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环境是成才的关键 基础教育怎样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才条件

  摘要:基础教育在人才培养中扮演着主要角色,必须顺应世界教育改革潮流,树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知识观,为每一个孩子创造良好的成才条件。本文拟对此作一粗浅分析。   关键词:基础教育;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成才条件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5-0069-02
  
  21世纪里,中国人能不能将民族复兴的辉煌写进世纪的史册,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能不能继续深化改革,培养出适应21世纪要求,能迎接新挑战的足够的人才。基础教育在人才培养中扮演着主要角色,必须顺应世界教育改革潮流,树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知识观,为每一个孩子创造良好的成才条件。本文拟对此作以粗浅分析。
  一、正确认识我国目前基础教育的优劣,是为
  孩子创造良好成才条件的基本前提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建国60多年来,我们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并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任务,在中国教育史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这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成就。然而,在我们 这样一个人力资源丰富的国家里,我们的教育却没有出现过一个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这是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的遗憾,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我国教育的遗憾。是不是应该从我们的教育中,特别是基础教育中找一找原因?
  原因之一,重知识,不重能力。这是我们基础教育存在的严重不足。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培养人才的模式上,还是把传授知识作为重点,把培养创造力放在次要的位置。许多教师仍然认为,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越多,学生的能力自然会越强。我们以往把知识看成比什么都重要的东西。我们的教师跳不出这个框框。这个知识点不能丢,那个知识点也不能丢,教师认为把一个个知识点系统教给学生,是作教师的职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是就语文课来说,你说哪篇文章是必学的,如果这篇文章不学就会对学生一辈子造成影响?这恐怕谁也说不清楚。事实上,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产生不是因果关系,不能“水到渠成”。
  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华人杨振宁教授,针对中国教育的时弊,曾语重心长地指出:中国的教育基本是教师教、学生记的模式。这种模式如果不改变,再过30年也很难有人能获得诺贝尔奖。
  原因之二,重结论,不重过程。这也是基础教育中出现的一大偏差。一位外国教授对他的中国朋友说:“中国的学生最大的特点是不发问,这是中国教育应该改变的一个重点。”我们的学生的确习惯于老师讲,自己记下老师讲的一个个过去的结论。似乎老师把结论告诉给学生,教育的任务就完成了;似乎学生记下了结论,也得到了知识上的满足。重结论,不重过程造成灌输式的教育在我们的课堂中随处可见。这种教育也可以出人才,但是效率太低,人才质量不高,特别是难以出现原创性人才。
  我们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体验、内化的过程,就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我们的基础教育恰恰忽略了这个过程。因此,我们学生“没有问题”、创新能力“先天不足”也就不言而喻了。
  原因之三,认识上的错位。教育是培养人的,但是我们的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存在观念上的问题。譬如,我们只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人们普遍认为上大学是唯一的成才之路;我们采用统一型号的人才“加”模子造就我们认为是人才的人,等等。
  二、树立人人都能成才的思想,是为孩子创
  造良好成才条件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国内一些专家和教育实践家们越来越多地在思考和谈论关于21世纪人才培养的问题,他们通过对以往教育的反思,通过对未来社会变化对人才需求的思考,逐步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观念,即:“人人都能成才”。应该看到“人人都能成才”,它不仅仅是对教育提出的一个新理想,更是对21世纪教育功能和人才广泛性的理解、认识和概括。那么“人人都能成才”能不能作为21世纪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呢?我们认为,完全可以。
  (一)不能无视的新变化。人才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谈人才,多是指有学问的人,我们国家历来如此。但是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现在谈什么是人才,是以人为社会所作的贡献作为衡量标准,看的是人在对新社会作贡献中体现的自身价值,而与他的学历、经历、地位相等的东西看得越来越少。当然不是说人才跟学历没有关系,可能学得越多、经历越多,会对社会作出的贡献越大,但这不是绝对的因果关系。比尔・盖茨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大学都没毕业,要用过去 观点看,他成不了人才,可是他却成了世界上公认的杰出人才,所以现在看人才越来越实际了。社会的多个层面、多个系统人才将呈现多样性、多“品种”,需要科学家、企业家、思想家、政治家,也需要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技术人员等等。人们已经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现代产业不断分化,尤其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知识综合程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企业的兴衰和重组的过程比过去明显加快。过去一个行业巨头要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累,才能被公认为是社会上有分量、有才能的人。而现在时间大大缩短了,也许只有几年的时间,就可以出现一个在世界上很有影响的企业,企业中又会聚集一批人才。这种变化速度的加快,使各种各样人才成长的机会增多。特别是新兴产业的崛起,为人才脱颖而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面对这些变化,我们的人才观应该走出过去那种狭隘的“境地”!
