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 应用 人文 对技工院校语文课中加强人文内涵\提高认知能力的教学探讨

  摘 要: 技校语文除给予学生以语文基础知识以外,人文精神才是它内在的筋骨。人文精神反映了一种价值取向,承认人的价值,并以实现人的价值为最高目标。具体而言,人文精神为善与恶、允许与禁止、美与丑、神圣与亵渎等各种价值和规范原理提供了评判依据。
  关键词: 技校语文教育 人文内涵 人文教育
  
  近年来,技工教育由重“技能”转变为“技能”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并重培养,这体现了时代发展的需要。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就要加强对技校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但由于我国的技工教育起步较晚,历史和文化积淀不足,目前从技校教育环境来看,特别是在语文教育中存在不少认识误区,这就给探索技校人文内涵与人文素质教育增加了难度。而且技校学生缺乏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因此,我们要认清形势,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技校语文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技校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
  语文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文化构成。它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传达的是思想与情感,承载的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的文化成果。技校语文学习不只是为了掌握与人交流的工具,它既要作为工具教会学生表达思想,又要在审美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但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语文学科的定位上走着一条曲折、反复、发展的道路:1956年的语文教学大纲强调思想性,摒弃工具性;1963年的教学大纲强调工具性,摒弃思想性;1978年的教学大纲强调思想性兼顾工具性;2000年的教学大纲强调工具性兼顾人文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文性”,强调语文教学应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感染。
  德国最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雅思贝尔斯指出:“要成为人,须靠语言的传承方能达到,因为精神遗产通过语言才能传给我们。”可见学生自身要成为一个有才有德、有所贡献的人,就必须学习人类的“精神遗产”。因此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是学生自身素质提高的需要。忽视人文性的教学,必将导致学生认识的狭窄、幼稚、可笑,甚至形成畸形的性格。
  因此,技校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应该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一)技校语文教育的内容应具有人文性。
  1.广泛的思想性。“思想性”包括自然事理、哲学原理、社会伦理、人生理想、民族意识、思想方法等,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畴。
  2.深厚的情感性。语文教材中凝聚了人类丰富的情感(如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亲情、友情、爱情、爱国之情、正义感等)和个性心理品质(如兴趣、动机、意志、性格、气质等)。
  3.延伸的美感性。语文教材集结了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和实用文章,包容了美的各个领域和各种形态,如人性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等。
  对美与和谐的追求,是人类不断努力的方向。反映在人文精神中的美与丑、允许与禁止、善与恶、神圣与亵渎的各种价值观和规范原理,说到底都是一定的社会准则和思想的表现。
  (二)技校语文教学方法应具有人文性。
  语文教学较之其他学科更看重的是感悟和想象。钱理群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感悟的文化,它不同于偏于分析的西方文化。”具有人文性质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被自然科学化,使文科教学向理科教学模式靠拢,淡化人的主观情感因素,忽视感悟与想象。它使本来诗意的、审美的、情感与想象的、以形象思维为内核的语文教学向工具化、机械化、标准化转变,导致人文精神内蕴、人文价值体系包括理想信念、审美趣味的集体丧失。
  二、技校语文教育的育人职责
  所谓人文教育是指,通过传授给学生人文学科知识,使他们在认识和适应社会、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同时也使他们在心理、观念、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受到培养和熏陶,从而学会做人、学会处事、学会生存,达到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在技校语文教育的人文素质培养方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弘扬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养。
  进入技校的学生总体来说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不能很好地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对一些基本的社会公德也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语文课程就要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职责。
  人文素养是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的总和。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是可以速成的,但人文素养的提高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在小学、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应试,在人文素养培养方面的目标并不明确,所以,在技校的语文教育中,就要改变单纯知识传授的状况,而侧重学生素养的提高。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人才的标准又有了新的内涵,现代社会需要的已不仅仅是掌握某项技术的机器,而是全面发展的个人。语文相较其他的专业课程在塑造人才、培养人才方面有其独特之处,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既反映大自然的美好生动,又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特别是在培养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能力方面尤显突出。这些特点都决定了语文课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
  这些素材既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著追求,又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自强兼容;既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责任意识,又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心态;既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磅礴大气,又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自得。现如今全民学国学的浪潮风起云涌,这些文化精粹需要薪火相传才能代代不息。
  (二)着重教材内涵,提高认知能力。
  语文课程在技校中担负着重要的育人职能,但是就目前的语文教学状况来看,情形不容乐观。首先,课时较少,语文课程作为基础课只在一年级安排两个学期,没有充分的时间保证。其次,学生不够重视,认为无新鲜感而又乏味。再次,许多教师教学观念相对落后,没有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最后,教学手段、方法落后,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语文使人向真、向善、向美的人文教育功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实用能力呢?我认为语文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着重文章内涵。选择的文章应侧重人文精神,并对学生加以引导。通过语文教学,给学生初级的审美体验以培养同情、怜悯、血性和良心。文章有两种:一是知识型的,教会你表达;另一种包含审美的感情,以高尚的情操影响人的一生。技校语文在这方面要加强,使学生既学会知识,又陶冶情操。另外还要注意启发,让学生扩大阅读量,超越课堂。老师要在其中做些指导,看哪些书,注意有所取舍,也要注意古今中外的广泛涉猎。
