源部、教育部、住房和城市发展部,果然足够有气魄,只是没人敢让他当选,因为这种计划是前所未有的。有人调侃说,如果按照保罗的计划,那还不如直接解散美国政府算了。
  他视奥巴马推行的医保和长期存在的社保体系是用钱填不满的无底洞,他认为必须废止医保,允许年轻人退出社保。他支持在家教育,不送孩子去学校,父母在家教孩子,这样政府的教育开支就不会很大。
  总之,保罗的政策核心就是两个字:省钱。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在电视讲话中不断重复一句话:政府花钱太多了。政府每多花一分钱,纳税人就要多交一分钱。
  推倒美联储
  即便罗恩・保罗永远都不会当选为美国总统,也没可能撤销内政部等5个部门,但是还是有人觉得岌岌可危,因为保罗发誓要让美联储消失。
  在保罗眼里,美联储简直就是一个恶魔。“20世纪20年代,美联储印了很多钱,造成一个巨大的泡沫,导致了大萧条……美联储拥有着国会完全不理解的邪恶力量。”
  之前,罗恩・保罗的话几乎被当做阴谋论甚至是煽风点火来对待,但是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人开始渐渐相信了保罗的话,因为恰恰是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低息印钱,才导致了今天的局面。直到2011年2月23日,《华尔街日报》刊登了乔治・梅格洛的文章:《美联储造成了全世界的动荡》,把矛头直指滥发美元导致世界经济濒临崩溃边缘的美联储。几位共和党人也加入了保罗“声讨美联储”的队伍中,他不再孤独了。
  人们才发现,原来保罗是对的,但他已经讲了快30年了,说得白了头发,才有人觉得是对的,这个醒悟来得算晚吗?
  保罗对于美联储的认识异常清醒,他说:“一旦你拥有了一个造币机器,一旦你能够随心所欲地凭空造钱,那国会的开支也就从此没有了约束。然后债务就会越堆越高,然后他们就会陷入债务麻烦,就像他们在希腊和欧洲其他国家所遇到的那样。然而现在他们又在如何为自己解困呢?方法却是用更多的债务。”他把问题归咎于美联储而不是政府,“造钱没有通过美国政府批准,也不是政府拨给他们的,而是他们(美联储)凭空造出来的。”
  即便保罗不会当选为总统,不会废除美联储,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审计美联储”的呼声,要求“邪恶的机构”必须更多地公布信息,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之下,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只好开放部分资料,并承诺在2012年增加新闻发布会次数,仅仅从公布的这一小部分资料上就可以看到,在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时,雷曼兄弟破产,各个银行纷纷向美联储伸手借钱,美联储一共借给他们1100亿美元贷款,而民众却毫不知情。
  更有趣的是,2009年,卡扎菲控制下的利比亚央行通过其控股的阿拉伯银行公司从美联储借出了50亿美元的贷款。先借钱给人家,之后又打人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个完美的人?
  就在具有指向性意义的艾奥瓦州初选之前几天,美国共和党的元老级人物――前总统老布什公开表示,他支持罗姆尼做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布什家族在共和党内的影响力是非凡的,他的支持可谓是给罗姆尼打了一针强心剂,可是,为什么老布什这么晚才表示支持呢?
  罗姆尼在2011年12月去拜会了老布什,和他们夫妇以及他们的狗合了影。其实,尽管罗姆尼的支持率在共和党的众多候选人中一直保持领先,但是共和党内的大佬们一直在寻找罗姆尼的替代人选,因为他是摩门教徒,美国民众可能不太喜欢他。寻找替代品的眼光扫过金里奇,到桑特罗姆,但始终没有落在保罗的身上,为什么呢?
  很多保罗的支持者都说:“不管保罗是哪个党派的,只要他还是坚持他的理论,我们就会选他。”实际上,他的政治纲领与其他共和党候选人是那么的不一样,比如说保罗反战,但是罗姆尼和巴赫曼都表示,他们一旦当选,就会马上打击伊朗;而罗姆尼在当马萨诸塞州州长时,就在该州搞过医保,比奥巴马的全国性医保还要早,这都是保罗反对的。
  或许在共和党大佬看来,保罗几乎不是共和党人。1988年时,他就是以自由人之身份参加的总统竞选。很多共和党人担心,如果这次保罗以独立身份参选,他会把很多共和党的选票都带走,那样罗姆尼等人的票数会更低,根本无法挑战奥巴马。
  让不让保罗替共和党披挂上阵,这是一个左右两难的问题。
  在很多民众眼中,保罗是一个完美的人,他的婚姻超过了50年,儿子兰德・保罗是肯塔基州议员,也是茶党的精神领袖之一,他有坚定的信仰,美满的家庭。而另一位候选人金里奇,一直被攻击结过3次婚,第一任妻子得了癌症之后就被他抛弃了,第二个妻子原是他的助手,后来因为她长得太丑了也被他嫌弃,说:“她不配做第一夫人”,仿佛他已经是总统了一样。在注重家庭的美国社会中,这样的人几乎是被唾弃的,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著名脱口秀主持人乔・斯图尔特就调侃罗恩・保罗说:“您有信仰,有恒心,有原则,真是个好人,只可惜,美国人好像不是这样的啊!”
  但完美的人未必就是竞选中的宠儿。以竞选中最为关键的演说为例,罗恩・保罗在20世纪80年代的演说录像中,经常是激动得无法自已,大声斥责,因此他成了激进人士的代表;他的语速很快,而且专业名词很多,相比奥巴马那样气定神闲的演说,的确缺乏感染力,由此可见,竞选中的形式再一次大过了内容。
  草根民众的救星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曾经在一次会议上面对面地说保罗:“你的支持者,是我见过的最疯狂的。”的确,罗恩・保罗在2012年的竞选准备中,是获得小额捐款最多的人,也就是普通民众最支持的人,而罗姆尼才是获得华尔街捐款最多的人,谁是民众的救星,谁是精英的朋友,一目了然。
  有一次,一位国会议员指着保罗说:“在我自己的选区,那个家伙的支持率居然比我还高。”对于这些,保罗总是欣然一笑。
  但也有人在攻击保罗,认为他是一个种族主义者。有媒体攻击他说,他或许会支持同性恋者,但是会拒绝和同性恋者共同使用厕所,甚至不愿意和他们握手。

推荐访问:保罗 政坛 美国 兰德保罗 保罗兰德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