  (二)一个令人惊醒的事实。武汉有个舟舟,他生下来就不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从相貌上看他明显带有那种弱智儿童的特征。他智力低下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当有一天他站在舞台上,从客、潇洒、成功地指挥一个交响乐团时,人们震惊了。在这以前,谁能相信,一首首有十几个声部、几十种乐器、节拍复杂的交响乐曲能在一位智障少年的指挥捧下如此美好地流淌,可是这也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那么,舟舟是不是人才?北京十一中学校长李金初说:“他绝对是人才。”但是按以往的标准来界定,舟舟似乎不能被称为人才,因为人才总是和聪明、才智、有学问连在一起的。
  舟舟没有上学,他总是被爸爸带去上班。爸爸在乐团工作,舟舟也就在音乐的熏陶下逐渐成长。舟舟的父母不知道他有什么培养前途,只是偶然地无意地给他提供了这样一个接触音乐的机会。这使他的才能潜质得以开发,使他的音乐才能得到超越性的发展,舟舟走上了成功的道路。
  很明显,“舟舟现象”对人才培养问题给我们的思考是:智力上残缺的人都能成才,那些智力健全的孩子更应该能成才。那么为什么他们不行?就应该有其理由。第一,人成才的关键在开发。开发人脑的潜力,实际上是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但现在我们开发的办法还很不够;第二,开发人脑的关键是创造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创造适合儿童成功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多阶段的,任何一个阶段的教育如果不适合,都可能带来对儿童教育的不成功,造成不可弥补的缺失。
  相信“人人都能成才”。过去只有少数人成才,多数人没有成才,对这个现实,没有人不接受。甚至很多人认为这是正常的。现在我们应该提倡人人成才的人才观。理由是:第一,人才是分类型的,因为才能是分类型的。某个人在一方面表现出特殊的才能,可能他在另一方面就一窍不通;第二,人才是分层次的,因为才能有层次,我们一般可以把人才的层次分为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能工巧匠也是人才;第三,对人的大脑潜力研究,为人人成才打下了坚实的生理学基础,第四,“舟舟现象”为人人成才提供了有力的实践证明;第五,随着社会的信息化、教育的大众化,成才的难度降低了等等。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要树立“人人都能成才”的思想,是为学校创造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各得其所而进行实践的依据,这种实践对我们培养人才是多么可贵,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开辟多条成才之路,让学生选择最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
  三、为孩子积蓄成才的足够力量,是为孩子
  创造良好成才条件的现实选择。
  社会变化太快,因为人才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只有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培养他们成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品德素质应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德是一个人成才的关键因素,一些好品德,是一个人显露他的才华的必要条件。未来人才应具备四种品德:一是在对国家、对社会的态度上,要有社会责任感,这对一个人成才非常重要,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很难有一番成就;二是对事业的态度,要有事业心,要有进取精神,要有敬业精神,这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三是对他人的态度,要有竞争的态度,也要有合作的精神,更要有团队精神;四是对自己的态度,要有否定自己,超越自己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创新,最终成功。从现实教育看,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从小就要教育他有责任感,要学会负责,乐于负责,善于负责。这种责任感,将来就是他的职业道德,这是将来从事任何工作的基础条件,也是一个人成才的必备条件。
  (二)学会学习是21世纪的人基本的生存素质。高速发展的社会变化会十分激烈,知识更新会更快。适应变化是一个人的基本生存素质,这就要求这个人必须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没有学习能力,一个人终将被社会抛弃。
  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技巧,使他们善于学习,具有学习的能力,从某种角度而言,这比什么都重要。获得知识从某种意义是讲他人类成长的本能,因为自然界里的每种动物在成长阶段都在学习生存的本领;学习与吃饭一样,是人的天性。这里应该强调的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自觉地走出结论学习的模式,要注重经验式学习,让学生边做边学,使知识与技巧、经验产生互动,这会大大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
