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教学中创新思维方式探究


  摘 要: 文章针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毛泽东思想理论内容部分进行了分析,并对在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思维方式渗透进行了阐述,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 “概论” 毛泽东思想 创新思维方式
  
  一、毛泽东思想中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思维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历史时代的产物,每一时代实践需要解决的问题及问题的实质决定了人们在该时代占主导性的思维方式。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统称“概论”),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深刻体会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领悟伟人的创新思维方式,对于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概论”课教师渗入创新思维方式越来越重要。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毛泽东作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能成功地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有独创性的思想理论,这来源于他的创新思想,这些理论中充满了辩证思维,尤其是从他的独创性理论中可以领略到他的创新思维。在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思维方式渗透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应以“概论”教材中毛泽东思想理论内容为主线,探讨“概论”教学中创新思维方式的渗透,以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学习毛泽东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理论
  20世纪50年代末毛泽东曾说:“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新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列宁,不写出《两个策略》等著作,就不能解决一九○五年和以后出现的新问题,单有一九○八年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还不足以对付十月革命前后发生的新问题。适应这个时期革命的需要,列宁就写了《帝国主义论》、《国家与革命》等著作。列宁死了,又需要斯大林写出《论列宁主义基础》和《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这样的著作,来对付反对派,保卫列宁主义。我们在第二次国内战争末期和抗战初期写了《实践论》、《矛盾论》,这些都是适应于当时的需要而不能不写的。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时代,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如果单有《实践论》、《矛盾论》,不适应新的需要,写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论,是不行的。”[1]日本学者新岛淳良认为,毛泽东“既不是一个工匠式的革命家,也不是一个学者式的革命家,而是一个技师式的革命家”。
  (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特殊国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首先,毛泽东分析中国国情,指出中国国情决定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毛泽东认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中国,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战争,而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去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2]即必须把工作中心放在农村,在敌人统治薄弱的广大农村积蓄和发展力量,准备最后以武装斗争夺取政权。其次,就要建立巩固的农村根据地。毛泽东指出,如果革命的队伍不愿意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妥协,而要坚持奋斗下去,如果革命的队伍要准备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并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和强大的敌人作决定胜负的战斗,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改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改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最后,毛泽东指出了正确处理农村斗争和城市斗争的关系。指出农村斗争和城市斗争的关系要以农村为主,城市为辅,城市斗争应配合农村。党的城市斗争要以预防为主,尽量利用合法方式去组织群众,开展斗争。在1949年3月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党中央着重讨论了工作中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的问题,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从一九二七年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在乡村,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取得城市。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现在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南方各地,人民解放军将是先占城市,后占乡村。”[3]工作重心的转变,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的,它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从中我们领略到毛泽东的创新思维。
  (二)社会主义改造。
  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了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初步构想。新中国成立后,进一步提出并阐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方针和政策,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只有经过一个过渡时期,即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革命转变时期”,才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这是马列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中国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我们只能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条件下逐步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1953年,毛泽东提出党在过度时期的总路线,并在随后领导全国进行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实行合作化。对于农业,国家坚持典型示范、自愿互利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对于工业,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对于民族资本主义,毛泽东认为私营工商业的存在对我国一直是有利的,是国家的一大财富。这套政策的基本点就是:利用、限制、改造。通过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形式,把改造企业同改造思想相结合,最终走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从整体上讲是成功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从中我们领略到毛泽东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思维。
  (三)社会主义社会矛盾。
  1956年,面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毛泽东通过调查研究明确指出社会生活中存在着矛盾。他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十个问题,也就是十大关系。他说:“这十种关系都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4]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立统一规律从理论上论证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矛盾,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再次为马列主义理论增添了新内容。在毛泽东思想多方面的理论创新中,最根本的创新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比喻为马克思主义的种子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长起来的参天大树,那么上述诸方面的理论创新就是这棵大树上结出的累累硕果。
  三、毛泽东创新思维方式的分析
  (一)科学世界观
  世界观决定着人们怎样去认识世界,又按什么方式在思维中把握世界,科学的世界观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毛泽东从投身于中国革命开始,就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5]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所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世界观,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我们确立创新思维方式的宝贵财富。
  (二)实事求是态度
  毛泽东在1960年的一次讲话中指出,要发现规律,创造出正确的理论,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新民主主义时期,在解决对中国社会的认识、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党的政策和策略的问题等方面,都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邓小平高度评价毛泽东的创新精神。他说:“马克思、列宁从来没有说过农村包围城市,这个原理在当时世界上还是没有的。但是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的具体条件指明了革命的具体道路,在军阀割据的时候,在敌人控制薄弱的地区,领导人民建立革命根据地,用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了政权。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是在帝国主义世界的薄弱环节搞革命,我们也是在敌人控制薄弱的地区搞革命,这在原则上是相同的,但我们不是先搞城市,而是先搞农村,用农村包围城市。如果没有实事求是的基本思想,能提出和解决这样的问题吗?能把中国革命搞成功吗?”[6]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同时代的发展、现实的生活和实践、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际结合起来。
  (三)注重实践观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铺天盖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毛泽东非常注重实践活动,他能够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科学的分析,基于他所进行的社会实际调查和多方面的实践活动。江泽民同志在谈到学风问题时曾指出:“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关键是要掌握其理论实质,善于把其基本原理运用于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并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勇于创新。”[7]教师在讲授毛泽东思想理论的同时,应深入分析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渗透解决问题的创新思想,积极启发引导学生。要在“概论”教学中渗透创新思维方式,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09,44.
  [2][3][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42-543,1426-1427,796.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3.
  [7]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75.

推荐访问:探究 概论 思维方式 创新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