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的危害 中庸与张扬之道

  摘要: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许多个方面,其中主要体现在人文上。中国民族的性格与西方截然不同。中国多年来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儒家学说被定为中国的国学,主导着人们的思想。儒家思想所推崇的正是中庸之道。此外中国地大物博,自古以来,自给自足,这也就造就了中国人含蓄的性格特点。相比之下,西方人显得张扬和外扩了。西方早期各种神话传说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崇尚人性化,凸显个人性格,彰显个人才华。文艺复兴时期,更是将此思想推向高潮。由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这一历史事件不难看出,西方人爱闯爱冒险,这和他们所受的教育不无关系。教育,是造成中西民族性格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 张扬 内敛 教育
  
  前言
  
  中国和西方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源流和文化传统,这就注定了他们的背向发展的异途。
  
  一、中国民族的性格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一)中国民族的性格――中庸之道
  中国的历史造就了民族性格,这与中国当时自身的地理环境和主导思想有关。
  首先,从地理环境方面。人的成长离不开所处的环境赋予他的种种特点和品性。同样,一个民族的生活环境也必然对这个民族的文化个性的塑造起到一定的作用。中国可谓是地大物博,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都能自给自足,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个性当中的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讲究含蓄,也就是不张扬、圆容。这种特点进一步影响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和文化心理。例如,在审美观上,女性行为上讲究“笑不露齿”的含蓄美;在文学艺术上,讲究含蓄美,重表现而不重再现。
  其次,从思想方面。汉武帝独尊儒术,定儒家于国教,儒家得到弘扬发展,并奠定了儒家在中国的地位,主导着当时人们的思想,直至今日。而儒家又凭借“伦理来组织社会,以道德代替宗教,以礼俗代替法律”的一种 “伦理本位”思想来巩固其心脉。(《中国上下五千年》) 这一思想,通过一个家庭套一个家庭组成一个大的家庭--国家,并且通过“士”阶层的积极努力宣传,通过礼乐的熏陶,使得整个秩序得以强化和巩固,从此绵延不绝。
  古老的文明是从人类与洪水的斗争开始的。面对洪水之灾,大禹不仅总结父亲鲧筑堤防水失败的教训,疏通河床、开凿渠道,而且“身执耒锸,以民为先,抑洪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出现了“九州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的局面,(《史记・河渠书》)成为中华民族千古流传、妇孺皆知的美谈。大禹治水的故事从更深层次看,可以发现东方文化强调礼治。大禹治水精神世代弘扬,培育了中国人自省、自律、谦和、礼让、重社会责任的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这种文化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结构和人伦责任,一方面保证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使大民族千年延续,但另一方面也禁锢了人的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近代陈顾远在《中国法制史》中谈到:“从来中国社会组织,轻个人而重家族,先家族而后国家。轻个人,故欧西之自由主义遂莫能彰;后国家,故近代之国家主义遂非所夙习。”中国强调个体应该服从集体,应该把自己融入集体当中,不要张扬自己,要处处体现集体的意志和作风,以大局为重,为了大局的利益可以牺牲个体的利益,甚至是个体的尊严。
  (二)中国的教育
  1.学校教育
  中国的儿童教育,表扬与批评为惯用的教育手段,教师喜欢采用横向比较法,如利用小红笔、小红旗、排名次表等方式鼓励孩子,看谁表现好。当纠正孩子不良行为时常常采取表扬其他孩子,以其他孩子做榜样的方式。中国人强调个人服从集体,个体要与集体保持一致,如果出现不一致则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中国人在评价孩子的性情时,“稳重听话”是一大优点,“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已在国人中形成共识。学校教育强调秩序井然,用各种规章来约束孩子的行为。中国教师总是鼓励孩子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专门做好某一件事,以期培养儿童的恒心、耐心,他们多强调儿童自我意识的社会性发展,多引导儿童逐步学会适应和控制自己的情感。中国人重结果与技能的掌握,无论学习什么,要求学深学透;无论干什么,力求完美无缺。概括地说,中国人力图使儿童发现社会存在,创造环境使儿童学会怎样长大成人,儿童是被动的,富有可塑性的,重在成人的帮助指导下成长。
  2.家庭教育
  (1)中国家庭的教育方式
  中国的家庭教育多是封闭式的,有以下几个特点:
  I.以说教为主,轻视实践活动的重要作用。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读书,连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都由父母包办,更不用说从小让孩子完成自己能做或者努力就能完成的事情,导致许多中国孩子“高分低能”。
  II.户外活动少。孩子从早到晚有学不完的功课和做不完的作业,被功课压得喘不过气来,有时即使想活动一下也很难找到好场地。即使有好场地,父母也会有种种顾虑而阻止孩子做运动。
  III.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相对欠缺,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与父母平等的人来尊重。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较少有发言权、参与权,中国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就是守规矩、服劝导、不要有异见,好孩子的标准就是服从,认为父母的话都是正确的。这种教育方式只能培养出守业型人才。
  (2)中国家庭的教育目的
  中国的家庭教育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个好工作,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首先,这个目的的期望值高,而且功利性强,因为“有出息”、“好工作”、“顺境”不是一般的目的,较难实现。出于这个目的,中国父母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对孩子的唯一要求就是专心、安静地坐下来读书、学艺,却忽视了孩子的天分,限制了他们的创造力,结果为了培养所谓的“人才”反而扼杀了天才,产生许多“有心栽花花不发”的效应。而且由于很少考虑孩子的性格、社会适应能力、公民意识等问题,孩子即使学业成绩好,将来也未必能顺利地立足社会,有时候还会使父母的期望完全落空。
  
