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幼儿教育中对幼儿心理伤害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针对幼儿心理进行教育能够帮助老师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本文对造成幼儿心理伤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究了老师教育观念、心理异常与教学安排不当对幼儿的心理伤害,并提出要合理安排教学方法与内容,提高老师心理素质,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以避免对幼儿造成心理傷害。
  【关键词】幼儿教育 心理伤害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062-02
  老师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榜样及培育者之一,幼儿教育中对于幼儿造成的心理伤害主要分为无意伤害与有意伤害两种,无意的心理伤害主要是教学方法不当与教学内容不当所造成的,有意的心理伤害主要是老师的不健康心理与落后的教育观念所造成的。对幼儿的心理伤害将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其心理与性格,使幼儿长期生活在恐惧与担忧之中。因此研究造成其心理伤害的原因及对策,对幼儿的心理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幼儿心理教育的意义
  在幼儿阶段教育之中,老师是幼儿的关键启蒙人之一,其对于幼儿的态度与教导对幼儿的心理成长和发展历程具有深远的影响。正确的幼儿教育能够培养儿童强大的内心素质,使其加强应对外来伤害的本领;错误的幼儿教育可能导致儿童产生持久性的内心裂痕,使其承受畸形的心态与性格。因此,针对幼儿心理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是必要的,其能够帮助老师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使幼师的成长更加专业化,工作效率更高;能够帮助儿童健康的成长,构建强大的内心素质。
  二、造成幼儿心理伤害的原因
  (一)教学安排不当
  第一,因教学方法不当无意造成的伤害。在教学工作中,并非所有的孩子都能适应于同一种教学方法,而不适应的幼儿就会受到不经意的伤害,从而影响其正常的成长与学习。譬如,某些幼儿园会给孩子“小学化”的学习内容,一旦幼儿不能跟上教学速度,其会受到两个方面的心理伤害,其中之一是来自于老师的无意伤害,因为老师会习惯性的根据孩子的表现将其分为好与差的孩子,并习惯性的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他们的学习,这样幼儿很容易被老师的态度所伤害。另外一个方面是来自于幼儿自身,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因跟不上学习的进程,很容易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和心理暗示,认为自己是一个差劲的孩子,这无疑对于幼儿的心理与成长是不利的。
  第二,因教学内容不当无意造成的伤害。由于幼儿在学前阶段逐渐形成不同的兴趣爱好与性格特征,老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如果与幼儿的性格与兴趣相冲突,很有可能影响幼儿心理健康。譬如,老师在安排幼儿游戏的过程中,老师会安排特定的幼儿从事特定的角色,一旦幼儿与角色性格相背或不感兴趣,其可能产生心理负担或消极的情绪,如果这时候老师通过语言中伤幼儿,比如说一些:“你真笨,这么简单的事情都不会”;“哭什么哭,整天就知道哭,哭有用吗?真讨厌!”之类的有侮辱性的语言,其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心理发育尚不成熟的幼儿产生过激和灰暗的心态。
  (二)老师教育观念与心理异常
  第一,因老师落后的教育观念造成的有意伤害。目前部分老师的教育观念还较为落后,譬如老师在课堂上当众对幼儿大声斥责;对学习稍滞后的幼儿采取言语上的批评或行为上的惩罚,这种教育观念会使幼儿遭受到两个方面的心理伤害,首先其会因为老师的批评或惩罚造成心理压力过重。其次,周边的幼儿受到老师教育观念的影响,对学习能力稍微落后的幼儿会采取差别对待,时间一长这些孩子也会产生心理障碍自我怀疑并逐渐脱离群体,更可怕的会患上忧郁症和自闭症等心理疾病。
  第二,因老师心理不健康造成的有意伤害。譬如2018年5月份,上海浦东新区某幼儿园生活老师王某在午休室看护时,对儿童脸部、腿部等部位用细长物体进行戳、划等动作,其以虐待看护人罪刑事入狱。幼儿老师本应当充满爱心与耐心,一旦老师心理或情绪异常,使幼儿长时间处于压抑的环境之下,会对儿童心理认知与社会情感产生消极的作用,影响幼儿当前乃至于今后的心理健康。
  三、避免幼儿心理伤害的对策
  (一)合理安排教学方法与内容
  幼儿阶段的教育是孩子一生中学习的基础阶段,多以兴趣培养为主,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正确的教学方法与内容对于幼儿今后的学习及心理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老师应当遵循幼儿的个性特点,依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合理的设计课程,在掌控教学任务进程的基础上,合理的考虑幼儿的学习接受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对产生不安情绪的幼儿进行适时的安抚,耐心指导,使幼儿更好的适应教学模式,减少负面情绪。在安排课程内容时,老师应当考虑幼儿的特殊情况,根据孩子的性格与兴趣进行课程的编排,使幼儿心态愉快的进行课程学习。
  (二)提高老师心理素质
  在幼儿健康的心理以及人格的培育过程中,老师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榜样及培育者之一,在某些情况下幼儿产生的消极心理障碍与老师的心理健康存在直接联系。因此,第一,社会以及教学机构应当定期对老师的心理进行辅导,提高幼儿教师的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对老师入园之前的资格审查,避免心理异常的老师对儿童进行心理与身体伤害。第二,幼儿老师应当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明确自身应当承担的义务,以爱儿童、尊重儿童、促进幼儿发展为教育目标,做到具有爱心、耐心、责任心、童心的受孩子喜欢的幼儿教师。
  (三)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在老师与幼儿的共同学习与教育过程中,会形成特定的人际关系,即师幼关系。良好师幼关系的建立要求老师注意其在此种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老师应当根据幼儿的性格构建具体合理的师幼关系,对于性格外向的幼儿可以采取适当的批评言语,使其对于错误做法,记忆更为深刻;对于性格内向的幼儿应当注意批评言语的程度,以免伤害其自尊心。老师应当树立有自制力、爱心、同情心、耐心的教育态度,对幼儿进行肯定性的赞扬,使其在和谐的师幼关系中形成健康的心理。
  四、结语
  老师对于幼儿的态度与教导对幼儿的心理成长和发展历程具有深远的影响。在目前幼儿教育中,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不当对幼儿心理产生了无意的伤害,老师的不健康心理与落后的教育观念会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有意的伤害,这可能会导致儿童产生持久性的内心裂痕,使其承受畸形的心态与性格。因此,应当合理安排教学方法与内容;提高老师心理素质;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以帮助儿童健康成长,构建强大的内心素质。
  参考文献:
  [1]张艳.幼儿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原因分析[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9):42.
  [2]郑丽娟. 警惕教育中伤害幼儿心理的行为[N]. 中国教育报,2014-10-26(002).

推荐访问:幼儿教育 中对 对策 幼儿 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