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60年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论与方针、政策研究


  [关键词] 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建设
  [摘 要] 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观经历了从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到为社会主义服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演进;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表现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和实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论日趋理性和成熟,文化建设方针和政策进入系统化和与时俱进的新时期——对此可以从三个层次上加以概括和分析。
  [中图分类号] G1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7-2826(2009)10-0012-09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问题的基本观点,构成其文化观的理论基础。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看,影响和制约其对文化与文化建设问题的认识、方针和政策的主要理论观点:一是文化属于上层建筑,是一定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与经济;二是在阶级社会,文化是有阶级性的。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其思想文化也必定占据统治地位。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本质与功能的认定、关于文化建设的核心与深层理念均建基其上。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观经历了从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到为社会主义服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演进。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论与文化建设方针政策的研究,主要限于人文、社会科学和文艺等领域的宏观问题,思想道德与自然科学等不在论列之内。
  
  一、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理念源于革命战争年代。在民主革命时期,作为一个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原理来分析和看待文化,特别突出文化的阶级性和工具性,以使文化事业充分发挥为革命为战争服务的功能。这可以说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和文化实践的最重要特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文化观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已经得到明确表达,毛泽东、瞿秋白和中共有关根据地文化教育的文件中均明确:文化教育是阶级斗争的武器,苏维埃的文化教育是阶级的教育,核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灌输。抗日战争时期,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革命文化观得到系统阐述,其代表作是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其具有实质性长期影响的主要观点是:“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为艺术的艺术,超阶级的艺术,和政治并行或互相独立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因此,“革命的思想斗争和艺术斗争,必须服从于政治的斗争”。[1](P865、866)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文化是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必须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文艺/文化的评价标准有两个,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其中政治标准第一。必须承认,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文化观指导下的革命文化建设对于中国革命的胜利起过巨大的配合与推动作用。
  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政治服务的文化理念和革命文化建设的主要原则基本上延续下来。这里首先需要说明,与民主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相比,在新中国成立的头30年里,中共中央并未制定有关新中国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专门文件,也未就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文化建设原则作出过新的系统阐述。但是,从中共中央及其主要领导人的有关文件和讲话中,还是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对民主革命时期文化观的继承和延续。当然,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文化理念的表达时强时弱。基本上在1957年“反右派”运动之前和60年代初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关系的调整中,这一理念并未进行总体强调;而在“反右派”运动中、1960年和60年代中期及其以后则得到强烈表达。其次,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文化理念实际上表现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与实践。从广义上讲,为政治服务就是服务于无产阶级对整个国家的领导,服务于整个国家建设事业;从狭义上说,就是为阶级斗争、政治运动服务。
  从为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建设服务这一方面讲,新中国头30年的文化建设成就需要给予公正的评价。这表现在马克思主义在整个国家的主导意识形态地位牢固确立;普通劳动者特别是工农大众的文化和受教育权利得到高度重视和伸张;反映革命历程和工农兵生活的文艺作品迅猛发展;一些特定的学术领域得到拓展和深化;一大批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得到培养和锻炼等等。如果考虑到自然科学特别是以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为代表的国防尖端科技的发展,那么,新中国头30年的文化建设成就更需要给予应有的肯定。
  当然,为政治服务的文化理念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特别是将之狭隘地理解成为政治运动、为阶级斗争服务的时候。进一步言之,这种理念很容易将意识形态作为压倒一切的优先考虑,过于凸显和胶着于政治正确、“政治挂帅”,从而导致整个文化事业的日趋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与此同时,由于中国共产党是在长期激烈的阶级斗争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历史经验带来的路径依赖,很容易导致将阶级斗争、政治斗争的思维和手段平移到文化领域,力图通过群众性政治运动来追求文化领域内谁胜谁负的结果。新中国成立后,从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的批判唯心主义思想,到60年代中期遍及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意识形态批判,再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大批判,虽然对于它们的具体评价需要分开言说,但就其推动中国文化日趋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的作用而言是同方向的,且其简单而粗暴的手段、方式和特征是高度雷同的。特别是为政治服务的理念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其危害性便立刻升级。
  在为政治服务的理念下,即使将政治理解为整个国家建设事业,那么它在不同程度上也会助长机械地理解文化与国家建设事业之间的关系,借助上纲为政治推行不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某些做法。如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提出文艺要“写政策”,密切配合政治运动;为工农兵服务就要写工农兵的生活,写有意义的重大题材等等。“大跃进”时期又提出类似要求,典型口号就是文艺要“写中心、演中心、唱中心”。所谓“中心”就是“多快好省”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并且要求文艺也要像物质生产一样,定计划、定指标,按期完成,实现“跃进”等等。虽然,这些违背文艺发展规律的做法当年已经被清楚地认识到并不断提出克服要求,可是始终收效甚微,甚至日趋严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与贯彻为政治服务的宗旨密切相关。为政治服务需要落实,合乎逻辑的行为自然是细化出一系列具体要求。沿着为政治服务这一方向推导出来的条条框框如果影响到文化的健康发展因而受到批评,至多是理解的片面或狭窄,而推导不出这些要求或者提出不同甚至相反的观点则是政治问题。按照这些要求去做,没有做好是艺术实践问题,而不按这些要求去做则是立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文艺创作的公式化、概念化等等便难以避免。实际上,科学研究、教育等领域也存在类似情况。
  总之,为革命为政治服务的理念在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检验,证明其虽有特定的历史作用,但是局限性或缺失亦同样存在。在和平时期的国家建设中,这一理念必须进行调整和更新。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放弃“文艺从属于政治”的口号开始,中国共产党很快确定了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新“二为”方向。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建设指导思想上的重要调整和转变。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属于上层建筑、文化是有阶级性的观点并未放弃,但它不再像过去那样被经常提起、突出强调,而是放在其应有的深层理论支撑的地位上。概言之,文化不能脱离政治,但不能从属于政治。有了这一前提,一些长期困扰中国文化发展的问题便在相当程度上迎刃而解了,或者不在以往意义上存在了,如行政干预过多、过于简单粗暴的问题,文艺作品的概念化、公式化问题,学术艺术问题、思想问题和政治问题的时常混淆等等。事实上,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头30年里,要求克服这些缺点的言说不断出现在中共中央及其领导人的相关文件和讲话中,然而却收效甚微,甚至最终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达到极端,这其中的症结之一,便是为政治服务的理念。这一理念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与实践结合在一起,使文化丧失了应有的独立性,成为政治的附庸。所以,上述问题的解决自然要以为政治服务这一理念的消失或更正为前提。

推荐访问:国共 新中国 年中 方针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