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伊凡三世的历史地位|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摘 要:伊凡三世是俄罗斯统一国家的缔造者,是俄罗斯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奠基者,同时也是俄罗斯对外扩张的开创者和外交政策的制定者。其一生宏伟的历史功绩被后人称为“伊凡大帝”。
  关键词:伊凡大帝 俄罗斯 统一 中央集权制 外交
  
  “在彼得大帝以前的200年间没有一个莫斯科的君主在巩固和发展先人的业绩上,在加强君主权力或在奠定中央集权国家的基础上比他做出更多的贡献。”[1]他就是俄国早期历史上的大帝伊凡三世。
  长期以来,国外学者和我国史学界,对俄国历史(人物)的研究,往往偏重于近代历史方面,忽视或轻视了早期俄国历史(人物)方面。其中对于伊凡三世大公的研究素来很少。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其前后历史和人物的认识研究,本文试图加以简要论述,希有助研究。
  
  ―、俄罗斯统一民族国家的缔造者
  
  伊凡三世(1440-1505),别名伊凡大帝,是莫斯科公国大公瓦西里二世(1425-1462年在位)之子,1462年即位,继任为莫斯科公国新的大公。
  1480年前,“俄罗斯屈从于强大的外部影响:北方的维伦人首先把它锻炼成一个政治单位;然后它从南部的拜占庭接受了基督教;最后它被东方来的蒙古鞑靼人所推翻”。[2]这种悲惨的命运从基辅罗斯建国起就开始了。“第一个俄罗斯国家基辅罗斯的历史,主要内容就是俄国人为保持其草原地带进行经常的斗争,并最终失败使其再次成为西迁的游牧民族的无可争辩的领土”。[3]基辅罗斯于1054年后分裂为一些互相作战的公国,从而助长了外部势力的入侵,其中“蒙古人的侵略也许是俄国史上最为创巨痛深的事件”。[4]正如马克思指出“鞑靼人的枷锁从1237年持续到1462年,长达两个多世纪,这种枷锁不仅压迫了,而且凌辱和摧残了成为其牺牲品的人民的心灵。蒙古鞑靼人建立了以破坏和大屠杀为其制度的一整套恐怖统治”。[5]对此,作为众公国中实力最强大的莫斯科公国,担负起了国家统一和民族解放斗争的重任。伊凡三世首先对其他公国进行征服,这客观上起到了统一(俄)罗斯国家的重大作用。伊凡三世自称为“全罗斯的君主,这就是说,他已经不是莫斯科公国而是罗斯境内所有公国的君主了”,[6]伊凡三世在征服了雅罗斯拉夫尔公国和罗斯托夫公国后,诺夫哥罗德公国便首当其冲。最终经过八年战争结束了对诺夫哥罗德的征服活动,莫斯科公国的领地因此扩大好几倍。至1485年,东北罗斯和西北罗斯基本上统一在莫斯科国家版图之内,“伊凡大帝是1462年至1505年的莫斯科大公,他是他的那个世系之中成果最著的一个,他实际上可以被看作是俄罗斯国家的真正的缔造者”。[8]此时,获取民族解放的时机已成熟。1480年,取得乌格拉河战役胜利,从此彻底结束了蒙古人200余年的统治。马克思说,伊凡三世把莫斯科从鞑靼人束缚下解放出来,“不是用给予决定性打击的办法,而是靠坚忍不拔的,几达二十年之久的努力”。“两个世纪以来,鞑靼蒙古对俄罗斯人民的压迫就这样终结了。统一罗斯各公国的俄罗斯民族国家在摆脱了鞑靼压迫,捍卫了自己的独立后,便有可能来进一步发展和巩固自己的政治和经济了”。[9]
  
  二、俄罗斯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奠基者
  
  从即位起,伊凡三世就一面消灭各地方公国,一面与金帐汗作斗争,收回民族主权,从而为建立俄罗斯中央集权制国家奠定了基础。
  那么,伊凡三世建立俄罗斯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背景是什么呢?首先,1478年诺夫哥罗德共和国被合并到莫斯科可认为是走向中央集权制国家的重要一步,1480年蒙古鞑靼人的败北和1497年全罗斯法典的颁行,俄罗斯中央集权制国家就此形成。其次,罗斯东正教常驻莫斯科,并且成为传统。“罗斯东正教会就成为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俄罗斯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心理和和精神专柱”。[10]再次,金帐汗国对罗斯长期实行野蛮统治的反作用。最后,莫斯科大公掌握的强大军队。基于此,伊凡三世建立的俄罗斯中央集权的统治制度便体现出了不同的特点。首先是王公们原来所拥有的诸多大权现已归属俄罗斯大公一人所有。其次,莫斯科这时成了全国性的政治行政管理中心,领主杜马和地方政府权力被削弱。最后,税收、铸币、邮政也渐趋统一。“莫斯科大公从‘同等人中第一位’变成俄罗斯国家唯一的君主,使统治权力高度集中于他一个人手中……在许多文件中已开始称伊凡三世为‘全罗斯的沙皇’和‘专制者’。他有时也自称‘沙皇’,头戴‘莫诺马赫’皇冠,端坐在镶满宝石的王位上,以显示其威风”。[11]
  正如马克思所说:“惊惶的欧洲,当伊凡在位之初,几乎不知夹在鞑靼人和立陶宛人之门还存在着一个莫斯科公国,这时看到一个庞大的帝国突然出现在它的东部边境而弄得目瞪口呆;甚至使欧洲发抖的土耳其素丹巴耶济德本人也破天荒第一次听到了这个莫斯科公国人的傲慢的语言。”[12]
  
