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与实现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中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承担着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重大责任,承担着提升人们道德意识和审美品位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责任。从审美教育的角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中审美教育的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审美性和艺术品味,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这对于在当今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搞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5-0126-02
  审美活动和审美教育作为人类的自控调节系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尺,对人类历史的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教育活动,教育者总是把审美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期按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要求,把受教育者培养成能按“美的规律”造型的人。这就很有必要从审美教育的角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审美性和艺术品位,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这对于在当今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搞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一、审美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1 审美教育有利于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的思想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者实施教育的整个过程,也是科学因素与艺术因素彼此交织、相互结合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的意识、思维表现为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化层次的精神状态。审美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确立,就把人的意识、精神、心理活动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形式统一起来。将审美教育理论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将审美教育的理念、原则、思想、行动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过程进行美的建构,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以美的方式实现,对教育规律进行美的把握,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领域和研究视野,从而丰富和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
  2 审美教育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美的规律”思想,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其本身也应该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教育客体。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引人审美教育,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机械的教育方法,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性,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方法的运用上升到艺术层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性,就会使受教育者由对教育过程中美的形式的愉悦进入到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从而更好地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3 审美教育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在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说明,人的本质不仅在于其社会性,而且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的。自然地,对人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具备自我优化的良性循环功能,保持可持续性,以适应人的本质发展的需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满足当前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功能要求的同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教育功能协调运作、持续长久地发挥自身应有的功能和扩散渗透力。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审美教育,通过其与思想政治教育协调运作,可以进一步深化、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得以更持久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性得以实现。
  二、审美教育的功能
  1 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
  审美观是对美和审美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世界观在审美领域的具体体现。审美观制约着人们对世界的审美把握和审美感受,审美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美学原理武装人们的头脑,帮助人们树立正确、健康、进步、高尚的审美观。审美观人皆有之,但却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由于审美观存在着种种差别,通过审美教育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就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受教育者只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才能对事物的美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和甄别,才能自觉追求符合时代特点和中国传统价值理念的事物。因此,审美教育不仅要积极引导受教育者参加多种多样的审美活动,更需要指导受教育者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尤其注重树立“劳动创造了美”的审美价值理论,并在此基础上,使受教育者接受体现出正确健康审美观的美的事物的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2 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对美的感受力
  所谓审美感受力,是指经由感觉器官而形成的一种心理活动,是对美的事物进行感知的能力。培养审美感受力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只有通过审美感受力,审美主体才能与美的事物发生联系,进入审美过程,进而获得美感。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这一特点使其在教育过程中更加注重情感的体验和交流,引导受教育者提高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和提高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
  3 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对美的鉴赏力
  所谓鉴赏美,是指通过对美的事物的感受,进入到对美的本质的理解和评价美的能力。康德说:“鉴赏,是判断美的一种能力。判断一个对象是美或不美,不是看他能不能给我们知识,而是看他能不能给我们愉快。鉴赏判断因此不是知识判断,它不是逻辑的,而是审美的。”由于主体条件和客观环境的不同,必然会导致不同的个体在审美标准、审美情趣、审美感受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审美教育通过审美实践,不断累积受教育者对事物的美的感悟,形成喜爱或厌恶之心,从而培养其正确地鉴赏美丑的能力。
  4 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对美的创造力
  审美创造力,指的是审美主体在实践中按照美的规律,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按照美的规律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审美创造是更高层次的审美活动,是美的产生过程的深切体验。在审美创造过程中,人们能得到特有的审美愉快和享受。而美育通常是通过对美的事物的形象思维感受力激发起人们新颖活泼的独创精神的。历史证明,美不仅是促使科学家追求真理、发展真理的重要动力,而且是通过审美艺术实践培育起来的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突出的直觉顿悟力,是科学家进行探索的智慧源泉之一,是科学发明的诱发剂。审美教育必然使受教育者增长和发展自己美的创造的能力和才干,激励其按照美的规律去美化生活,创造未来。

推荐访问:审美 有助于 思想政治教育 发挥 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