  (三)应该像我们重视知识一样,重视实践能力。中国学生实践能力差,这是不可回避的现实状况,有位教授在上化学实验课时,发现好多学生不会划火柴。有的家长知道学生今天要做实验,都给准备了大头火柴,以防学生烧到手。可是在发达的美国他看到了另一情况:在一个学校木工房里,有一个学生在做书柜,学生告诉他,妈妈要过生日了,他要做一个书柜送给她。对比两种情况,我们怎不感慨?
  现在我们的教育过分强调书本知识,放弃实践出真知的原则,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在理论和书本知识上是巨人,在实践中是侏儒。因此,我们要反省教育,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参加到实践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非智力因素在某种意义上比智力因素更重要。不同于品德因素,这里谈的非智力因素仍是一个人的能力范畴,主要是指人的意志、品格、心理素质和情感等因素。对于一个创业者和创新人才来讲,在某种程度上,成功的心理素质的作用不亚于知识和能力。当机会出现的时候,你有没有判断,有没有冒险和不甘寂寞的精神,或者当挑战来到时,你能不能或敢不敢面对,都是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特别是21世纪,人类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就更需要这方面的素质。
  教会学生沟通合作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现在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学校的关注,而这正是孩子了解他人、尊重他人、培养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的基础。将来的社会,越来越多的发明、创造不能依赖个人单枪匹马地去成就,很多成果往往是一个集体的结晶或是与人合作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从孩子小时侯就培养合作、团结的精神。
  (五)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民族的希望。怎么才能培养创新能力呢?培养能力,事实上是要靠学生自己去经历的一个实践、感悟、内化的过程。过去我们恰恰是缺了这个环节,只是把结论作为知识告诉学生。结果错过了培养能力的好机会。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时,应该真正体现素质教育,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学表述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变学生由“学会”转向“会学”再到“创造学”,变教师“教”转向学生“学”与“创”,把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放在首位,实践证明创新学习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学生的创造力培养还有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在家、在学校,还是到社会上去,评价一个孩子好坏的一个标准就是听不听话,听话就是好孩子。这也阻塞了孩子创新精神发展的通道。时间久了,孩子的新思路、新念头会越来越少,他就会变得不动脑子,只会听话了。
  还有加强知识结构、课程的改革,以适应学生创造力的开发,改变过去思维结构与受教育年龄搭配不尽合理的局面,选择创造力最佳的时期,加强培养。
  (六)个性化是人才形成的基本要求。人才之所称为人才,必然有他个人的特色。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很可能用一种模式来塑造学生,希望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心中的那种人才。事实上,这样做很可能是在埋没人才。
  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为具有不同秉赋和不同潜能的学生创造一个发展的空间,提供一个开发潜能的机会,我们的工作更要做在打好基本素质上,给他们一个成才和发展的条件,而不是硬要把他们转变成我们要的那种样子。
  新世纪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的复兴,那时候活跃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里的人才,现在正在我们学校里,让我们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以全新的理念,为21世纪的孩了们创造有利的育人环境吧!

推荐访问:成才 基础教育 创造良好 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