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探究式阅读策略

吴东英

(泉州市泉港区河阳小学,福建 泉州 362000)

探究式阅读是指学生围绕阅读内容展开探究活动,自主发现问题,收集处理信息,在质疑解惑、交流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积累情感体验,提升探索精神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探究式阅读,是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增强阅读的厚度、广度、深度。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探究式阅读。

探究式阅读首先必须引导学生选读,开展自主性的阅读。小学生正处于对世间万事万物好奇且乐于探索的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小学生从小熟练掌握如博客、微信和各种APP 的使用。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自行选择阅读,并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上自行其乐。[1]小学生由于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有限,难以在琳琅满目的书目和海量的网络信息里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因此,基于语文课程,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阅读内容并开展探索活动,显得至关重要。

(一)基于学段要求

探究式阅读的学习内容,必须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原则,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接受掌握知识,深入探究问题。小学各学段都对阅读提出相应的要求,教师应根据各个学段的具体要求选择课外读物,逐级增加阅读难度与阅读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第一学段(1-2 年级)要求:“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书”。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与否,直接影响阅读成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是探究式阅读的前提条件。如学习《小蝌蚪找妈妈》《乌鸦喝水》等课文,容易激活学生的阅读兴奋点,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选择适合这一学段要求的文章进行阅读探究学习,能让学生体会童真童趣,感受多姿多彩的生活。如果借助信息技术创设直观形象的情境,学生的阅读学习积极性就更高,阅读成效会更好。

课标第一学段还提到:“初步懂得幸福生活是革命前辈浴血奋战、艰苦奋斗换来的,激发对革命领袖、革命家、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图文并茂的图书最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探究。比如,《新儿女英雄传》《红岩》《星星之火》等适合第一学段学生阅读的红色故事。从儿童视角出发,用生动形象的图案和浅显易懂的文字呈现了革命前辈、英雄人物感人肺腑的光辉事迹。学生热爱阅读,自发学习探究。阅读探究后就能从小在内心深处亲近英雄人物,感受英雄人物。

(二)基于单元主题

语文教材中的每单元课文都是围绕一个主题编排。每篇课文都是精心挑选的,贴近儿童生活,富有时代气息,适合学生阅读。但是教材里每单元仅有区区两三篇课文,无法满足学生阅读需求。因此,依据单元语文要素、单元设计需要来选择同主题更多阅读内容进行探究学习尤其科学合理。只有大量阅读同一主题的文章,才能进行横向联系纵向对比深入探究,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才能消化吸收形成系统知识。

比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单元语文要素:一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二是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妙趣横生的童话故事、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无疑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阅读的强烈欲望。这时,引导学生去“快乐阅读吧”!领略童话的无穷魅力。利用电子阅览室、电子书选择“世界童话大王”——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学生经过认真阅读、深入思考、交流探讨后能深切感受到童话丰富的想象,初步懂得童话的内涵。还可以比较不同作者对同一主题的观点、看法,阅读更多人写的童话故事。通过深入阅读研究学习,就能掌握内在规律,学会编童话、写童话。

课标指出:“扩展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 万字,可见多读、广泛阅读的重要性。学生只有博览群书、取得百家之长,才能获得丰富的知识。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才能把书读好。让学生广泛阅读、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长见识,为探究式阅读奠定坚实基础。现代信息技术有资源全、内容新、易查找的优势,可以供学生多样化拓宽阅读渠道,进行探究式阅读。

(一)课内外融合。吕叔湘说:“学习语文三分课内,七分课外。”[2]仅凭阅读教科书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除了要研读课文外,还需要将课内学习的知识、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实践中,进行有效的探究式阅读学习。以课内拓展课外,适度补充课外阅读文章,扩充学生阅读量。课内外阅读知识是联系紧密的。没有目的、不着边际的拓展无助于探究式阅读学习活动。以学习《送元二使安西》为例,这是一首送别诗。在学生初步阅读学习这首诗后,为了更深入了解研究送别诗的特点,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搜集几首送别诗进行比较鉴赏。比如,《别董大》《送友人》《赠汪伦》《芙蓉楼送辛渐》《送孟浩然之广陵》等古诗。诗情画意的诗词通过多媒体课件含蓄奔放地诵读,展现了送别诗景不同而情相似的画面,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浓浓的真挚友情。学生通过阅读欣赏探究后,对这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有更深的认识。这样阅读探究学习活动,能更深入、更广泛地了解“送别”题材古诗的特点。课内外互相促进、互相补充、互相学习借鉴,形成有效融合的整体,达到探究式阅读学习的效果。

(二)多学科渗透。跨学科学习是课标提出的要求。跨学科阅读,也是跨学科学习的方式之一,有利于学生多角度地探究阅读学习。当然,这需要教师能善于抓住学科之间有关联的信息,进行有机渗透,开展阅读探究活动。在阅读时,充分发挥跨学科学习的整体育人优势,注重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适时渗透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就能更加有效地进行阅读探究学习。比如,指导学生诵读《悯农》诗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农民伯伯劳作的艰辛,利用多媒体链接《道德与法治》中《我们的衣食之源——白白的大米哪里来》一文。通过进一步阅读探究学习,学生真切感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学科间融合渗透,拓展延伸阅读,深入学习探究,能让学生更好地内化吸收,轻松获取知识,积累多样的情感体验。