  二、西方民族的性格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一)西方民族的性格――张扬外敛
  在谈西方人张扬思想的形成之前,先来谈谈西方的地理环境给他们造成的性格上的影响。
  西方各个国家的领土普遍都不是很大,并且紧紧相依,四周又有诸多的海域。国土面积不大,意味着他们的资源贫乏,所以历史的“十字军东征”、“世界大战”和各式各样的对外扩张战争都或多或少带有掠夺资源的因素。正是西方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他们的资源状况,决定他们的民族的性格都具有外扩性特点。(《西方近现代发展史》)
  除去地理环境的影响外,和中国一样,西方也有一个传说人尽皆知,主导着人们的思想,从而造就了今天西方人的性格,那就是《圣经》中记载的诺亚方舟故事。这个故事是说:诺亚受上帝的启示,在上帝惩罚世人罪恶,要用洪水淹没世界、毁灭人类之前,建造了一支大船,把家人和所有的植物与动物雌雄各一对带到船上,躲过了洪水的灭顶之灾。这个故事在西方千古流传,经久不衰,积淀了西方的文明,演绎了多彩的文化世界。从它的更深层次我们可以看出,它体现了西方文化讲究天赋人权,强调个体本位,张扬主体性的特点。在此之后,西方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从古希腊文化民主思想的萌芽,到文艺复兴发展到极致,色彩浓重地描述着追求独立人格、个性解放、强调个人主义的画面,从而使得今天西方人的性格多显张扬。
  (二)西方国家的教育
  1.西方国家的学校教育
  在西方国家,教师一般对孩子不表扬也不批评,理由是:批评了你的孩子会刺激你的孩子,表扬了你的孩子会刺激其他的孩子。他们注重儿童自身的纵向发展,而避免对儿童进行相互比较。美国人强调个性差异,教师总是根据孩子不同的个性与能力安排活动。目的是为了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别于他人的独特个体。美国人喜欢孩子富有孩子气,小学和幼儿园的课堂上允许孩子随便说话,甚至相互打闹。美国人总觉得中国孩子在课堂上太死板,没有生气。美国教师常常鼓励孩子在一段不长的时间内从事多项活动,以期培养孩子的灵活性、创造性,注重儿童自我意识自然发展,鼓励儿童自由且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美国人重过程与能力的增减,他们注重孩子的参与意识,孩子们自由选择的机会很多。教师还极力鼓励孩子自由发挥、自由创造,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阅读美国》)美国人力图使儿童能真正成为孩子,儿童是主动的,富有创造的,自我实现是儿童自身的自然与发展,成人只需提供有利的条件即可。
  2.西方国家的家庭教育
  (1)西方家庭的教育方式
  西方的父母主张开放式教育,重视实际锻炼,强调在实践中培养孩子,而不是说教。西方人认为,凡是孩子的事情都让孩子自己去完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认识、积累经验、掌握技术、增强能力、培养兴趣特长,增强自信心和责任心。可以说,西方的父母只是“给孩子开门的钥匙”而不是“替孩子开门”。 家庭以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为主,父母尊重孩子的人格和人权,把孩子当作是一个独立的和平等的家庭成员相待,不管在哪儿、什么时候,都与孩子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孩子在家里有发言权、参与权。西方父母鼓励孩子“保留意见”、“固执”、“不听话”,允许孩子“不听话”――主要是指思维上的“不听话”。
  (2)西方家庭的教育目的
  西方家庭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这个目的的期望值不高。“社会人”不是一种飘渺的理想,而是一个平实、易操作而又宽泛的要求。所以美国父母能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把子女个性中积极的成分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让子女实现自我价值,就算达到目的,也并不追求一些功利性的目标,如高学历、好工作。事实上,这样的教育产生了许多“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应,天才产生在不经意中。另外,在这个目的的指引下,确实能培养子女的自主意识和独立生存的能力。看看各个阶段的美国孩子:他们从小就独立睡;当会行走时,就自己玩耍,很少父母抱着玩;再大些时,就有自己的空间,房间内的摆设、布置和清理全由自己负责。他们从小就做些力所能及的有偿服务,如做清洁、帮人看小孩、送报纸等,到了高中或大学后就勤工俭学,换取生活费,成年后便离开家过自己的生活,不再依靠父母。
  