  2.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目前技校语文教材是选择较为单调的、理性的文章。这些文章只能培养学生粗浅的掌握文字的能力,对于情操的培养作用有限,可能引起学生反感。课文应是多样化的,这样学生才有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能深入;没有兴趣,就不能使学生深入地掌握知识。
  3.开设具有浓厚人文色彩的课程。语文老师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利用课文的拓展性,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基本训练。如作文、诵读、文学鉴赏、人物评传、文化常识等,或侧重于情感熏陶,或侧重于健康人格的培养,或侧重于审美情趣的引导。要利用活动课程实践性原则,组织读书会、诵读会、演讲会、辩论会、文学社团,通过讲座、读书、讨论等方式积极开展活动。引导学生兼收并蓄地了解和学习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创造学习的人文氛围,使人文教育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三、对语文教学人文性建构的探索
  人文性的建构已成为语文教育者的共识,大家都在致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力求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领悟,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长期以来,学生常常被置于从属的地位,处于被动的状态。当前,语文教学中,特别要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张扬学生的个性特征,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真正落实“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人文精神的本质是以关注人本身,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内容。这种精神体现在教学上就是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语文老师应把人文精神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心理与灵魂等因素,最终全面地关注学生本身及其发展,树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转变学习方式,实际上是改变一种习惯,是学习领域的移风易俗,需要相当长的实践过程。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学篇目择优选取。
  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实际进行篇目的选取,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特别应该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发现、感悟,多教授一些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现当代名篇佳作、古代经典之作,充分利用教材的优点,突出学生在学习时的主体地位,突出人文精神,让“师生共处于一种植根于语文人文精神的人伦情怀、人生体验、人性感受之中,充分激活本来凝固的语言,充分施展个性,使情感交融,创设一种痴迷如醉、回肠荡气的人文情境,从中体会语言的妙处,学会语言的本领”。
  例如陶冶学生的民族精神,可以选取古代经典的诗文,让他们认识理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从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孟子,“忧国忧民”的屈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提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刘备,奉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周敦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直到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把忧国忧民的人文精神推向了巅峰。这些不断求索、舍身为民的人,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这些人的精神汇成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华。正是有这些民族脊梁的支撑和这些人文精华的影响,才使我们的民族涉过漫漫的历史长河,战胜无数艰难险阻,经受住血与火的考验,走向光明,走向昌盛,而这些前贤、圣哲们的思想、情操、作为,不都是通过语文留传下来的吗?
  当然现代文学作品也不乏精辟之作,要引导学生深入情境,拓展情怀,可以选择充满眷恋、珍惜而又略带忧郁的《再别康桥》,哀怨凄婉的《致橡树》,或者感人真挚的《炉中煤》,等等。
  (二)教学手段呈多样化。
  技校语文教学应该改变过去“一本书,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状况,转为多种教学手段综合运用。比如讲到舒婷的诗歌《致橡树》,可以给学生播放配乐诗朗诵音频,给学生制造优美的情境;讲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可以播放有关作者海伦・凯勒的纪录影片,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这位遭受聋哑盲三重厄运的坚强女性是如何度过长达八十多年的黑暗生活,并取得非凡成就的。再如讲到应用文的写作,可以多举些社会上发生的相关的真实案例,让学生意识到掌握了应用文写作,就能避免生活中很多没必要的纠纷。这不仅仅是一纸单据,它涉及钱、物等财产,在关键时刻具有法律效应。
  (三)考核方式要灵活化。
  对于技校学生的语文课程考核,我认为应该改变高中阶段应试考核的方式而转变为灵活的考核方式。可以由教师针对教学情况、学生特点采取多样的考核方法,也可以根据每个阶段不同的教学目的分阶段考核。比如讲到诗歌单元,可以安排学生开展诗歌朗诵活动,根据活动中每个同学的不同表现打分。这种多元考核体现的不仅仅是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能对学生的能力素质进行科学的评价。
  四、技校语文老师必须具备人文精神
  语文是众多学科中最具人文性的学科,它这一不可代替的特殊性决定了语文老师要具有人文精神。可惜不少语文老师最缺少的就是人文精神。在课堂上以灌输代替认识,以统一的标准抹平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强迫命令取代启发诱导,以个人的认识取代学生的认识。律条至上,尊严至上,漠视了学生的积极因素。其实语文独特的人文特征要求更应重视“容许个别差异的存在”来体现语文的人文精神。在课堂上不是肢解段落,就是抠词辨句,右一个层次,左一个过渡,这样精雕细刻地肢解“艺术”,只能使文情并茂的佳境少了,人文的东西散失了,课堂上见不到“文”,至于艺术更是不见丝毫。
  鲁纳说:“教师不仅是传播者,而且是模范,看不到语文的妙处及其威力的老师,就不见得会促使别人感到这门学科的内在刺激力。”可见,老师看到语文的“妙处”,才能使学生感到语文的“刺激力”。而这又来源于老师的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获得的前提就是要不断汲取古今中外的文化精华。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推陈出新,左右逢源,发现语文的“妙处”,给学生以“刺激力”,使人文价值、人文底蕴不会流失。老师要善于引导。在学生面前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不要课上一套,课下一套;要教给学生审美体验,何为美,何为高尚,老师自己首先要有审美体验;要善于把好的审美因素分析出来,将其传播给学生,教会学生发现美。但在当前的社会中,功利性较突出,为人处世完全陷入实用,老师自己首先要避免这些消极影响。
  技校语文教学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任务的双重性,即它的“交际工具”性和“文化载体”性,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但“文化”是底蕴、是基础,只有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语文教学才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2l世纪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卢艳芬.我国大学人文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科教文汇.2008,(7)(上旬刊).
  [2]李敏.对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3]覃艳艳.浅谈高职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10).
  [4]陈正行.知识经济呼唤人文教育.江南论坛.2002,(10).

推荐访问:技工 认知 内涵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