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实施方案 [网络在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中的指导意义]

  摘要: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利用网络优化第一课堂教学的同时,也应适时地、有计划有目的地利用网络开设大学英语教学的第二课堂活动,使课内教学得到有效的延伸和补充,并与课内教学相互渗透、有机结合,从而构建现代化的大学英语立体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英语教学模式;网络;第二课堂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182-02
  0 引言
  在现阶段的教育模式中,多媒体平台在英语教学中全面开花,同时互联网也在进一步漫漫渗透近来,大有普及的趋势。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来有体系、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使其真正地成为课内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并充分与课内教学相互渗透、有机结合,也将给大学英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构建现代化的大学英语教学立体化教学模式,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全面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中的一大课题。
  1 利用网络开展第二课堂的必要性
  在网络日益普及的当今社会中,学生知识来源的主要途径已是网络平台,不再是教师的面授, 课堂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传统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也日益暴露出局限性,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下基于网络技术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环境建设也日益显得必要。
  1.1 传统第二课堂覆盖面较小,参加的人数有限 目前传统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活动多采取英语角、英语晚会、英语沙龙、英语学术讲座、各类英语竞赛(如英语写作竞赛、英语背诵竞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英语话剧表演赛、英语书法竞赛等)等形式,虽然内容比较丰富,但是参与者有限,多数都是些英语成绩较好,并且有较强听说能力积极外向的学生。
  大部分学生只是被动地担当观众的角色。性格内向、胆怯的学生多数只能充当“垫底”的角色。另外,大学本科教育英语课程只有两年,大三大四已经结束英语学习的学生难以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活动,最终使得这个原本属于大家的第二课程变成了一部分英语成绩优秀的学生的舞台。
  而英语能力一般的学生无法通过第二课堂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出现语言能力拓展的“高原期”。旨在为学生提高语言实践平台的第二课堂也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1.2 传统第二课堂部署无计划性,活动不成体系 大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包括学习能力、语能水平、个性、学习动机和自身要求等。在第一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受条件限制不得不进行大班课堂教学的情况下,教师很难展开“因材施教”。另外,大学英语教学过程本身具有阶段性的特点,针对学生在各年级阶段的学习特点和课程内容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侧重点。然而,传统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也未充分考虑学生的诸多个体差异,也难以顾及英语学习阶段性、系统性的循序渐进过程,在开展一系列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时,活动内容和形式仍是“一刀切”,各年级、各学期开展相同内容和模式的第二课堂活动的现象比较常见。更甚者,有些第二课堂活动对象为所有年级的学生,这种“一锅粥”式的、无层次性的第二课堂活动安排自然造成了严重的混乱局面:有的学生因只是和能力尚未达到而无法有效开展,有的活动却又因低于学生的英语水平而收不到锻炼和提高的效果。最终,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从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难以发挥,甚至被埋没。
  1.3 传统第二课堂无法实现学生在一个祥和氛围里学习 学习者在轻松的心境中可以获得最大限度的语言信息量,因此中外语言学家们认为,决定人们人们语言习得的最主要元素是学习语言的心理因素。课堂教学或是传统的第二课堂的活动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程度的英语水平,学习者彼此“目睹”对方的态度和水平,谁优谁劣“昭然天下”,那些内向胆怯的学生迫于公开场合的压力可能更难开口,他们的口语练习的积极性反而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刘琼,2008)。而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下基于网络的第二课堂环境即便安装高级管理软件从而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表现进行记录、跟踪,终于不再存在那种大众场合“公众见证”的现象,使得某些学生的自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
  1.4 传统第二课堂缺乏明确的、合适的评价体系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过程,而且是对该过程的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的元认知过程。在一系列活动开展过之后,因为教师缺乏有效的测评手段,无法确定预期的教学目的是否已经达到以及学生是否取得进步,学生本身也无法进行自我评价。长期没有某种成就感的刺激,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就会大大受挫。
  1.5 传统第二课堂缺师资力量不足,资金短缺 要有大力的人力、无力、财力作为活动进行的基础。比如开展各类英语竞赛,资金方面需要由学校提供,实行课外监考时亦需要大量的教师来进行阅卷和总结。英语演讲活动的开展也需要教师全程的指导,获奖学生也需要一定的物质奖励。师资力量的不足和资金短缺严重制约了第二课堂的发展。
  总之,网络作为一项新技术、新工具进入教学领域,给传统的教学带来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学生根据自身的水平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控制学习进度,使学生变得更加个性化和自主化,这使课堂教学的模式也相应地发生变化。第二课堂活动是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和有机补充,其界限尽可能地淡化。大学英语教学整体模式发生了变化,传统第二课堂活动形式的局限性就显得不合时宜,必须探索新模式下的基于网络的第二课堂活动形式。
  2 新模式下基于网络的第二课堂活动的优势