  三、俄罗斯国家对外扩张政策的开创者
  
  “伊凡三世(1462-1505年在位)习惯上被称为伊凡大帝,他呕心沥血要把莫斯科大公国转变成新生的俄罗斯帝国。”[13]1483年,莫斯科大军远征托博尔河。1487年,控制喀山汗国;1489年,占领维亚特卡。1499-1500年,打败乌拉尔山的聂聂次人。1500-1503年,夺取奥卡河和杰斯纳河上游大片土地,为日后进一步扩张奠定了基础。
  伊凡三世总是“在为自己的侵略作辩护时有意识的并且非常自信地提出了他的权力要求”。[14]他表示不仅要成为基辅(罗斯)的继承人,而且要充当拜占廷,甚至罗马的继承人。伊凡三世和希腊最后一个皇帝侄女的婚姻,都使得威尼斯政府暗示伊凡三世,他有权(由于这桩婚事)继承被“全体基督教徒的共同敌人”即奥斯曼土耳其人夺取的原属拜占廷帝国的遗产。[15]由此伊凡三世被尊为“真正的东正教”世界的首领,首都莫斯科被普斯科夫僧人菲洛费称为“第三罗马”。[16]伊凡三世慷然应允,他采用双头鹰的纹章以及“独裁者”和“全俄罗斯君主”的称号。并在针对立陶宛――波兰的战争中,伊凡三世于1503年又一次重述自己的“祖先遗产”是“在立陶宛手中的俄罗斯土地――基辅,斯摩棱斯克和其他城镇和地区,而且还有所有亘古以来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俄罗斯土地”。[17]这表明,“在伊凡三世统治时期,最为重要的或许是,俄罗斯沿着东方式的政治专制和帝国主义方向发展。这可以从伊凡所采用的‘全俄罗斯人的沙皇’这一称号中最为明显的看出来……此外,‘作为所有俄罗斯人的沙皇’,伊凡就把自己构想为不只是莫斯科的俄罗斯人,而且是所有俄罗斯人,甚至是白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的专制统治者。正如后来事件发展所表明的那样,这是一种扩张主义政策的开端,未来的俄罗斯沙皇籍此把俄罗斯人和各种各样非俄罗斯民族融入欧洲最大的帝国之中”。[18]在莫斯科领域里各族人民构成的多民族和多种文化的混合体使得它对国外的动乱非常敏感,因为国外的动乱可能蔓延到莫斯科国内来。把外国入侵和输入暴乱的这些恐惧合在一起,便助长了莫斯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者们总是主张向外发展。[19]伊凡三世规定了一种外交政策的基本纲要。首先,莫斯科国如果要在它奋力西进时避免军事包围,就必须确保东部各族人民的中立。第二,莫斯科国必须以机动灵活的外交手段孤立他的西方敌人,从而使莫斯科国避开一种它所不能应付的国际战争。第三,莫斯科国必须准备好单独与它的敌人作战,而不能指望依靠盟国的援助取得胜利。[20]这些外交原则在瓦西里三世统治前期得到了很好的执行,但在后期由于违背了父亲的“教诲”,“只能遗憾地把即将来临的两线作战的未竟事业于1553年留给了年青的伊凡四世的摄政者”[21]了。
  
