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本土建筑师王澍的建筑观] 王澍争议

  摘要:王澍作为本土建筑师,一直坚持中国传统营造的文化观,在他十多年的从业生涯中,扎根于研究中国民间的传统营造技术,在建筑与环境之间试图营造出带有中国文人气质的建筑内涵,他对于建筑如何适应于环境以及营造所传达的空间感受有他独特的文化价值观。
  关键词:王澍,文化观 , 环境观 , 技术观 , 教育观
  Abstract: as a local architect wang shu, insis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his more than ten years working career, rooted in the Chinese folk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between buildings and environment with Chinese try to build their quality building connotation about him, how to adapt to the building in the environmental and create convey sense of space has his unique cultural values.
  Keywords: wang shu, culture, view of environment, technology view, education
  
  
  一.背景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二.
  2012年对于王澍来说无疑是丰收的一年,他获得了2012年度建筑普利策奖,这也是继华人建筑师贝聿铭之后第二位中国建筑师能够获此殊荣。这不仅是中国建筑师经过半个多世纪努力的结果,也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今天,经济文化大繁荣的体现,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给中国的建筑师带来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从积极的角度去看,王澍也是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成长起来的;
  王澍1963年出生于新疆一个艺术家庭,不能不说王澍的成长和他的家庭背景有着一定的关系,父亲是一名小提琴演奏家,母亲是一名老师兼图书管理员,从小王澍就饱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较早的接触了一些西方的哲学思想和中国传统思想,这也为他的文人气质打下了厚实的基础,王澍也自诩自己首先是一个文人,其次是一个带有艺术气息的建筑艺术家。
  王澍曾先后毕业于中国两所著名的建筑系院校,分别为东南大学建筑系和同济大学建筑系,取得了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从一般意义上说可以顺利成章的成为一名具有现代主义思想的建筑师,但对于王澍来说却没有这样选择自己的从业方向,不同于国内的大多数崇尚现代技术和西方思潮影响的建筑师们,王澍选择了一条根植于传统文化,着眼于中国本土特色的建筑营造哲学,潜心研究中国地域特色的建筑营造手法,在中国这样一个浮躁的大兴土木的时代背景下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十几年来,在他的业余工作室里并没有繁忙的景象,也没有众多的建筑作品产生,对于王澍来说他认为自己做的是慢建筑,也许一年才诞生一个小住宅,他更喜欢去钻研和琢磨建筑的营造方式。
  二.文化观
  作为中国新锐建筑师代表,王澍的建筑理念不同于其他新锐建筑师,比如张永和,他将概念设计引入中国,这同他的赴美求学经历有关,从国外带回来了先进的工作方式和设计手法;比如刘家琨的建筑设计手法,王澍评论刘家琨的建筑设计手法更强调图纸,模型的推敲。但对于王澍来说建筑的营造更加富有生活化,对于他来说,施工现场的工匠师傅们更会给他带来灵感,感受一个建筑的场所更在于建筑基于的环境,环境所处的历史场所和自然场所对于王澍来说是历史和现实的交汇点,在感受前人带来的历史感受和现实环境的个人解读也许是王澍的出发点,对于他来说建筑的轮廓在他感受场所的那一刻就已经产生了,比如他设计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方案,建筑的营造更多体现了历史文脉和环境场所,建筑的屋顶同远处的山形相近,白墙灰瓦下映衬出江南聚落的历史景象,在杭州这样一个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区域,中国的城镇结构非常模糊几近崩溃,如何将找回失落的城市记忆,找回曾经的城市文脉,这正是王澍思考的出发点,也正是基于这一观点使得宁波博物馆得以延续这一场所精神。