  三、不同的民族性格所造成的教育的不同
  
  长期以来,我们把靠死记硬背书本知识而获得的应试能力当作了基础好,完全掩盖了我国学生综合能力水平低、基础差的实际现状。中国人成功的社会标准是:高考得高分,考入名校,找个好工作,婚姻美满,事业有成。无疑,应试教育正迎合了这一要求,同时也是我国中庸思想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培养不出身心健康、具有创造力和竞争力的下一代,而为了公平地分配稀缺的教育资源,任凭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处于应试教育的重压之下。我们曾竭力想改变这一现状,可又难以摆脱这一恶性循环,从纷繁芜杂的表面迷团中拨开云雾,找到并分析其症结所在。与国外比,我们究竟输在了哪里?如果输在人口多、经济实力不强、应试教育的传统深厚,可日本人口也多,也同样有着应试教育传统,为什么它的教育却已进入良性循环?
  从中外早期教育的差异中,可以发现根本原因。在我国,幼儿教育的模式主要是“示范+模仿”,因为重在模仿,所以幼儿的行为举止都明显地呈现出模式化、标准化、成人化的特征。而在国外,幼儿教育多采用“引导+发现”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自由思维、自由联想,提高幼儿的独立、自信及动手能力。这正是中西民族性格差异的体现。中国人习惯于将自认为是珍贵的亲身经验早早地传授给孩子,好让他们少走弯路。殊不知,弯路是少走了,却有可能被圈进了死胡同。
  我们再看看中学教育。“当我们觉得一件事不对、不好的时候,却还不得不做。这太折磨人了。”高中生郭雪如是说。与绝大部分人不同的是,郭雪的小学是在澳大利亚上的。有了切身的体会和比较,她毫不犹豫地认为,自己现在接受的教育是一种“折磨”。
  “我们不是没有兴趣爱好,我们也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那有什么用呢?你去看看现在的中学生,只要稍微做一点儿跟考试无关的事情,别人就会认为是在浪费时间、不务正业。何况,如果学习不好,别的事情做得再好也没用。老师、家长,甚至是同学之间,评价一个人的全部依据就在于他的分数。”郭雪说,“我有个同学语文素质很高,看了很多课外书,但就是语文考试成绩老上不去。这让他非常苦恼,再也不看美文了,一天到晚抱着高考范文研究。你说,像这样总是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我们怎么可能觉得快乐呢?”
  郭雪现在还记得她小学时在国外学习的情景。有一个学期,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是“火山”。她用了整整一个学期的时间,看了很多书和电影,最后写成了一篇文章,用到了很多课外的知识。“当时还小嘛,也就是做个资料汇编。但是那种学习方法很自由,挺好玩的。”郭雪认为,国外对学生的评价体系要宽松些。不论是家长、老师对学生,还是学生彼此之间,都会全面地看待。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也清楚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在这种宽松的评价环境中,学生不会刻意按照某一种标准或模式去发展,而是不断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
  从郭雪的例子当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我国青少年教育中很多问题的原因在于教育方式和教育评价体系过于功利化了,许多东西都要转化为一种数量的指标。就拿创造性培养来说吧,很多学生并不是真的有动机或有兴趣去创新,他们往往最开始想到的就是,创新获奖之后会有什么好处,得到哪些实惠。
  如果教育者和家长只想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不去考虑孩子本人的感受和利益,不考虑今天的“拔苗助长”是否真的有利于他们一生的发展,甚至不去考虑他们是否会跑不到终点就提前退出比赛,最终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参考文献:
  [1]洪和.中国上下五千年.北京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2]王晓德.世界近现代史研究 (第三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3]陈正宏.史记精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
  [4]宫宏祥,郭建兰.中国法制史.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
  [5]王昶,徐正源,杨德林.阅读美国.外文出版社,2004-01-01.

推荐访问:之道 中庸 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