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性的认识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符合中国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的既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所阐述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也不同于以前苏联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更有别于资本主义的一条全新的道路。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般原理的科学应用,它的形成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运动的一般规律,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引领中国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和国家繁荣富强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显现出了蓬勃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市场经济
  [作者简介]刘小燕,湖北民族学院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硕士,湖北 恩施 445000
  [中图分类号]D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1)01-0034-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以及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般原理的科学应用,这一道路既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所阐述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与之相比,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也不同于以前苏联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与之相比,是在体制上进行了彻底变革的社会主义。更有别于资本主义,与之相比,其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发展目标和理念等诸多方面都有着本质的区别。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其内涵作了如下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中国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和国家繁荣富强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与实际相符合的就是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原则。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质和核心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一个国家究竟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首先起决定作用的是这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国情具有客观实在性,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决定和制约着社会发展道路。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认识国情,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现实社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和它的变化。正是由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全面准确地把握了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基本国情,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并在这一总路线的指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人民的解放和民族的独立。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中国革命的终结,而是中国革命的一个阶段,它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这同样是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容、特点及其所处的时代决定的。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两篇文章,上篇与下篇,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坚决地领导民主革命,是争取社会主义胜利的条件。”“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正是在这一正确认识的指导下,新中国成立以后即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过渡时期,到1956年,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得以确立,中国进入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然而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所描述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存在着天壤之别,无论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是在民主法治建设以及教育、科学、文化、社会等各方面都体现出了大大的“不够格”。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到改革开放前的2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虽然建立起来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落后状态,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必然具有其特定的内容和任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中国特色。中国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条件下去实现其他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所完成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任务,因此也就必然会采取一些与资本主义相同或者相似的做法,会大量地吸收资本主义所创造出来的包括科技、教育、文化、社会发展的积极进步的成果。这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们不能脱离开国情去空谈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落后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正如党的十三大报告所指出的那样:“在中国这样落后的东方大国中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我们面对的情况,既不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也不完全相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照搬书本不行,照搬外国也不行,必须从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由此可见,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的状况决定丁中国不可能像其他西方国家那样,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来实现现代化和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必须经历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实现人民的解放和民族的独立并最终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和国家的繁荣富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运动的一般规律,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表达的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体制模式、路径选择、发展动力、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等。体现了同其他发展道路(比如资本主义道路、以前苏联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道路等等)的质的区别。其形成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从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应该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时算起,但是,在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模式从总体上来看并没有脱离以苏联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虽然在这期间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并且明确地提出了要“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道路,提出了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到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但是,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所提出的一些有益的思想要么没有付诸实践,要么在实践

推荐访问:科学性 深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