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看我国的宏观经济


  [摘要]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收入分配问题日渐突出,成为宏观经济领域中的重大问题。本文将建立一个以收入分配为起点的循环体系,并以此为基础阐述包括收入分配、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在内的宏观经济运行。
  [关键词]收入分配 需求结构 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06)04-0019-04
  [作者简介]柳欣(1956-),江苏镇江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经济学、经济思想史和凯恩斯经济学等;曹静(1978-),女,天津市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等。
  
  近年来,收入分配问题一直是我国宏观经济领域中备受关注的问题。收入分配的状况决定需求结构的变化,而不同的需求结构会使得不同产业的发展速度有所不同,产业发展的不均衡又将直接影响收入分配的格局。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收入分配既是起点也是终点。本文以此为基础阐述包括收入分配、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在内的宏观经济运行。
  
  一、 城镇居民收入及财产的分布格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来源有所变化。按照《中国统计年鉴》的标准,我们把城镇居民的全部收入大体划分为四部分: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来源自90年代以来呈现出如下特点:
  首先,工资性收入仍旧是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不同行业的职工工资收入相差较大。1985年,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每人的年工资收入(包括全民所有制职工工资和集体所有制职工工资)是569.4元,平均每人全年全部收入是748.92元,工资收入占总收入的76%。1990~2004年,工资收入占城镇居民总收入的比重最高时达到72%,最低时达到67%。平均来看,城镇居民总收入中有七成左右来自于工资收入。毫无疑问,对我国城镇居民来讲,无论是改革的初期还是市场经济深入人心的今天,工资收入一直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改革开放以前,各行业之间职工的收入有所差别,但相差不多。改革开放后,随着分配制度的改革,劳动者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在职工的工资收入总体上涨的同时,不同行业工资收入的差距也日益拉开。2004年,全国职工工资总额为16900.2亿元,比1978年(568.9亿元)增长29倍,平均每年增长112%;职工平均工资为16024元,比1978年(615元)增加了25倍,平均年增长96%。1985年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为1406元,最低的行业是社会服务业为777元,两者相差额为629元,比1978年拉大了1.37倍,扣除物价因素,实际拉大1.02倍。1995年,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为7843元,最低的行业是农、林、牧、渔业为3522元,前者是后者的2.23倍,相差4321元。到2004年,职工平均工资最高和最低的行业工资收入相差27377元,前者收入是后者的4.60倍。也就是说,收入最低的行业(农、林、牧、渔业)职工要工作近五年才能得到收入最高行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职工一年的工资收入。
  其次,在各种收入来源中,工资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最慢。1990~2004年的14年间,年均增长最快的是经营性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149.64%,其次是财产性收入66.64%。排在第三位的是转移性收入,43.33%。增长最慢的是工资性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仅为37.30%。
  再次,大体上讲,从经济周期来看,在经济的高涨阶段,财产性收入的增长速度快于工资收入的增长速度;在经济的低靡阶段,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则慢于工资收入的增长。就我国宏观经济而言,1991~1996年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名义GDP年平均增长率超过20%。这段时期中,财产性收入以近乎两倍于工资收入的速度飞速增长。而1997年开始,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和一些政策原因,我国宏观经济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名义GDP的增长率由两位数降到一位数,经济陷入了长时间的低靡状态。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2002年。在经济最为不景气阶段,如:1999和2000年,财产性收入一度出现负增长的局面。除了1998年以外,财产性收入的增长速度均低于工资收入的增长速度。2003年,名义GDP重新恢复两位数的增长,经济全面回升。这一年的财产性收入增速为32.18%,而同期工资收入的增速仅为11.68%。前者的增长大大快于后者。
  这些变化影响了收入分配的格局和财富的集中程度。中国统计局信息网资料显示,最低收入10%的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而最高收入10%的富裕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45.0%,另外80%的家庭占有财产总额的53.6%。从人均资产来看,由于部分城镇居民的债务超过了其财产总额,从而造成了人均财产最少的10%的人口拥有相当低的财产份额,低到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而对于人均财产最多的10%的人口来说,他们拥有的财产占城镇总财产的份额高达33.85%。还有,人均财产最少的20%的人口所拥有的财产份额也只有2.75%,而人均财产最多的20%的人口所拥有的财产份额达到51.07%,后者超过前者的18倍。据美联储对美国家庭收入调查,近5年来(1997~2001年),美国10%最富有家庭拥有的净资产(扣除债务)增长69%,平均每户资产达到83.6万美元,而20%最穷的家庭净资产只增加20%,平均每户仅有7900美元,贫富家庭净资产相差104.5倍,中国贫富家庭资产相差倍数大于美国达254.5倍。金融财产是居民财产中最具有生命力的一部分。1990年我国城市居民每户平均金融资产尚不足8000元,12年后,这一数字已达到7.98万元,平均年递增17.3%。到2002年6月底,我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户均总值已达22.83万元,户均金融资产达7.98万元。从1984到2002年户均金融资产增长速度为25.5%。近年来,金融资产确实存在着向高收入家庭集中的趋势。按五等法划分,最高的20%的家庭,平均拥有金融资产146615元,占全部金融资产的55.4%,而最低20%的家庭平均只拥有金融资产4298元,仅占全部金融资产的1.5%,高低相差33.1倍,占全部金融资产的比重相差53.9个百分点,中国8.6%的富户占有60.47%的金融资产,已超过世界上基尼系数最高的拉丁美洲的10%的富户占有50%的国民收入的比重。所有这些都充分展现了我国收入分配不断拉大的现实。
  
  二、 需求结构
  
  “金字塔”式的收入分配格局引起了需求结构的一些变化。投资需求在总需求中的比重上升,消费需求的比重则有所下降。2000年以来,我国有效需求越来越依赖于投资的拉动。
  首先,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对消费的影响。根据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富人的消费倾向低于穷人的消费倾向。贫富差距拉大,高收入和低收入的人群增加,整个社会平均的消费倾向就降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呈上升态势,由1997年的35.98%上升到2000年的40.66%,2003年跃为45.8%,6年间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收入分配状况恶化导致我国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持续走低。2000年,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是48.01%,接下来的3年中,消费倾向分别为46.55%、 45.30%和43.35%。消费需求的不足也正是我国近年来有效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收入差距的拉大除了对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构成影响以外,还引发了对不同行业的商品的需求状况的变化。在改革前那种收入分配比较平均的状况下,人们的消费结构趋同。这种低水平平均分配形成的同步购买力,使产品结构单一化,不利于形成完整的、连续不断的产业链条,并且成为市场和社会形势动荡的潜在动因。改革后,居民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开,由此形成了多层次的消费需求。然而,当收入分配的差距继续扩大,贫富相差悬殊的时候,对不同商品的需求就会出现不均衡,一部分富人的需求趋同,对基本消费品的需求减弱,对高科技产品和奢侈品的需求提升,属于享受型的需求层次。与此相对应,低收入者的需求则仅限于生活必需品,尚处于生存型和发展型的需求层次。

推荐访问:看我 宏观经济 城镇居民 收入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