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成绩落后学生进行积极心理治疗的理念与模式:教学理念八字格言

  摘 要: 积极心理治疗从人发展的可能性出发,强调个人天赋的潜能在解决心理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使患者能从比喻的角度认识自己的问题。这种积极的观念在临床中的作用已经凸显出来,而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也将对学生特别是成绩落后学生的进步与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成绩落后学生 课堂教学 积极心理治疗理念 应用
  
  1.积极心理治疗的基本理念
  心理治疗长期以来都把重点放在对病人的治疗上,研究外在的紧张性刺激给病人心理带来的消极影响,以医生治疗病人身体疾病的模式来对待心理疾病。而积极心理治疗却认为病人同时具有生病和健康两种能力,治疗者的任务是激发和巩固病人获得和保持健康的能力,所以应把注意力集中在病人自身的各种能力而不是疾病上。
  认识和爱的能力是积极心理治疗上的两种基本能力,积极心理治疗的立足点就在于激发被治疗者这两种积极的基本能力。
  首先,激发认识能力。积极心理治疗认为人们的心理疾病主要是由认识产生偏差所致,重点是帮助病人抛弃传统认识,使行为合理化、正常化,从而形成积极的认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对这种积极的解释持有坚定性。此外,积极心理治疗强调病人自助,病人通过与人交流感悟到对问题的积极认识,扩大视野,使自己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积极心理治疗不承认人有所谓的消极心理,认为那只是人们降低自己受到伤害可能性的保护模式。这样,病人就会在认识上自我接受而不是感到内疚。
  其次,激发爱的能力,包括爱与被爱。重心在于用积极情感消解消极情感,或在消极情感中寻找积极的成分,通过积极情感所形成的个人长久资源来使病人得到自我实现。
  2.积极心理治疗理念中的冲突与学生成绩落后的原因
  2.1冲突
  在积极心理治疗理论中,个体的两种基本能力在发展中受到阻碍、忽视或仅得到了片面的发展就可能会出现冲突。受到阻碍或过度发展的能力,都可能成为个体内心和人际关系领域中冲突和紊乱的根源。
  人际冲突的深层原因在于人们区分自我行为模式和他人行为模式的缺欠。积极心理治疗理论把对心理起决定作用的社会规范当作现实能力加以系统把握,现实能力可以分为第一能力和第二能力。爱的能力表现为感情、榜样、耐心、时间、交往、性、信任、希望、信仰、怀疑、肯定和统一,是贴近自我的感情领域,最先在人际关系中得到发展,个体与其他人的关系,在这种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认识能力表现为准时、清洁、条理、服从、礼貌、诚实、忠诚、正义、勤奋/效率、节俭、可靠、准确和认真,反映个体所属社会群体的规范,在伙伴关系的相互评价中起重要作用。
  2.2学生成绩落后的原因
  根据积极心理治疗理论中冲突的观点,学生成绩落后很可能是他们在爱的能力和认识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了阻碍、忽视或片面发展。
  在爱的能力方面,由皮格马利翁效应可知,教师期待对学生成长可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其态度、个人情绪、喜好与偏见等个性特质在教学过程中的恰当运用,不仅可以使学生树立榜样,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师生感情,更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培养希望、信任的积极品质,学会肯定自己同他人,充分发挥爱的能力。自然地,提高学习成绩便成为兴趣爱好基础上的一种行为结果,作为正强化的刺激物,形成良性循环;反之,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感受不到任何情感因素,与教师之间没有情感互动,贴近个人情感的领域自然得不到良好发展,成绩落后仅仅是学生学校行为中的突出表现,更有甚者是其人格品质上的缺陷。
  认识能力表现中的准时、条理、勤奋/效率、准确和认真,可以作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催化剂,发展受阻,必然导致学习成绩落后。而清洁、服从、礼貌、诚实、忠诚、正义、节俭和可靠等表现,则在青少年学生中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如果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营造良好的同伴群体氛围,构建群体规范和相互评价体系,将有利于形成优良伙伴群体,自觉提高学习成绩;反之,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也会与同伴群体一起被贴上“攻击”、“好斗”、“行为异常”等特质标签。
  3.积极心理治疗模式在成绩落后学生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
  积极心理治疗方法以解决冲突为中心、以现实能力为依据,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3.1观察和保持距离阶段
  治疗师关注倾听病人描述症状,帮助其获得从一定距离看待自己处境的能力,将冲突同具体的行为方式和情景联系起来,放弃对冲突伙伴的批评态度,开始在伙伴关系方面重新学习。
  对于以学校生活为主题的学生,学习成绩的晕轮效应使教师、家长因此对学生形成刻板印象,使得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在否定声中丧失了客观判断能力,做出泛化的概括。教师要将“就事论事”的思想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在否定学生消极特质的同时不否定学生本身。
  3.2调查阶段
  治疗师帮助患者探索冲突与现实能力之间的关系,确定积极品性和消极品性的具体行为领域。治疗师要帮助患者改变诸如“态度由个性决定、无法改变”的观念,了解产生这些误解的背景,使患者认识到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可控性。
  此阶段,教师要做的是纠正学生的偏颇观念,使其充分意识到自己在改变行为方面的积极作用,将朦胧的无助感和恐惧感具体化,积极面对之前不了解的问题。
  3.3场合鼓励阶段
  患者直接充当自己的周围环境、尤其是自己冲突伙伴的治疗师。学习伙伴身上的积极品性以建立同伙伴之间新型的、信任的关系。重点在于改变习以为常的交往模式、促进伙伴之间的信任并改变患者的态度。
  在本阶段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成绩落后的学生与其他学生平等对待,唤醒他们早已具备的长处和能力,学会积极地理解而不是做被动的牺牲品,易位思考,重新找到解决冲突的可能性。
  3.4语言表达阶段
  治疗师帮助患者制定一个以“礼貌、诚实”为核心并有具体内容的练习规划。让患者掌握一些有效克服人际沟通障碍的技术,揭示冲突的具体内容和这些冲突所涉及的现实能力,让患者掌握另外一些可取的交往形式。
  本阶段的课堂教学任务便是提供一个环境与平台,消除学生对教师、对同伴的误解,并吸取教训,学会沟通。
  3.5扩大目标阶段
  伙伴关系中的沟通障碍常表现为一方通过不开口讲话或回避来惩罚对方。这本身意味着人们迫使自己的伙伴放弃什么,或表明自己放弃什么以唤起伙伴的负罪感进而惩罚伙伴,限制了共同活动,使伙伴关系冷淡化。冲突者只能看见眼前的问题,目标受限。因此,治疗师就要使患者认识到伙伴关系中的其他内容。
  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做的便是让各种行为领域、态度和思维形式进入学生的视野,消除患者视野的狭隘性,让其学着努力追求过去从未体验过的新目标。
  
  参考文献:
  [1]Prof.Dr.Nossrat Peseschkian。积极心理治疗的冲突模式.现代护理,2003,(2).
  [2]N.佩塞施基安.积极心理治疗――一种新方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3]任俊,叶浩生.积极心理治疗思想概要.心理科学,2004,27(3).

推荐访问:心理治疗 学生进行 落后 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