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东方美——有声之象|浅谈风象三浪

  摘 要:音乐作为绘画的姐妹艺术,也最能直接和纯粹地揭示绘画原理性的美。音乐对中国画的影响更不能忽略,本文从中国画的基本特征出发探讨其与音乐的关联。  关键词:中国画;音乐;节奏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040-01
  不同于西方油画与雕刻和建筑联系着,中国画的发展离不开诗歌和音乐。尤其与音乐有着密切联系,两者之间虽属不同的艺术门类,但音乐用其得天独厚的优势直接诉诸人的心灵世界,音乐是人类的共同语言,一切艺术都具有音乐因素,中国最早的美学思想就是在音乐高度发展基础上产生的,是在对音乐的创造、欣赏、感悟的过程中,延伸出来的。因而,中国美学高度重视音乐性的美,音乐美也成为其他各门艺术的源泉,对音乐美的追求,在各门艺术的发展过程中都产生丁深刻的影响。正如英国19世纪艺术理论家佩特所说的: “所有艺术通常渴望达于音乐的状态。”中国画无论从意境与节奏上讲都与音乐艺术有许多可类比的因素。
  音乐与中国画属于不同的艺术,又都是表达人类主观情感的最好方法,一个是“听”的艺术,一个是“看”的艺术。一个是动的艺术,一个是静的艺术。这又牵涉到哲学中的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知者喜欢水的动,仁者喜欢山的动,一静一动阴阳相守构成了中国美学的内涵。然而,中国画中的音乐毕竟不是音乐,正像音乐中的图象不是图象一样,是音乐审美与美术的通感在起作用。创作者把音乐融入了画中,这也就需要这幅画的接受者在与画交流时发挥主观想象,把自己融入那个情景中,才能慢慢体会其中的音律与曲韵。音乐家要谱写出色彩音乐,画家要绘制出音响图画;欣赏者则要从乐曲声中“看”到色彩,从绘画色彩中“听”出声音。如佛家所说的:“耳中见色,眼里闻声。”(释晓莹《罗湖野绿》卷一)这不是人们无中生有的现象,而是符合一般审美心理活动规律的。声音与水墨之间存在着相似性和感通关系。
  气韵生动是中国画重要特点之一。气,是一笔到底,墨水用尽,再重起头,如同人之呼吸;韵,是画出来的东西,具有音乐的轻重悦耳,长短自如的美妙。气韵与音乐中的韵律有一条内在的穿插线,即凝固在水墨画中的乐曲。我们只有全面、正确地把握“气韵生动”的真实内涵,才能理解中国画何以趋向音乐,同音乐有着更为密切的通感关系。国画中的线条有浓淡之分,浓淡明主次,分背向,出缓急,有轻重,生节奏。正如音乐中的高低音演绎一首婉转多变的曲子。笔触的轻重是借人对声音的感受来说,黑色线条在白底画面上的听觉联想,轻重是音乐和美术的通感,能由它听到作者的呼吸和心跳,由它感受到交响诗般的浑厚、宽广、振奋。国画中以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刚柔造型。线条是经过审美情感净化了的,是画家赋予了其生命。它在节奏感、韵律感上与音乐的音符有着心理上的相似性。这就使得艺术家能够把音乐的时间性融入中国画的空间性中。国画中的运笔也有很多讲究。连笔,起伏翻绞、腾挪转折、抑扬顿挫、忽隐忽现、绵绵不绝,如江河真力不竭;如琴音绕梁余音不绝;像一位杰出的音乐家在谱写感人的曲子。中国山水画讲究的“画欲暗,不欲明”中的“暗”。是与 “清晰显嚣”相对的意思,即是对“幽玄深邃”之神秘、浑沦意境的追求。明晦的应用把“音乐元素”带入画面,从而深化拓宽了线条、语言的表现力。通过音乐的介入调动画面的节奏感,使得画面看上去如一首美妙的交响诗。
  一幅好的绘画作品,会以线条、浓淡、运笔、明晦相互配合,通过视觉感染人的思维,用画画的形式来表现声响,将人们带到富有音乐的意境中去。如画家马远创作的《踏歌图》, “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垅上踏歌行。”这是《踏歌图》的题诗,它描绘的是江南农民欢乐歌舞的场面。四个老汉带着几分醉意,走在田垅溪桥之上,一老者刚过小桥,右手扶杖,左手挠腮,摇身抬腿,踏歌而舞,憨态可掬。随行二老者其中一人双手拍掌,双足踏节,另一人抓住前者的腰带、躬腰扭动,舞态可人。后行人,肩扛竹棍,上挑葫芦,身前倾,腰微弯,尽情地“踏歌”而行。四个人动态不一、却动律和谐,再加上桥下流水潺潺地应和,展现出一幅古老乡村优美旋律色调的画面。人物形象表现得生动自然,仿佛我们耳边响起了古朴动听的音乐,四个老者在这富有鲜明节奏感的音乐之中尽情随舞。
  画中作者的情绪反映在画面上直接关系着其中流淌的音乐的种类。画面的整体风格与画家的性格、情绪也有着直接的关联,如董源的画面平淡天真,犹如缠绕着一首清新优雅的曲调,令人仿佛游走其境;而八大因其身世背景影响,画中震撼人心的笔触仿佛带着强烈节奏感的音乐。
  米开朗基罗曾说“优美的绘域就是音乐,是一只旋律”。在水墨中体验与音乐的交融。结合大自然的感动方能创有独特韵律。
  参考文献:
  [1]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下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3]陈振濂.书法美学[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4.

推荐访问:浅谈 有声 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