  王澍认为杭州是一个文人气息浓厚的地方,自古就是文人造园盛行的地方,他对于古人的造园手法也颇有研究,在他的建筑中也能感受到,比如他在上海世博会建造的宁波滕头案例馆(图一、图二)当中就运用了“小中见大”的造园手法,他在墙体上凿开了大小不一的洞窗,通过不同的墙体高差错位将建筑的视线设计的精巧有趣,身临其中能感受到江南园林的空间意想,不能不说王澍隐隐的将人们的空间感受带回到江南园林的传统生活方式中。
  三.环境观
  场地对于建筑师的一般意义更多是从功能入手,在合理的退界之后,选择合理的出入口,在指标的控制之下进行建筑的功能形体设计,对于大多数建筑师来说这是再合理不过的套路了,建筑更多是满足业主的要求,再多一些空间留给建筑师的也不过是在建筑的造型上再加一个类似山花的装饰,建筑更多是一个被使用的盒子,对于建筑的场所和所处的历史环境来说往往很少被注意到,因此对于出现玲琅满目的商品建筑,除了炫耀一身华丽的外衣和姿态以外,没有自己的归属和文化特性,很难让人亲近和认同,这是一种失败的环境策略。当人们对于自己生活的城市越来越陌生的时候,不能不说这是整个城市文化的消失和没落,从内心失去了自我的文化认同感,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民族的悲剧,这也是中国的建筑师应该反思的,在这一点上王澍走在了同行的前列,给了我们些许思考。
  建筑融入环境,体现城市的文化走向,肯定自身的文化根基,就要从城市的文化源头开始,找回快要消失的文化碎片,挖掘整理,十几年间王澍出没于江南的大街小巷,追踪于民间工匠的传统营造足迹,记录着点点滴滴,他考察的不仅仅是传统的营造技术,还有传统的生活状态,从那些黑瓦、青砖、竹胶板、竹坯子、沙石灰里寻找文化根源性的东西。[1]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出现(图三、图四、图五),重新阐释了当代建筑融入环境,尊重文脉的理念,白墙灰瓦,延绵起伏的屋顶,竹窗游廊,烟雨蒙蒙中,建筑场景化为生活的一部分,建筑融入了历史生活,不再成为环境的主宰,而是成为环境的一部分。农田,鱼塘作为校区的一部分,传统的生活方式被保留了下来,不仅再现了江南的传统聚落,也再现了这里过去和现在赖以生存的鱼米文化,不能不说王澍是一个有历史责任感的建筑师。
  四.技术观
  王澍的建筑作品中,很少能看到大片的玻璃幕和钢结构技术,更多是不被大多数建筑师利用的青砖,灰瓦和竹片,朴素大方,在当今这样一个能源大肆浪费的社会背景下,建筑师的思路对于城市的作用是一个风向标,如何回应这样一个节能,可持续的世界话题,需要建筑师思考,王澍的建筑材料更多来自于拆迁现场的回收利用,在他做象山校区时,后期的六万片灰瓦是来自于拆迁的建筑中,走廊的栏杆和百叶窗是来自当地盛产的竹片,建筑的营造并没有出现大量的钢结构更多是经济的混凝土技术;在其设计的宁波历史博物馆中(图六、图七),建筑的材料来自于就地拆除的废旧建筑中,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回收利用,适宜技术,不能不说王澍的建筑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
  五.教育观
  做为中国美院的建筑艺术系的系主任,对于自己的学生并没有象传统工科院校的教育一样,对学生灌输套路式的设计课程,而是更多是将设计作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去领悟理解,自然学成,就象传统的师徒关系一样,师傅什么也不教,只是让徒弟去看,自己去领悟,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去学习;在保留了学生的个性的同时,也教会了学生去观察思考,用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去营造,真正的建筑设计过程也不过如此,对于现在传统的建筑教育也是一个正面的榜样。
  六.结语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今天,建筑师的责任不再是建造漂亮的房子,更重要的延续中国本土固有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认同是如此的重要和有意义,它不仅仅在于建筑学的意义,更在于对中国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保护,王澍教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示范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文敏.风土. 传统.场所精神——王澍教授访谈录 .二0一0八月号.书城
  [2]易娜 李东.界于理论思辨和技术之间的营造——建筑师王澍访谈.
  图片来源:作者自拍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推荐访问:建筑师 本土 解读 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