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对话 用心交流】教学中哪些属于平等对话交流

  摘 要:传统的作文评语大多公式化、模式化,无形中挫伤了孩子的写作积极性。那么,作文评语究竟要怎么写呢?我想,小学生作文不但是小学生作文能力的体现,也是其在生活实践中的亲身体验。评语不仅应该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和指导,更应该对学生的写作心理、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进行引导。因此教师要站在理解、尊重学生的角度,改变以往评语中教师作为说教者的形象,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耐心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寻找亮点――鼓励学生“寸有所长”;2.商讨修改――促进学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3.真诚谈心――帮助学生打开“心结”。
  关键词:作文 评语 评价
  
  传统的作文评语大多公式化、模式化,诸如中心是否明确,重点是否突出,详略是否恰当,层次是否分明,语句是否通顺等。这类评语虽然能在一定层面上评价学生习作的优缺点,但很难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也谈不上对学生写作心态的引导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我认为作文评语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评价学生习作的优劣,更重要的是能够与小作者实现心灵上的交流与沟通,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通过长期的评语感染,领悟写作技巧,磨练意志品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寻找亮点――鼓励学生“寸有所长”
  
  我记得有一位语文教师说过这样一段话:“每一位学生身上都有亮点,要在评价中让学生的每一个亮点亮起来,一个亮点就是一次成功,就是一份自信,就是一回期待。”教学中,我一直把这句话当作是自己评价学生的“座右铭”。多少年来,我一直在不厌其烦地重复做着同一件事:寻找学生的亮点,点亮学生的亮点。特别是在作文教学当中,对学生的作文大到全篇的审题立意、构思和过渡,小到开头结尾、一句话、一个词,哪怕是一个标点,我都尽力用自己的“火眼金睛”去发现它,用“寸有所长”的态度去鼓励学生。对学生作文中表现出来的思想上的一点点进步、生活中的一点点提高等等,我都不失时机地予以鼓励。
  当学生为自己干巴巴的毫无语言美感的作文而感到沮丧时,我却为他找到了“构思独特,立意新颖”的亮点,并引导他在此基础上加强语言修饰,完成好一篇优质作文,使他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帮助他找回写作的自信;当学生感到写作无趣时,我就很及时地用放大镜放大他在遣词造句上的亮点,给予他鼓励性的评价,希望他在下一次作文中能再写出一丝亮色……如一个平时写作有困难的学生,在看图作文《小燕子回家了》一文救鸟的过程中,用了一个“捧”字。我在评讲时引导学生把这个字找出来进行品味:好在哪里?学生品出“捧”字不仅写出了图中孩子的小心翼翼,还写出了他对小鸟的关心。于是我大力表扬:“这个字用得真巧妙,从这个字所蕴含的情感中能看出你保护益鸟的真情!写得真好,相信你以后一定能写出更好的作文来。其他同学能品出其中的含义,也不错!”听了我这番话,那个学生无比高兴,其他孩子也受到激励,树立了写作的自信。
  
  二、商讨修改――促进学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小学生写作文只是初学初练,他们的作文多半是半成品,缺点、毛病自然很多,这是很正常的。我们不能用文学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对学生习作中应该指出的不足之处,我们要委婉、平和地提出,尽量避免使用居高临下的命令式或训斥式口吻。因为学生也是有思维的人,他们有迫切的成人意识和人格尊严,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如果教师在评语中采用商量、征求、讨论等建设性的口吻,学生就会觉得老师是在和自己商量,感受到对自身的尊重和认可。例如:“这个词是不是可以换一个?”“我觉得……你认为呢?”“你看从这个角度去着手是否更好些?”……这样的评语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余地,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确是作文的真正主人,提高了写作的热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自觉地根据教师的指导去修改作文,从而提高了写作水平。
  记得班上有一位学生,在一次有感于野炊的话题作文中这样写道:盼啊盼,我们终于盼来了野炊时刻。只听老师一声令下,我们一路欢歌,很快来到了目的地。各小队在小队长的带领下忙活开了。我们小队也不甘落后。队员们听从指挥,配合默契,忙得大汗淋漓。很快,田野里香气四溢,一大桌佳肴摆在眼前。我们津津有味地品尝着自己的劳动之果,那滋味呀,简直可称是“人间第一美味”。整篇文章叙述极其简洁,该详的地方没有放开去写。对这样的文章如果仍“只赞不批”的话,评语就失去了它的指导作用。为此,我先写上:“文章文笔流畅,如‘行云流水’,只要不懈地努力,你的作文会和那佳肴一样回味无穷。”然后出了几个小问题让他回答。(1)请想一想各小队是怎样分工的?(2)你们小队的队员是怎么做的?(3)请回忆一下,当时你在忙些什么呢?(4)品尝劳动果实时,大家是什么反应呢?当时老师是什么表现呢?这位学生在问题后面一一作答。然后,我让
  他结合原文修改一遍。交给我时,他自己也满意多了。后来,他的作文兴趣明显提高,文章也有了一定的进步。
  
  三、真诚谈心――帮助学生打开“心结”
  
  每篇作文都是学生纯真心理的自然流露,我们可以从作文中感受到他们内心的细微变化。有的文章表达的是成功的欣喜,有的文章表达的是失败的痛苦,有的文章表达的是对友情的迷惘,有的文章表达的是对家庭的叛逆……而这些心理变化最终会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所以,教师应该细心研读每篇作文,体会学生独特的内心世界,抓住文中显现的心理问题,在评语中做到因文而异、相机而言,从谈心入手,以朋友的身份,用平等和谐的语言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如一位文静的女生在“自己的烦恼”的话题作文中这样写道:我跑步不快,经常跑了半圈就会肚子痛;跳高也跳得不高,看到那根竹竿心里就产生了恐惧;我不会跳双蹦蹦,就连毽子也踢得很少……总之,我在体育方面什么都不好。唉,为什么呀?我觉得这个孩子流露出来的那种消极思想对她的成长很不利,于是就作了如下评语:“小女孩,你很有上进心,所以才会为此而着急、烦恼。我坚信这样的你是不会失败的。只要你持之以恒地锻炼下去,肯定能赶超其他同学。一份辛劳一份收获,加油啊!孩子!”学生看后,只写了四个字:谢谢老师!笔者觉得这学生还是没有振作起来,于是留心观察了这个孩子的锻炼方法,发觉不够正确,便请相关的体育老师对她进行个别指导。过了一段时间后,这孩子的体育成绩就慢慢地提高了。她很高兴,在一次“体验成功”的话题作文中,她把这件事当作了素材来写,并在文章的最后写道:“是啊!一份辛劳一份收获,体育锻炼如此,其它事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此时此刻,教师的评语引起了她的共鸣,让她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之后,她对老师亲近了许多,写作的积极性也有了提高。
  总之,教师要转变原有的教育教学思想,追求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和谐。在作文评价过程中,正确把握评价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能采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笔调,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生动的评语中受到感悟和启迪,达到提高写作能力和发展人格修养的目的。

推荐访问:平等 用心 对话 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