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大学生的道德品质

  摘要: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即将走向社会的群体,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刻不容缓。文章分析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
  文章编号:978-7-80712-402-3(2011)05-122-02
  
  我国的思想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四有”中的“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可总称为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渴望成才,准备献身事业,报效祖国,积极思考国家的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角色,其危机感和使命感明显增强。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一些大学生在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下,观念上、道德上产生了错位和倾斜。所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
  
  1.纪律观念淡薄
  现在的大学生成长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年代,多数为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优越,而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各种价值观念和思潮通过各种传媒的大量涌进,诱发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泛滥,对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有的学生认为有前途就是有“钱图”,重金钱轻道德,重个人轻集体,这种消极思想观念的蔓延,造成了大学生是非评价标准的混乱。因此,他们在校学习期间,无视校规校纪,贪图玩乐,认为上了大学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多了,自己做决定的事情多了,懒散也随之接踵而至。对学校作息时间、课堂纪律、考核等制度不屑一顾,随意违反;对辅导员在纪律上的三令五申充耳不闻,我行我素;有的还故意做一些违背社会公德、甚至违犯法律的事情,影响了学校对其进行德育教育的效果。
  
  2.心理不成熟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没吃过什么苦,并且从小到大受父辈们的爱护,缺乏自主成长的心理需要和相应的能力。他们在学校独立学习、生活,大量的知识信息和社会生活实践信息被他们迅速、有时甚至是无选择地吸收、接纳。他们的智力在这里得到较快发展,思维也较活跃,然而他们这种独立的生活方式也使得他们的个性心理充满矛盾。他们在优越的环境中成长,没有受到艰苦生活的磨练和坚强意志的锻炼,因而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情绪易于波动,遇到失败、挫折不能冷静对待进行理性分析,不能正确对待自己,难以适应环境变化。不少学生对大学生活理想化,为自己设计了许多成才的目标,但是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使得思想和现实之间出现强烈反差,厌学情绪随之而来,表现出自卑、沮丧、堕落,容易冲动,甚至有暴力倾向,时常违反校纪校规,作业敷衍了事,考试60分就行,学习积极性不高。
  
  3.缺乏创新意识
  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总体评价为“较差”,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受社会上种种不良风气的影响,加之对自己的行为举止缺乏理性的把握,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只注重“自我”而不顾及他人,只讲“自我价值”而不讲集体观念,不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社会活动,把集体利益看作是为我服务的条件。在学习和生活中没有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不会去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也无意进行创新探索,缺乏对问题深层次的思考、另辟蹊径的自我总结和学习能力。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常常千篇一律,没有新意和突破。表现在课堂上缺乏新意的发言,平时作业、试卷、论文的完成也缺乏主动性,学生干部无责任感,工作中老师叫干什么才干什么,事事处于被动状态,缺乏主见,人云亦云。
  
  二、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途径
  
  1.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要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使之教书又育人。可以说,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要接受再教育,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言论和行为,不断升华自己的人格的精神力量,用深沉的人格力量去影响和感化学生,引导他们学会做人,以老师的榜样行为来激励学生,使其经常从内心深处用道德标准检查、反省自己,主动用高标准约束自己。教师的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起着积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展示我国历史上的科学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启迪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对学生阐明所学课程对祖国现代化的建设作用,激发他们自觉学习的兴趣。
  
  2.加强德育教育
  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必须利用行政管理手段,制定一些规章制度,如实行德育导师制。学校要选择责任心强、威信高、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德育导师,明确其职责,促使他们的工作必须深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习中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有计划地、生动活泼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特别要重视其受挫折和失败时的承受力教育,并培养学生在逆境中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要充分发挥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要求他们集思想工作和行政工作于一身,对学生的教育要细致耐心、不厌其烦,不可急功近利,利用与学生在长期相处中建立的深厚友情,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逐步树立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目前实行的老师下班制就是一个好的措施,要使之落到实处,真正发挥作用,这样,也就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于高校管理中业务工作与思想教育是“两张皮”的问题。
  
  3.创造优良环境
  学校内部各种环境因素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从德育论的角度看,学校德育是学生形成道德认识、发展道德情操、践行道德行为的主要环境。首先应该加强学校的德育课教学,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品德心理上健康发展。再从具体环境而言,无论是从物质条件到校园的文化生活,从集体活动到同学问、师生间的人际关系,从教师的言行到学校的校园布局以及教室的布置,都给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学生以心理上的暗示,使他们接受这种人们公认的或学校所倡导的道德观。另外,老师的情感给予,学校对学生的殷切期望等使得他们形成一定的道德情感,自觉地对自己的言行有一定的约束。这种优良的、人所向往的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一定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是思想教育的重点工程。对大学生来说,知识的全面掌握和能力的充分发展是必须的,但这又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只重视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的进步。因此,不论是从大学生成才立业考虑,还是从国家长治久安着想,都必须注重德才兼备,而且,应以德为本。
  
  (责任编辑:李亚绒)

推荐访问:试论 道德素质 大学生思想 试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如何培养思想道德素质 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