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中国文学》教学中的运用_中国文学法

  摘 要: “一刀切”式的教学妨碍了学生个性、爱好和特长的发展。在《中国文学》教学中,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实施分层教学法,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可能的发展,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分层教学法 《中国文学》 运用
  
  分层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先后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分层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分层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因材施教,即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分不同类型对学生施以不同层次的教育和指导。
  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有教无类”,成功创办了学校。他对学生的教育非常重视“知人”,他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他通过主动地与学生促膝谈心和全面细致地观察其行动,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都心里有数,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论语・雍也》),“予不仁”(《论语・阳货》),“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论语・先进》),“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宋代朱熹把孔子的这种教学方法总结为“因材施教”。孔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成功地把因材施教的方法运用于教学实践。孔子教育的成功也代表了他教育理念的成功,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素质教育大力提倡“以人为本”,正是对“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继承和发展。
  二、《中国文学》实施分层教学法的必要性
  1.《中国文学》是山东省五年制师范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以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为线索,选取中国文学史上每个时期最有代表性的经典文学作品为课文。对于只有初中文化基础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有些吃力,尤其是古文部分更是令学生望而生畏。而且有学生错误地认为古文在现代生活中毫无用处,感情排斥,消极对待,不愿学习,进一步使本课程的学习难度增大。单凭教师孤立地说教,不能实实在在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无法领略到经典文学的光华,无法从中获取为人为文的丰厚滋养。
  2.学生的文化理论基础参差不齐,认知能力、动手能力、知识结构和学习兴趣也呈现出多种类型。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很容易发现,有的学生口齿伶俐,对朗读有浓厚的兴趣;有的学生善于动笔,写作兴趣较强;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喜欢默默地听老师讲课;有的学生性格活泼,喜欢提问、讨论、互动的学习方式。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实际层次,一概地采用同样的教学内容,一概地作同等要求,肯定不符合学生能力发展多层次性的需要。
  因此,无论从教材用的角度看,还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想,实施分层教学法是提高教学质量最有效的方法。
  三、分层教学法在《中国文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1.学生分层
  给学生分层需要仔细和慎重,因为分层不准确,后面的教学就失去了针对性。把好这一关,需要认真做好以下工作。学期初,首先通过书面问卷形式对所教班级全体学生进行调查分析,获得基本信息;其次在课堂教学中逐一进行考察,丰富信息;再次对个别现象通过面对面的谈话深入了解,准确把握信息;最后按学生的能力、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等几个要素,将学生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
  信息统计择要举例如下表(110人)。
  2.教材分层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指南,所以,分层结束后,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主要包括: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分层应主要体现在能力目标上。如,培养学生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由高及低可以分为如下三个层次:第一层:能快速、准确、精炼地归类、概括,突出思维敏捷训练;第二层:能准确地归类、概括,突出判断能力训练;第三层:能归类、概括,注重理解能力训练。
  3.教法分层
  正确的教学方法是教学的捷径。一堂课中的同一问题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虽然要求已经提得很具体,但在具体操作时还要灵活掌握。如:朗读课文。请不喜欢朗读的同学在初读课文时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请喜欢朗读的同学在精读时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有感情;文章的写作特点则请喜欢写作的同学来总结、归纳。如此,能尊重学生的情感,发挥学生的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4.检测分层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高低。因此,对学生学习质量的检测非常重要,教师要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获得及时有效的反馈,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检测主要分为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两种形式。设计作业题或考试题时要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两部”即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层”是指题的难度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紧扣教材,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着重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B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密切联系生活,扩大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着重考查综合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这样可使A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B、C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例如,作文部分由原来的30分分值的一个大作文换成了10分、10分、8分的三个小作文,三个小作文分别侧重于正确理解、学以致用和情感关照三个层面。如此不仅降低了学生作文的难度,减轻了学生的畏难情绪,而且使学生在一个更广阔的空间里自由驰骋,作文质量大大提升。
  四、《中国文学》分层教学法成效明显
  期末考试成绩统计显示,90分以上11人,80分以上41人,优秀率达47.3%(学生共110人),比以往同课程非分层教学班级成绩相比高出三个百分点。而且学生反映,他们非常喜欢这种学习方式和考试方式,建议教师多出题,在规定时间内能答多少就答多少,不受百分的限制。事实证明,分层教学法产生的效果,不只是学生成绩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被调动起来了,这才是促成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动力。
  五、《中国文学》实施分层教学应的注意点
  1.教学的长期性
  实施《中国文学》的分层教学,最好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长期坚持,必见成效,不可急于求成。如果执教老师不是跟班授课,那么,这一课程的所有任课老师之间应该有很好的交接和延续。
  2.分层的灵活性
  课堂教学中既有教师的讲授,又有学生的自由讨论,需要教师发挥好主导作用,恰当灵活地组织和指导分层教学活动。对各个层次学生要一视同仁,机会均等,切忌以自己的思维或者是优秀学生的回答替代其他学生的思考,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预期效果。
  实践证明,分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时的某些心理障碍,激发学习欲望,逐步形成学习活动时的最佳心理状态,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参与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发展的幸福,从而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珂.关于语文分层教学法的研究.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2]倪文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VOL1.
  [3]论语.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VOL1.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教学法 分层 中国文学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