  较之旧模式下的传统第二课堂活动,这种新环境下基于网络开展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有很多优势,笔者认为值得一提的有以下几点。
  2.1 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的聊天室、邮件、BBS等不同的现代化平台模式与老师及同学进行实时的沟通交流。与此同时,网络提供给学生的是图文并茂的交互式集成信息,学生不仅可以查阅到大量的中英文资料,下载各种中英文材料也变得非常便捷,比如在网上同步观看原版英文电影等。枯燥单一的学习方式得以有效的改观,学生在轻松直观的网络平台上顺利地获取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中英文信息,大大地激发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等几个方面的学习的兴趣。主动、及时地获取信息是网络无可比拟的优势。   2.2 自主化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比起传统的面授课,网络平台教学的最大优势是时空的限制的极大突破。学生终于成为网络课堂的主体。在网络环境中,教学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提问为主,教师的角色最终回归到指导、解惑。传统教学在网络平台的渲染下,华丽转身。自由选择时间与教师及同学进行同步或异步交流成了学生选择网络的最大动力。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需要,学生主动有效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交流的对象及交流所用的方式等。
  2.3 课堂角色的平等化 网络平台中的第二课堂活动及大地使学生消除拘束感,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在传统的面授式课堂或第二课堂活动(如演讲、辩论等)上,呈现一边倒的现象,往往是个别学生一言堂,大部分学生懒洋洋,学生大都不能或不敢大胆地表达,难以实现主动进行语言交际的最终目标。网络平台上的的第二课堂活动,隐性身份下的学生们大多可以蠢蠢欲动,一试身手,原因是个人隐私会得以保密,慢慢地学生习惯于大胆发言,平等地参与到各种交流中。在网络平台的辅助下,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显然可以得到提高。
  2.4 真实化的语言环境 学生的语言学习环境是由学生对所学语言接触的数量和内容构成的。网络平台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体现在它提供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大胆尝试,静悄悄又热热闹闹的私密空间。在第二课堂建设中,网络平台具备提供各类资讯,例如各类图文声像。网络平台的多方交流和沟通的技术准备已成熟。网络平台的多样性、即使性、互动性最大可能地优化了语言学习环境,从而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3 新模式下基于网络的第二课堂活动建设内容
  基于网络的第二课堂环境建设的内容不能是课外练习的数字化或补充材料的电子化。它应是一种有的放矢和针对学习者个体设计的多层次的语言环境。除了庞大的语料库资源外,建设的内容还应包含下列方面。
  首先,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建立主题资料库。通过相关主题资料库,学生及时获得的主题资料都是与第一课堂教学相关的。教师设计的内容以课本为基础,进而不断衍生,覆盖相关领域知识,有机地把语言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积累做一结合。其次,网络平台作为教学的支撑,科学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测试与评价系统从而有效地建立起来了。我们进而得出科学的测评系统,以此来帮助学习者即时互动、自评自测。学生的兴趣、激情、主动、责任等等都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学习和情感沟通在这一基于网络平台的学习过程中完美再现。例如组织学生的在线写作,大家列出各自感兴趣的话题提交到网络平台,在进行前期准备时,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或是便于搜索的背景知识来进行主题的选择。在进行接下来的相互交流环节中,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将自己的作文提交到班级电子平台以后,还必须批阅一份他人作文,给予评价后进行信息反馈以及成果互评。最终都要链接到班级博客、班级邮箱或班级主页等。这样可以充分的淡化教师的主导地位,使其变成参与者及管理者,使得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进行更好的沟通交流。再者,在网络平台上,完善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系统最终建立完善。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就是真正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自我管理,但“自主学习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功能,不能使学生放任自流,否则,容易产生各种问题”(丰玉芳,2006)。所以,自主应是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教师除了负责组织活动、构建情景外,还要担负起监督指导和管理作用。第一,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由教师加以科学的引导。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学习内容、自己统筹规划、自己驾驭第二课堂安排,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第二,网络平台自身的缺陷决定了学生缺少约束,因此教师要严格制定学习规则,并加强学习监督。通过多媒体所记录的每个学生的学习次数、进度以及测试成绩,教师能够准确掌握整体的学习情况,并进行及时的总结评价,以督促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激励学生的学习欲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模式下基于网络的第二课堂的开设将是是对有限课时的补充,是课内学习的延续,是实现学习个性化、层次化和终身化的有效途径。但网络第二课堂不仅仅是网上聊天,BBS的答疑,E-mail的情感交流,其本质还是“教学”的一个有机部分。因此,认真作好详细的计划,有策略地使用网络成为鉴别一个现代化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能力准绳,网络平台最终成为成为语言教学和学习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个极有价值的补充。
  参考文献:
  [1]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赵有斌.基于网络的英语学习第二课堂环境建设[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3]刘琼.多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0).
  [4]丰玉芳.构建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6).
  [5]曾小珊.网络环境下学生英语学习观念和态度的调查研究[J].职业时空,2008,4(77).

推荐访问:大学英语 指导意义 第二课堂 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