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商业化市场化的倾向问题探讨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彻底抛开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过度,各行各业的改革基本上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稳步推进,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然而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市场经济能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幸福和健康?商业化、市场化的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能否像其它领域的改革一样取得突破性进展?这是值得深刻思考的严肃课题。一、困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难题:二、医疗制度改革要避免市场化、商业化倾向。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4-0397-01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彻底抛开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过度,各行各业的改革基本上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稳步推进,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中国的发展已经证明市场经济是解决发展问题的最佳途径。然而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市场经济能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幸福和健康?商业化、市场化的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能否像其它领域的改革一样取得突破性进展?这是值得深刻思考的严肃课题。纵观近年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已经发现商业化、市场化已经致使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入迷茫状态,对医疗卫生商业化、市场化的批评不绝于耳,尽管医疗卫生改革商业化、市场化的舆论和呼声依旧很高。很多地方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实际推行的改革措施依然是进一步商业化、市场化。除鼓励竞争、放开价格,以及在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引入企业管理模式外,不少地方还套用国有企业改革的做法,通过股份制改造、整体出售、授权经营等多种方式将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民营化。
  一、困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难题
  医疗卫生服务有其特殊性,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控、妇幼保健等在内的公共卫生服务具有典型的公益性质。基本医疗服务则具有突出商业性,不仅直接关系国民生活质量和国民健康,也关系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品向全民提供”。这是一项重大政治决策,是基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内在属性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正确方向选择。当前困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难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我们国家人口众多,看病难的问题比较突出。2011年4月发布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339724852人,从城乡构成看,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居住农村人口为53160万人,如此众多人口的医疗卫生重担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确实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据卫生部提供的数据截止2011年7月底,全国医疗机构数达92.24万个。其中,医院2.04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85万个,乡镇卫生院3.83万个,村卫生室64.72万个,诊所(医务室)17.42万个。扣除村卫生室和诊所(医务室)的医疗机构为10.1万个,也就是真正能够住院治病的医院每家医院平均服务人群大约为13亿人。医疗机构不足是造成看病难的主要原因。“看病难”可分为两种。第一是“绝对性”看病难,是由于医疗资源绝对不足无法满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看病难”,这往往发生在我国中西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地广人稀的偏远农村地区。第二是“相对性”看病难,是指由于优质医疗资源相对于居民需求的不足,造成患者去大医院看专家“难”。突出表现为许多人看小伤小病也涌到大医院,大医院人满为患。这是目前“看病难”的主要表现形式和特征。
  二是看病贵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人民群众至今仍然赶到看病费用太高,尤其是一些疑难杂症和慢性病,老百姓的经济承受能力明显不足,因病致贫的问题比较突出。老百姓看病贵有很多原因,首先,国家医疗保险覆盖率水平比较低,自费部分大,所以看病比较贵;其次,医疗成本处于上升态势,尤其是在新设备、新技术的引进上;再次,医疗资源不均衡,优质医疗资源太过集中,导致患者集中到大医院就诊,提升了诊疗费用;最后,不排除医疗机构由于趋利心理,出现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盲目扩大规模等因素,造成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还有一层原因,是患者从医的盲目性,要么不论病情大小都去大医院,要么不到正规医院导致得不到有效诊疗。针对这个问题,卫生部门将要求各级医院加大信息公开,让患者知道哪些医院适合看哪些病,不花冤枉钱。
  三是医患纠纷呈上升势态。2012年3月23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一院,患者李某因对医生的医疗建议不满,持刀向4名医生行凶,致一死三伤,河南南阳28岁女医生张娟不堪医闹压力吞下700粒地高辛自杀,上海医闹事件24余万换来的葬礼。2009年6月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先后发生了5起“血溅白衣”事件,被媒体称作“黑色六月”。其血腥程度,令人惊悚。根据工作经验和实际统计分析,发生医患纠纷绝大多数患者都属于困难群体,经济困难,遭遇疾病,久治不愈或者死亡。患方面对巨额医药费和债务缠身的困境,唯一希望就是赖住医疗机构这棵摇钱树死缠烂打,再加上以往求稳定对待这部分人群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误工作方针,助长了医闹等违法犯罪问题的发生和滋长。
  二、医疗制度改革要避免市场化、商业化倾向
  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 2011年)》发布以来,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取得明显进展。
  一是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框架初步形成。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到13亿,覆盖95%以上的城乡居民。保障范围从大病延伸到门诊小病。
  二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
  三是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2200多所县级医院和3.3万多个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改造完善,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开始启动。
  四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预防接种、健康档案等10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五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积极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等体制机制创新稳步展开。
  医疗商业化、市场化的走向体制变革带来了消极后果,主要表现为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共品性质与商业化、市场化服务方式之间的矛盾。与一般消费品不同,大部分的医疗卫生服务具有公共品或准公共品性质。具有公共品性质的服务是营利性市场主体干不了、干不好或不愿干的。同时,也是个人力量所无法左右的。因此,必须而且只能由政府来发挥主导作用。否则就一定要出问题。SARS所暴露的公共卫生危机以及其他诸多问题的出现已经充分显示出问题的严重性。
  妥善化解医患纠纷问题。医患纠纷为什么只能一胜一负,难道医患纠纷只有是与非那样势不两立?泾渭之间难道就不可以出现一丝模糊地带吗?研究制定一部《医患纠纷处理条例》取代现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把医疗纠纷分门别类进行统计分析,按照影响程度和涉及金额等划分若干等级,哪个等级之上按照医疗事故对待,哪个等级按照医疗差错对待,哪个等级按照医疗瑕疵对待,当然了完璧无瑕的医患纠纷是不会有的。然后确定各个等级医患双方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按照责任划分承担医疗费用,医患双方都容易接受,这样做有利于构建和谐医疗关系。
  建立新的医患纠纷处理机制对于建立和谐医疗关系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为解决医疗事故鉴定是与非之间模糊地带医患纠纷开辟一条新的途径。社会、政府、医疗机构和患者按照不同比例共同承担争议经济损失。当然了,这个争议的标的经济损失确定要有一个严谨科学的依据,可以由患方按照不高于医疗事故赔偿项目和标准的原则提出,然后经过相应机构评估确认,最终由医疗保险渠道、医疗事故保险渠道给予一次性解决,以后确应疾病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纳入社会保障渠道。

推荐访问:商业化 市场化 倾向 探讨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