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发散性思维训练

  发展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尤其重要。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指不落俗套、追求变异、多角度多方位寻找答案的思维过程。它具有流畅、变通、独创等特征。在数学教学中,注意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解题思路开阔,妙法顿生,弥补思维刻板与僵化、解题思路狭窄、方法单一的缺陷,改变题目稍有变化就不知所措的现状,而且对于培养学生成为勇于探索新方法、新理论的创造型人才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一、加强知识的系统整理与变式教学,奠定发散思维的基础
  流畅性、变通性是发散性思维的特点。学生思维灵敏,思路畅通,就是能在短时间内汇集与所研究问题有关的概念、定理、公式、方法与技巧,让答案成为呼之欲出、信手拈来之物,使学生具有变通命题形式与研究方法的习惯与能力。
  例如:在三角形的变形中,化“1”是一种常用的技巧。当式中明显出现或隐含“1”时,在头脑中应立即浮现起诸多平方关系、倒数关系、倍角关系,以及特殊三角函数值等所成的“1”。又如,在平面几何中证明两角相等时,头脑中立即浮现出这两角为同位角、内错角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两个全等或相似三角形中的对应角,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圆周角等。同时,在数学教学中除变式语言外,还应考虑运用变式图形等。
  二、鼓励设问,提倡一题多解,养成发散思维的习惯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在教学中,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就要鼓励学生设问。一个好的解题方法往往是从所提的“怪问题”中得到启发的,同时加强一题多解的练习,对提高发散思维与能力也将具有铺路架桥的作用。
  例1:已知sinθcosθ= ,求tanθ的值。
  解法一:应用万能公式(略)
  解法二:首先求出sinθ±cosθ,再求出sinθ之值(略)
  三、加强发散思维的练习与考查,及时总结解题时发散思维的方向
  在学生已具备一定发散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若能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练习与考查,对提高学生发散思维的品质、增强发散思维的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例2:如图1,ΔABC中,∠A及其外角的平分线交直线BC及其延长线于E、F,过A作ΔABC的外接圆的切线交CF于D,此外,不再添加任何线段,由此可推导出哪些结论?
  思维发散量较小的同学,能得出
  (1)AE AF(2)∠3=∠B
  思维发散量稍大的同学,还可以推出
  (3)∠DAE=∠DEA,DA=DE
  (4)∠4=∠F,DA=DF
  (5)D是EF的中点
  然而思维发散量更大的同学,还可继续发现并能证明:
  四、增加思维的开放性,拓宽发散思维的广度
  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和熟练的技能,这是发展发散性思维的基础。寻求变异,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十分有益的。例如,对“尽可能多地写出表示1的式子”的练习,有的学生只能写出:sin2a+cos2a=1,sin900=1,a0=1(a≠0),i4k=1,a0n =1,logablogba=1,,,有的学生能写出二三十种,而有的学生甚至能写出数百种。
  又如“求的最小值”的练习,有的学生仅能就题解题,有的就能通过变换解出下列各题。
  (1)若x>0,证明≥4。
  (2)若x<0,求的最大值。
  (3)若m>n>0,证明≥8等。
  以上的差别体现了学生在思维广阔性上的差异,所以加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练习及实际应用,是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五、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发散思维的深度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片面强调解题的模式化,就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的定势,即用固定的思路和习惯去考虑问题与解决问题。思维的定势对解决同类型的问题有积极启发作用,对解决不同类型问题具有消极作用,这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例如,化简“sin( x - y )cos y+cos( x - y )sin y”时,有的学生总是习惯上先将sin( x - y )与cos( x - y )分别展开后再进行计算,而不善于将x-y与y看成两个单角进行计算。
  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要经常注意学生的类比、联想、应变、逆向思维的培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

推荐访问:发散 思维 训练 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学计划 六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