3.家校间配合。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生的阅读研究、成人成才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的关心和支持。增加学生阅读量,扩展阅读面,进行探究式阅读学习,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互相配合,构建起“三位一体”共同育人的阅读体系。只有形成合力,学生才能读到更多更好的书,才能专心阅读探究学习,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1)多方共建。创建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为学生探究式阅读学习提供保障。学习是校园生活的主旋律。因此,学校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专心阅读探究学习是责无旁贷的。学校要创建符合标准的图书室,生均图书必须达到要求。班级有图书角,有各式各样优秀的图书,随时供学生阅读研究。社区、乡村少年宫免费开放读书室。要广泛宣传,让更多的学生在周末、节假日、寒暑假时间到读书室阅读学习、探讨研究。家庭布置“悦读吧”。家庭良好的读书氛围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孩子探究式阅读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2)亲子共读。亲子共读必须以搭“书吧”为平台,以选适合阅读优秀的书为依托,以探究式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精彩纷呈的阅读过程,享受阅读的快乐。家长陪同孩子共读一本书,让家长对孩子进行有效的阅读监督。鼓励家长订阅免费的电子杂志,浏览读书网站,与孩子一起深入阅读探究。(3)合作共进。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合作探究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是探究式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师生、生生、家长之间都可以在阅读学习平台质疑问难、合作探究、交流心得。此外,还可以表彰“学习之星”“阅读五星”“书香家庭”等,激发学生、家长热爱阅读、快乐阅读、探究式阅读的热情。彼此鼓励、真诚合作,必定推动学生探究式阅读进入一个新高度。

探究式阅读更需要精读、刨根问底的阅读。学生读书,不仅仅要理解书本表层所阐述的意思,还要探究文本背后的知识内在联系,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精读不仅要读出文本内容“弦外之音”,更要悟出“音中之韵味”。引导学生利用已经学习的知识与方法去探究未知的事物,并将其化为智慧和能力,从而促进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深度阅读不仅在于了解知识之广之深,更在于体验情感之旅之妙。巧借信息技术让学生直接与海量信息资源“对话”,“人机对话”,有助于挖掘阅读深度,进行探究式阅读学习。

(一)在探究式阅读中解读文本

在探究式阅读中深度解读,就是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追根溯源进行知识之间迁移、内化,激发求知欲,解决实际问题,获得知识、技能,提高读书品味。走进文本、深入解读文本内容是探究式阅读学习的关键。只有熟练掌握文本内容,才能进一步去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规律,形成自主思维,提升学生对文章的赏析能力。借助信息技术融入辅助教学,能够为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创造直观生动的学习场景,促进学生主体充分参与阅读探究学习活动,深入理解、熟练掌握文本内容。

比如学习《琥珀》一文,面对学生寻根究底地追问:“这块琥珀是怎样形成?”“琥珀里为什么有两只小虫?”学生的满腹疑问,说明了他们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想继续探究的欲望。这种科普文章,对于小学生来说,要透彻理解有一定难度。信息技术对解读文本的促进作用是勿庸置疑的。教师采取的策略就是通过多媒体课件放大这块琥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
再观察、再思考。面对晶莹剔透的琥珀、栩栩如生的苍蝇蜘蛛的画面,顿时引起学生的阅读探究兴趣。这时,学生再来阅读探究学习,一下子就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了解了科学知识,培养了观察力、想象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新媒体的辅助教学省时高效,深入解读文本立竿见影,探究式阅读水到渠成。

(二)在探究式阅读中升华情感

有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而语文是心灵的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满足于知识的习得,还要注重情感的体验,能容情于文,感同身受,才能深层次地理解文本的内涵。[3]“得阅读者得语文”。阅读是语文的基础,更是语文的灵魂。探究式阅读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进入角色,与作者引发情感共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教师只有将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以及内心感受相联系,才能触动学生心灵深处,才能促进学生自发地进行探究式阅读学习活动。

比如教学《回自己的祖国去》,由于小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当时美国的生活环境和中国的处境面貌了解不够。如果单凭课文的描写,学生很难入情入境,引起情感共鸣。通过网上搜集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1950 年美国、中国迥然不同的国情影像图片。美国有洋房、汽车,而中国一穷二白,国内战火纷飞,社会动荡不安,百姓吃不好、穿不好。扪心自问:华罗庚为什么不留在富裕的美国而要回到贫穷落后的祖国?学生很想一探究竟,继续阅读深入理解。通过反复阅读、不断思考、合作探究,学生从内心深处对华罗庚为建设祖国拳拳爱国之心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这时不失时机链接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融入阅读课堂教学。在雄壮豪迈的歌声中,华罗庚满腔的爱国激情、忠诚报国的赤子之心,激起在座每位学生报效祖国的热情。通过深入探究阅读学习,学生完全受到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充分发挥网络阅读独特的视听效果,学生的思想得到了碰撞,情感得到了升华,有效地提高探究式阅读效率。

选择适合的阅读内容、拓展阅读面是探究式阅读的前提和基础。深入阅读是探究式阅读的关键、核心。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阅读更有厚度、广度、深度。探究式阅读必定会让学生更加热爱阅读,让阅读丰盈学生的人生底色!

猜你喜欢 学段童话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22年4期)2022-05-17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年3期)2020-05-28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艺术评论(2020年3期)2020-02-06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3期)2019-05-28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2期)2019-05-28童话镇琴童(2017年12期)2018-01-09午夜童话镇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7年3期)2017-04-25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5年7期)2015-07-21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克拉玛依学刊(2013年5期)2013-03-11

推荐访问:信息技术 探究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