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英国“非殖民化”政策的动因分析(1945,-1964)


  摘要:二战后二十年间,世界局势剧变,英国在自身实力衰退、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发展与反殖民思潮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以及两极格局与冷战的背景之下,由工党政府首开先河,采取主动姿态从其殖民地有步骤地实行撤退。从其“非殖民化”政策主要走向及具体构想究其动因,英国务实的现实主义传统成为重要思想基础,其得以及时调整帝国心态,在其殖民地延续“无形”的殖民统治,用发展英联邦来逐渐代替帝国,以求最大限度保全英国自身的经济利益、政治影响以及国际地位。
  关键词:二战后:英国:“非殖民化”政策:动因
  文章编号:978 -7 - 80736 - 771 -0(2019) 01 -143 - 04
  二战之后,随着民族主义运动的逐渐兴起,亚、非、拉众多殖民地纷纷实现独立,新兴国家不断涌现,这意味着旧殖民主义的破灭和殖民帝国的瓦解。而在这一过程中,同样少不了殖民国家的行动与作为,英国在战后针对殖民地问题所推行的“非殖民化”政策便十分具有代表性。战后的英国首先由工党执政,随后是保守党上台,而其“非殖民化”政策则在持续推进,因此本文拟通过对现实背景的考察与对政策构想的分析,对1945至1964年这一历史阶段中英国展开“非殖民化”政策实施的动因进行探究,以期对“非殖民化”进程也实现更深入的理解。
  一、英国“非殖民化”政策实施的背景
  如陈乐民先生所言,事实上,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起,英法老牌殖民体系即已开始动摇[1],二战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及之后的形势发展,构成了英国在这一时期走上“非殖民化”道路的重要背景。
  (一)英国的衰落与工党
  首先上台执政对于战后的英国来说,最首要的问题便是其自身实力的衰弱,这是英国在战后改变政策方向的现实基础。工党在战后首先赢得执政的机会,艾德礼政府一上台便面临着帝国瓦解的危机和恢复英国国内经济发展的任务。由于二战极大地损耗了英国的财力、物力及人力,国力和地位的巨大削弱,皆使其已难以继续维持如此庞大的帝国体系,因此在面临民族解放运动的压力时,只能调整政策,从最大限度减少自身压力出发,对殖民地提出的独立要求采取宽松的态度。这一政策调整一定程度上也与工党本身的性质和理念有关,工党作为社会主义政党,对帝国主义是持谴责态度的,但同时作为英国的执政党,自然不能不为英国的国家利益考虑。英国费边主义学者赖塔·兴登便提出:“反对帝国主义?是的。但是,接受不干涉主义?不是。我们必须干涉,但它必须是为了他人的利益。我們必须是受托管者,而不是帝国主义者。”[2]同样,艾德礼本人也指出,英国不可能轻易放弃历史上形成的殖民地,因为“不论获致大英殖民帝国的历史是怎样,事实依然是大不列颠要对千百万有色人民的福利负责。……因为欧洲文化的冲击力已在所有土人的社团中发生了影响,一般来说带有破坏土人社会机构的后果。”[3]工党在殖民地问题上相比保守党来说要更加开明,并不那么坚持固守有形帝国,加上全民战争的经历使得英国选民在殖民地问题的态度上逐渐“要求社会进步而不是帝国主义姿态”[4],工党亦转而更加关注国内经济的发展问题。
  因而,在战后殖民问题的处理上,工党首开“非殖民化”政策的先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随后的各届保守党政府,成为英国战后“非殖民化”整体进程的良好开端,而后来世界格局及趋势演变的越发明晰也使得保守党政府不得不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与世界范围内反殖民思潮
  二战后各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对英国殖民统治形成了严重打击。残酷的战争在打击了宗主国经济实力的同时,法西斯势力对殖民地的侵略也同样改变了殖民地人民的命运。英联邦的成员及英属殖民地在二战中都与英国站在了同一战线,在团结抗敌的过程中,殖民地人民同样展示了顽强的斗争精神,而各殖民地民族的民族意识以及斗争意识及经验也在这场浩大的战争中逐渐积累起来。于是战后,各殖民地民族解放、独立的呼声无可避免地日渐高涨,民族主义运动在当地有声望的领导者的带领下蓬勃开展,这样的形势主要起到了加快英国撤离殖民地节奏的作用。如印度、肯尼亚、黄金海岸的民族主义运动迫使英国作出允许相关殖民地独立的决定,并也大大提前了其撤离的时间。[5]
  除此之外,二战之后同样得到发展的还有世界范围内反殖民的思潮以及民族自决的思想。早在1941年8月,英美两国联合发表的《大西洋宪章》便表达了反殖民主义的思想,声明尊重各国人民选择他们所赖以生活的政府形式的权利。同时,该宪章的内容也宣布了领土征服在国际社会中的非法性[6].这些思想原则都为战后殖民地的民族主义发展及民族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二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及成员国的扩充也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国际舆论对一国针对他国行动的影响力。艾德礼政府时任外交大臣的贝文也曾发言指出,随着联合国组织的日趋发展,许多国家都希望通过联合国进入一个集体安全的时代,都相信自己国家的安全依靠联合国胜过依靠某个国家单独的支持。[7]而针对殖民地处置问题,联合国于1960年所达成的决议《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实际上也起到了一个领导国际舆论的作用,以及1962年联合国成立的“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都促使反殖民的思潮和民族自决的思想越发地深人人心,联合国的一系列举动大大鼓励了各殖民地人民坚持为民族自决权力抗争的信念。
  (三)科技的发展及通讯方式的进步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背景则是随着科技的发展,通讯方式的进步与信息传播速度的不断加快。丘吉尔政府时任殖民大臣的奥利佛·利特尔顿已认识到保守党亦不可能再沿用以往的殖民统治方法,源于“这个世纪不断改善的通讯技术……新闻和宣传所能迅速传播的特性,而最重要的是所有人民正在提高的教育和识字水平”。因此,“已经失去经济强权的5000万岛民再也不能期望以19世纪的模式统治整个世界”。[8]科技的发展与时代的变化似乎也在宣示着旧殖民主义的末日。通讯技术的不断改善促使新闻和各种信息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传播,这是二战之后乃至整个20世纪的重大变化,也是世界范围内各种新思潮的涌现与传播以及新旧思想、不同意识形态的交锋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而在这一基础之上,不仅各殖民地的民族主义运动之间能够更加便利地相互影响,全体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也呈现新的高度,民族独立的思潮得以在战后广泛地传向世界各地并取得共识,在这种新局面之下,殖民地也很难保持被宗主国按原来的模式统治的状态。同时,这一技术上的进步也大大便利了各方势力为获取自身最大利益所需的宣传工作,因此,广阔的殖民地在日后也无可避免地要成为冷战时期两大阵营之间各方势力博弈的战场。

推荐访问:动因 英国 战后 殖民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