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水一战走出“资源诅咒”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lwdf/lwdf201428/lwdf20142818-1-l.jpg
  全球金融危机或许是一把“双刃剑”,既可拖累经济,也为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提供机遇。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矿产价格持续低迷,资源型城市出路何在?郴州如何从依赖“两矿”向其他产业发展和转型,以及如何打造资源型城市中的“郴州样本”?
  就上述问题,湖南省郴州市委书记向力力接受了《瞭望东方周刊》的专访。
  转型从治矿开始
  《瞭望东方周刊》:郴州是个煤炭、有色金属资源丰富的地方,但如今走在郴州大道上,几乎看不到一点煤渣和其他矿产的迹象。
  向力力:你看到的郴州大道,原来只是一条宽12米左右的省干线,因为重车碾压,简直无法通行。2009年我们筹集资金50亿元,拓宽改造到60~80米,长70公里,连接郴州中心城区和资兴、桂阳两县市,成为一条城际大道。这条路也是城市转型的标志之一。
  过去,这条路是运煤通道,马路两边有煤坪200多个,我们把这些煤坪全部关闭。不但这里,全市所有干线都不再有煤坪存在。如果要建设煤坪,必须按照规划,在规定的地方,经严格把关才能建。所有运煤的车辆,都要严密遮盖,不能洒落。
  《瞭望东方周刊》:从国际大环境影响来看,矿产价格历经多次波动,郴州的现状如何?
  向力力:郴州是资源型城市,也是中国有色金属之乡。资源型城市的一个特点是因矿而兴,因矿而衰。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矿产资源的价格下跌得厉害,对我们影响很大。
  郴州的银产量占全国近一半,被称为“中国银都”,价格最高时每吨1000万~1200万元,2008年最低跌到200万元,现在也就400万元左右。其他铅、锌、钨等有色金属的价格近年都严重下跌。这对一个城市的打击非常大。
  《瞭望东方周刊》:矿产资源对郴州意味着什么?为何要逼自己转型?
  向力力:2008年之前,郴州的“两矿”——煤矿和有色金属矿,占据我们GDP的60%,占财政收入的70%左右。如果“两矿”出问题,整个产业就会出问题。金融危机以后,大环境逼着我们思考,因为资源不仅是价格问题,还有产业政策的限制,特别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当时,郴州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湖南全省是最突出的,大量耕地荒芜,河流严重污染、断流,河边都是小煤窑,山成了荒山野岭。
  另外还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争夺资源、牟取暴利、滋生腐败、官商勾结,当时郴州系列腐败案,大多数人涉矿,这也是对政治生态的破坏。
  转思想、改吏治
  《瞭望东方周刊》:郴州的转型,首先是从哪里开始的?
  向力力:转型首先要转思想观念,要统一思想认识,切实改变资源路径依赖的习惯和模式。
  经济学上有个“资源诅咒”现象: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是经济发展的诅咒,许多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比那些资源稀缺的国家发展要慢。比如沿海地区没有资源,逼着他们走出去,走向开放,靠智慧和勤劳致富。我们不断把这个规律向干部群众介绍、宣传,统一思想,深化认识,但转型的阵痛非常大,付出也很多。
  对于转型,我们大体上是“六治”(治矿、治超、治山、治水、治安、治吏)、“五转”(从多向少转、从地上向地下转、从黑色向绿色转、从国有向民营转、从传统向现代转),是一个系统工程。比如,治矿,煤矿从最多时候的1000多家,先是整合到600多家,现在只有162家;有色矿过去是几千家,现在关闭整合到了123家。
  首先要有背水一战、破釜沉舟的思想。
  在关煤矿的时候,像“鲁塘矿区”,它提供的税收占据北湖区财政收入的1/3以上,但是这个矿区最乱、安全隐患很大,已经开发了数百年,里面的矿都是“楼中楼”、“洞中洞”,经常发生较大、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由于这个矿占地方政府收入比重大,所以多年没有下决心关闭。关闭整合矿区的时候,区委书记、区长找到我,说矿关了,工资都没法发,我说,如果你们发不出工资,市财政给你们发,必须背水一战,绝对不能动摇。
  《瞭望东方周刊》:你们提出的“六治”、“五转”,靠什么保证?
  向力力:“六治”、“五转”,根本的还是靠作风。我们提出的治吏,开展作风大整顿,就是一个保证。过去,郴州民调是全省倒数,现在连续几次排名全省前茅甚至第一,这也要归功于作风整顿和治吏。
  比如治超,早年郴州的车辆超载现象非常严重,不但损坏道路,也出现了大量交通事故。公路承重是按50吨来设计的,结果标准为10吨、20吨的车辆装了100吨、200吨,往往是今天修好路,明天就坏了。
  但治超在国内外都是难题,措施都是一样的,关键看抓的力度。这就要看领导干部的作风了。我们就是领导抓、抓领导,反复抓、抓反复,常态抓、抓常态。当时压力很大,企业、车主都对我们讲,这样搞无法生存,但郴州不能靠超载、靠破坏交通环境为代价,来支撑企业发展,企业靠超载来发展也是没有希望的。
  现在全市几乎没有超载的现象了。有句话叫做“超载的车,别的地方好过,郴州难过”。所有车辆都是按标准运载,车辆的损耗、油耗、管理费都处于公平的竞争线上,道路得到了保护,安全事故也从根本上下降了。现在企业反而都拥护了,都自觉拒绝超载。
  恢复“林中之城”
  《瞭望东方周刊》:郴州自古是“林中之城”,但经过数百年的开矿,城市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如何改善的?
  向力力:郴州过去山上是光秃秃的,要恢复“林中之城”面貌,首先山要恢复绿色。我们决心非常大,我也发了狠话,三年要把中心城区的山头全面绿化。通过开展三年城区“绿城攻坚”和全市城乡绿化攻坚,现在中心城区建成公园游园114座,成为“百园之城”,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6%以上。郴州成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一个典型。
  郴州也是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郴州本不缺水,但因为没有大江大河,过去一直误认为郴州是缺水城市,而且由于地势高、陡峭,如果不蓄水,水会迅速流失。现在,我们通过构筑水坝,加强河流治理,把过去污染的水变成了二类、三类水,把要流走的水拦住、蓄起来。这样,水干净了,水量也有了,城市的水景观也有了。

推荐访问:一战 诅咒 走出 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