  四、对伊凡三世的评价
  
  伊凡三世“他是怎样完成这样丰功伟绩的呢?他是个英雄吗?俄国历史学家们自己却都揭示出他是一个公认的懦夫”。[22]“他卑贱地自认为是金帐汗国的一个奴才。他靠收买一个鞑靼女人,诱使汗下令从莫斯科公国撤回蒙古使臣……他在汗的使臣面前照旧卑躬屈节,自称臣属,但又编造遁词逃避纳贡,使用的是一个潜逃的奴隶不敢对抗自己的主子而只得偷偷逃出他的掌心的那套策略。”[23]还有,1480年,正当莫斯科准备迎击蒙古军队时,伊凡三世十分胆怯,从前线跑回莫斯科,并要求前线领兵王子撤兵。但王子坚持留守阵地。最终伊凡三世虽回到了战场,取得了战役胜利。但是,“推翻鞑靼统治看来更像是自然的产物而不像是人为的事业……任何一国人民,一旦摆脱外国统治,声望总是提高的;可是伊凡手下的莫斯科公国却显得声望下降了”。[24]与此相反,他在对待其它公国和国内人民时却残忍和暴力。在对诺夫哥罗得德战争中,“整整一个月内,他把诺夫哥罗德越困越紧,在它周围大肆烧杀劫掠,同时是刃以待,静静地注视着这个被派系弄得四分五裂的共和国经历了疯狂的绝望,沉沦的沮丧和听天由命的各个阶段。”[25]另据编年史载,俄罗斯军队“追击卑鄙的日耳曼人到十俄里外,不教他们休息,要不,就用明晃晃的腰刀砍杀他们,莫斯科人和鞑靼人就用木棍像打猪一样地打他们。”[26]
  对国内人民的统治亦如此。在封建制度下,农民的自由是受限制的,他们只有在所有农活结束后,才获准离开地主。为使其法定化,1497年伊凡三世制定全国统一法典。规定:一个农民可以在旧历11月26日“尤里耶夫节”前后各一周中离开主人,但必须事先与主人清账――缴付“居住费”(即为他住过的房屋付租金)。同时规定,封建国家有权严厉镇压人民的反抗。保护波雅尔、地主和僧侣的财产,触犯波雅尔、地主和僧侣的财产要受死刑的威胁。破坏大公、波雅尔和修道院土地界标者要在商场当众处鞭笞之刑。人民动辄就要判为叛乱罪、亵渎神圣罪、诽谤罪,受到惩处。[27]
  对伊凡三世的这一面应认识清楚,但他的历史功绩和个人魅力应加以肯定。“他能对几个鞑靼汗国实行一种非常精明的策略,他巧妙地唆使克里木的鞑靼人去反对金帐汗国……他能把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且还善于使人害怕他。”[28]他还请外国的建筑师和工匠建筑了一座圣母升天大教堂,并在建筑中利用了完善的建筑方法和机械设备。这时还建筑了至今犹存的克里姆林城墙及其钟楼,几座石砌的大教堂和一座石砌的华丽宫殿。[29]他“在莫斯科各君主中他最先招聘外国技术专家,如建筑师、炮匠和其它专家,通过他们把外国的工艺技术传入了莫斯科国家。这个过程最后不但对于西方,而且对于东方来说,都使力量对比变得有利于莫斯科国家。”[30]他还抓住时机,最终彻底推翻了蒙古人对俄罗斯残暴统治,统一并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体制。“建立统一的封建国家,与封建割据局面比较起来乃是一种好的现象,因为这种国家能更好地保证国内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31]于是,“日耳曼皇帝甚至把国王称号授予伊凡三世”;“罗马教皇也开始和莫斯科拉关系”;“莫斯科和西欧各商业国家,特别是和富庶的威尼斯共和国开始了频繁的商业往来”;“伊凡三世通过克里木同土耳其建立了关系,莫斯科的商人开始到土耳其去。和波斯也建立了关系……”。[32]因此说,伊凡三世统治末期他已“成为完全独立的君主,娶最后一个拜占廷皇帝的女儿为后,嘉桑臣服于他,金帐汗国的残余分子争相朝拜。诺夫哥罗得和其他人民政权都来归顺,立陶宛遭到挫败,它的大公成为伊凡手中的玩物,立沃尼亚骑士团也被击败。惊愕的欧洲,在伊凡三世统治的初期,甚至于怀疑莫斯科的存在……但是当东方平原上突然出现一个强盛大国时,整个欧洲被吓呆了”。[33]英国传记作者芬内尔也指出:虽然他在1485年以后功业不兴,他仍然是可以冠以“伟大”称号的少数俄国统治者。他同专心致力于俄罗斯帝国建设的彼得大帝和叶卡特琳娜大帝共享这项荣誉。[34]
  
  参考文献:
  [1]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第八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475页.
  [2][3][4]世界史便览.公元前900-公元1975年的世界[M].北京:三联书店,1983,22页,230页.
  [5][22][23][24][25]马克思.十八世纪外交史内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67页,70页,71页,72页,74页.
  [6][26][33][苏]梁士琴科.苏联国民经济史(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240页,242页,241页.
  [7][11][12][16][27]孙成木等编.俄国通史简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3页,76页,77页,74页.
  [8][14][17]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520页,521页.
  [9][28][29][31][32][苏]潘克拉托娃.苏联通史(第一卷)[M].北京:三联书店,1978.245页,258页,256页,257页,243页,254页,255页.
  [10]曹维安.俄国史新论――影响俄国历史发展的基本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64页.
  [13][18][美]菲力普・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694页,696页.
  [15][苏]波特金.外交史(第一卷)(上)[M].北京:三联书店,1979.331页.
  [19][20][21][30]亨利―赫坦巴哈等.俄罗斯帝国主义――从伊凡大帝到革命前[M].北京:三联书店,1978.29页,30页,31页.
  [34]J.L.L.Fenir.Ivan The Great in Moscow[M].London,1961.141页.

推荐访问:伊凡 地位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