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力资本理论”在发展中国家扶贫开发中的应用


  摘 要:世界各国的反贫困实践证明,贫困者不仅缺乏生存的物质资源,而且更缺乏生存乃至获利的能力。消除贫困的政策其实也是通过教育培训、保健营养等赋予贫困者人力资本的政策。本文从人力资本理论出发通过具体案例,对其在发展中国家的具体实践应用进行分析,并从中得出对中国扶贫开发的启示。
  关键词:投资要素 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 意识建设
  
  在各发展中国家扶贫开发的实践中发现:贫困地区与其它地区之间除了经济收入的差距之外,更明显的是人们思想观念和教育水平的差距,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文化、劳动、技术素质和创业精神的差距。因此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必须进行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从长远看这也是减轻贫困的根本措施。
  
  一、理论依据
  
  ⒈人力资本理论与人力资本概念
  将人力资本理论专门化、系统化、完全确立起来,并将其纳入主流经济学的当首推舒尔茨。他批判了传统经济学关于资本同质性的假设,尤其强调: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人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他认为贫穷的国家之所以落后,其根本原因不在于物质资本的短缺,而在于人力资本的匮乏和自身对人力投资的过分轻视。贫民之所以贫困是由于缺乏知识和高质量的投入。美国经济学家加里·S·贝克尔将人力资本与时间因素结合起来,他认为根本的问题是怎样生产和再生产人力资本,并且把这种资本存量有效配置起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需求,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本的理论体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力资本理论又出现长足的发展,理论构架更加丰富和完善。
  不少学者都对“人力资本”进行表述,概括起来就是指通过教育、培训、保健、迁移等活动的费用支出方式投入并凝结于人体之内,提高人的劳动素质,带来增长的未来收益并参与收益分配的非物质资本。
  
  ⒉人力资本投资要素
  人力资本投资就是通过对人力资源一定的投入(货币、资本或实物),使人力资源质量及数量指标均有所改善,并且这种改善最终反映在劳动产出增加上的一种投资行为。关于这方面舒尔茨提出了很多投资要素:
  ①教育投资或称智力投资
  ②保健或健康投资
  ③劳动力流动和迁徙的支出
  
  二、人力资本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具体实践
  
  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源从量上说丰富但是质量却很低,许多发展中国家近些年来开始致力于开发人力资源,增强贫困者文化水平和体能等自身条件来缓解贫困。
  1.印度:具体的典型案例——印度农村综合发展项目运作系统的设计。1976年印度的财政大臣在其议会上关于预算的讲话中,首次提出农村综合发展的概念。综合发展计划以当地需求、资源状况、当地及其人力的潜力为依据。1978年以后小农发展计划、克曼达地区发展计划和干旱地区项目都被综合到IRDP中,覆盖了全国的2300个居民区。1980年10月2日起IRDP扩展到全国所有的居民区,SFDA计划也被合并了。(IRDP是全国减缓贫困战略的主要执行机构)设计的基本特征是确定贫困线及重点目标群体。项目的操作内容包括:确认受益家庭的过程、计划的确认、分群的方法与小组活动、规划与项目的形成、计划的认可、获得资产、资助方式与程序、补贴、项目与管理措施、公共参与、技术进步、妇女与发展、回收、结论。IRDP的目的是通过帮助贫困户自谋职业以提高他们的收入,1979年作为IRDP项目一个分支的农村青年自谋职业培训计划开始了,向生活在贫困线下的农村青年提供技术。其中不少于30%的受训者来自低等级制度家庭和部落居民,至少1/3应是妇女。
  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一直在3%以上,1990年达到了3.9%。自70年代以来,印度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扶贫计划:农村综合发展计划、农村青年自营职业培训计划、农村妇女和儿童发展计划、全国农村就业计划、农村无地者就业保证计划、农村工资就业计划、干旱地区计划。
  2.马来西亚: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马来西亚政府就开始增加教育投资。70年代初马来西亚实行新政策(NEP)后,1972-1977年间,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资占国家财政预算总额的22%,从而提高国民教育水平。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970年的50%降至15%,教育对贫困的减轻产生了深远影响。
  3.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70年代通过INPRE计划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地区教育设施的投资。从1977年起,对贫困家庭子女免收学费,大大提高了初等教育入学率,1998年达到98%,其中贫困家庭儿童入学率达到92%。
  4.孟加拉国:社会发展计划,到1990年止,全国乡村银行的乡村中心办了4000多所学校。给穷人以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是小额贷款成功的基本保证之一。典型的是为妇女提供教育机会。
  5.阿根廷:在社会福利计划和扶贫计划中,日益重视教育和科研的作用。主要措施包括:扩大职业教育、为失业者和初次求职者提供职业培训;资助失学青少年,减少辍学率,如向失学儿童提供免费午餐、助学金和讲学金,实施保护弃儿计划和家庭连续教育计划等。在阿根廷的社会计划中,还把建设科研和教育设施、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作为重要发展目标。
  
  三、对以上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
  
  阿马蒂亚森认为:贫困必须被视为基本可行能力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对基本可行能力的剥夺可以表现为过早死亡、严重的营养不良(特别是儿童营养不良)、长期流行疾病、大量的文盲以及其他一些灾害。在这里对广大发展中国家针对人力资本贫困所进行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分析。
  1.建设知识基础:建立机构和传导机制,以保证社会投资效益到达需要的贫困人口手中。建立能够保证贫困人口有充分参与教育、培训机会的组织。建立穷人有效控制的参与组织行为行动工具,动员和利用自己掌握的资源获得技术和管理能力,维护合法地位和获得来自外部资源的途径。
  2.提高贫困人口的“意识型”、“自觉性”、“积极性”和开展非正规成人教育等。
  穷人对贫困从盲目迷信转变到对贫困有关的环境思考、询问和反应。随着意识建设,穷人自动转向探索自身和外部原因及反贫途径。
  3.获得技术和管理技能。这些技能特别重要的是脱盲,还包括管理技能和技术技能,特别是在农业、小型工业和其他如卫生保健等方面的技能。
  4.教育与培训
  ①加强基础教育:印度尼西亚大大提高了初等教育入学率,1998年达到98%,其中贫困家庭儿童入学率达到92%;
  ②发展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提高全体国民的智力素质;
  ③加强就业培训工作;
  ④发展职业技能教育等成人教育体系。
  5.医疗保健
  ①建立医疗救助专项基金,负责对贫困居民的医疗救助工作;
  ②加强母婴保健工作,降低婴儿死亡率、孕妇死亡率等;
  ③加强公共卫生保健知识的传播,改造城市公共卫生环境;
  ④营养问题:案例——印尼营养教育改变行为。
  6.政府的重视和扶持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国家发展政策中对穷人影响较大的部门有农业、健康卫生、教育和社会福利等。
  7.在强调政府必要作用的同时,更注重贫困者和其他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广泛参与,实现一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互动的反贫困模式。
  
  四、对在中国的实践进行具体分析
  
  ⒈中国的具体情况
  分析我国的贫困人口我们不难发现,贫困人口大多集中在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中,文化、劳动、技术素质低是我国人口贫困的重要原因,也是贫困者自身脱贫的内生性障碍。我国贫困落后地区无论是升学率、教学设备配置、师资配备,还是教育水平都远远落后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人力资本投入少,教育水平落后,导致贫困人口素质水平低下,由教育带来的人力资本存量很少。在我国摆脱贫困的关键就是要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强他们谋生的能力和抓住改变生活的机会。

推荐访问:发展中国家 人力资本 扶贫开发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