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中图分类号】D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3-0135-1.5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从全局的高度规定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政治方向。它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与本质特征,具有社会稳定与和谐等意蕴,为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社会和谐思想,特别是为新一届党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一、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人民富裕的思想和社会和谐理念尽管形成于不同的时代,都是对社会主义本质或本质特征的深刻揭示,既反映了不同时代的要求,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所以共同富裕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各自的科学内涵。   (一)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内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目的。所以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在反复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核心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   首先,共同富裕不仅是全民的共同富裕,而且是全国范围的共同富裕。全面指全中华民族,邓小平曾讲:“在经济政策上要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   其次,共同富裕也指全国范围的富裕,邓小平的“两个大局”思想就是强调这个核心意义。一部分地区合法先富了,要通过缴税,技术等支持带动别的地区致富,东部先富了要支持中西部地区,带动大家共同富裕。东部、西部、包括中部地区都要服从这个“大局”。发展是硬道理。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则只能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和根本途径,这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贡献。为了更快地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确立了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构建和谐社会,既构建经济与社会全面进步,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平共处,协调发展的社会。邓小平关于实现和谐社会构想的基本策略:   首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建设和谐社会。坚持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保证我国的经济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健康发展。邓小平曾深刻指出,决不允许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立场上有丝毫动摇,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   其次,坚持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建设实现执政的和谐。邓小平认为民主和法制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他在大力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基础上,提出要实行法治,反对人治。社会主义制度必须靠社会主义法制来保障,邓小平得出结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他多次重申要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这是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今后也决不允许有任何动摇。   二、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   (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平均主义和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邓小平多次提出一是公有制占主体,二是共同富裕,这是我们都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而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产关系中,人民群众既是劳动者又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它的各个环节都体现着人民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生产关系本质的主要内容。   (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产目的和落脚点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是一个游离于人之外的预定的自然过程,而是一个以人作为主体参与其间并影响其进程的历史过程。人民群众是和谐社会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理所应当是其建设成果的占有者和享受者。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幸福富裕,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衡量各项工作对不对的重要标准,是判断社会主义搞得好不好的重要标准。   (三)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活力之源   充满活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而活力则来自于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建性,来自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富裕提供的有效动力。以共同富裕为价值理想的和谐社会,决定了劳动者的目的是为劳动者自己劳动,使劳动者自己的社会财富不断增长,从而成为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的物质和精神动力,使劳动者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共同富裕承认了劳动的质和量的差别,体现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实现了劳动面前人人平等。共同富裕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打破了平均主义对社会创造活力的束缚,极大地改变了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实现了先富后富的滚动式发展动力,这种物质动力与精神动力的统一,个人、企业、地区等个别动力与整个社会系统动力的统一,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充满着无限生机与活力。   三、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一)邓小平理论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论断直接构成了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基础。他关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要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调节各种利益关系;坚持民主与法治,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等,都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先导。胡锦涛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二)共同富裕的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   邓小平提出的共同富裕的思想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一是阐明了共同富裕同消灭贫穷、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内在联系,这对于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社会主义本质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二是有利于充分调动起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惟一宗旨,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途径。所以,我们发展经济,引导人民致富,必须从全体人民的利益出发,让广大群众得到实惠。这样的理论,才能得到人民的理解和支持;这样的政策,才能在实践中得以执行和贯彻。三是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民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就能够安居乐业心情舒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与此同时,也就能投入更多的钱来办教育、文化事业,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改变人民的精神风貌。   (三)邓小平理论中包含着和谐社会构建的路径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广大人民群众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又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决反对平均主义,坚决克服两极分化。1985年,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说:“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么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坚守共同富裕的价值理想,扎扎实实走共同富裕的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要实现共同富裕,就要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总之,邓小平理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序曲,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探索巩固改革成果,消除不和谐因素的道路,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这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最新发展,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探索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搞清楚邓小平共富思想的内涵,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新的形势和正确理解党面临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者简介】王晓燕:平湖市委党校。

推荐访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指导意义 共同富裕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共同富裕 依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