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归化与异化 浅谈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异化和归化

  摘要: 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媒,正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电影的翻译既是介绍异域文化的一种简洁直观的手段,又是传播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而电影中文化意象通过翻译作恰如其分的同化和异化,能使译文在有限的时间内传达于观众。本文着重从语言、文化的差异及观众效应,即观众的期待视野、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等角度阐释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归化与异化问题。
  关键词: 电影翻译 文化意象 归化 异化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它融合多种艺术手段,能传播信息,抒发感情,反映丰富多彩的生活,使观众得到艺术上的享受。电影的翻译既是介绍异域文化的一种简洁直观的手段,又是传播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电影工作者给广大观众奉献出了许多优秀的译制片,观众从这些优秀的译制片中不仅领略、了解到了异国的风土人情,同时也感受到了语言给人带来的无穷魅力。电影作为大众传媒,其社会效应是无可估量的。然而,在学术领域内,由于受到世俗偏见的影响,电影翻译研究却颇受冷落,翻译研究人员似乎完全把这一领域给忽略了。鉴于此,本文拟从语言、文化的差异及观众效应,即观众的期待视野、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等角度阐释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归化和异化问题。
  
  一、语言与文化意象
  
  语言不仅是人类思想感情表达和交流的工具,而且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能真切地反映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物质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同的语言决定了不同民族的不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语言表达方式。语言在有声电影中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为声画同步的视听艺术手段能最大程度地模拟现实,创造出酷似真实的艺术时空。如中国观众非常熟悉的《简・爱》、《叶塞尼亚》等优秀译制片中那玲珑别致、颇具异国风情的语言,自然、随意,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因而这些精彩的对白、片段留给观众余韵不尽的美的享受。文化意象(culture image)是一种文化符号,它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人们只要一提到它们,彼此间就会立刻心领神会,很容易达到思想沟通。
  
  二、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归化与异化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是注定为读者创作的,读者是文学活动的能动主体。电影是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所以电影应为观众而创作,并以观众的接纳、欣赏和评判为生存的依据和标准。因此,电影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翻译是目标取向策略(target-oriented strategy)。也就是说,译者在忠实表达原语言和文化信息时,更应考虑观众的期待视野、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依此,文化意象翻译的标准应是信息相符、功能一致。然而,翻译中不可避免地遇到语言、文化的差异,因此很难在语言、文化信息和功能特征上同时对等。翻译中必然涉及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和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又必然会引出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处理源语(source language)文本中的特有的语言形式、习惯和文化传统。这时会出现两种迥异的主张,即归化策略和异化策略。归化和异化,既包括语言层面,也包括文化层面。所谓归化(adaptation),就是源语的语言形式、习惯和文化传统的处理以目的语(target language)为归宿,也就是用符合目的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传统的“最切近自然对等”概念进行翻译,以实现动态对等或功能对等。所谓异化(alienation),就是源语的语言形式、习惯和文化传统的处理以源语为归宿,也就是尽量移用源语中的语言形式、习惯和文化传统,在译文中突出源语的“异国情调”。具体到电影的翻译,归化式是指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和“传统的情调”吸引译语观众,其典型的特征就是大量使用现成的表达方式;而异化翻译则不顾译语文化中早已存在的现成的表达方式,追求新颖的、具有陌生感的、乃至“反流畅的”(anti-fluent)的语言表达。观众的期待视野、审美取向和接受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翻译过程中的译者所做出的各种选择。为有效达到翻译目的,译者应根据电影语言不同的预期功能,抓住原片的创作意图,再根据译语观众的需要,决定信息的保留或根据影片内容进行调整。特别是对那些因文化差异而难以处理的意象,在充分把握译语观众的期待视野、审美取向和接受能力的前提下,慎重考虑异化和归化策略。采用异化策略,就是让观众直面异域文化的不同,从而扩展其经验视野;而采用归化策略,就是要在原电影中的词汇、语法、语义、修辞等不同层次上为顾及观众的认知而不拘泥于原形式,跳出“句本位”的圈子,同时把握原文文化意象与译后的语言和文化差异,结合考虑社交语境,顺从观众的文化习惯,选择恰当的形式将影片的创作意图和主要内容准确再现。
  
  三、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归化
  
  在跨文化交际中,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注定了翻译的偏差,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导致部分语义的改变和丧失。依照诺德的主张,翻译工作者可以根据需要“依照译语文化的准则来调整或者‘改写’原文”。即便译文和原文有一定的偏离,只要能够在整体上忠实地传达原作意图和功能,让观众理解文化意象的深层含义,就不失为成功的翻译。比如电影“Waterloo Bridge”,这一片名原意是滑铁卢桥。如果依据英文直译为滑铁卢桥,乍一看,观众肯定会认为这是部与拿破仑相关的战争题材片,或是介绍与该桥建筑有关的纪录片,但实际上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爱情片。一战期间,玛拉在滑铁卢桥上遇见青年军官罗伊,一见钟情,结为恋人。而后,玛拉获悉罗伊战死疆场,痛不欲生,为了生存沦为妓女。当罗伊奇迹般出现时,她无法面对现实,再次来到与罗伊相识的地方,丧生在车轮滚滚的滑铁卢大桥上。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史中,有许多与之相仿的神话传说,如鹊桥相会、蓝桥相会等等,而蓝桥相会的传说与“Waterloo Bridge”故事情节有着许多异曲同工之处。译者将原名“滑铁卢桥”译为“魂断蓝桥”,这样做不仅避开了中国观众由于地域文化差异、历史背景知识缺乏而引起的迷域,而且“蓝桥”中隐含的中国文化意象使得观众一看到即刻领悟到这是部关于爱情的电影。美国影片“Forest Gump”是以人名为片名的。该片以一个智商不足70的“甘”的视野来看待美国20世纪50到90年代的社会变革,片中不乏幽默嘲讽之处。译为“阿甘正传”,既忠实传达了影片的切入视角和真实意图,又顾及了中国观众的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该片以甘为线索,讲述美国三四十年的历史变迁,中国文化习惯将之称为“某某正传”。汉语中“阿”字通常用在人名前,以表示亲近称呼。“阿甘”二字合在一起,一个非常熟悉的、典型的普通百姓形象一跃而映入脑海。四字联在一起,令人想到鲁迅的《阿Q正传》。这个高度归化的译名,因有很好的提示作用,中国观众一看就能猜到影片的大概。
  有些意象在出发语与目标语文化中的意义相通,但因不同文化中人们的思维模式、审美情趣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语言表达习惯。为考虑译语观众的语言习惯和对于文化意象的接受度,根据影片内容进行调整而形成归化翻译。如英语电影片名多简洁直白,而汉语电影片名多化实为虚,笼统概括。英汉对译时,应根据不同文化需求进行调整。如美国影片“Face Off”就被译为“夺面双雄”,而中国影片“开国大典”则译为“The Birth of New China”等。此外,翻译应有效体现原文的语用功能,并能提前预测现实观众的期待视野,考虑现实观众的审美情趣和接受水平,使观众的期待视野与译语达到融合。
  
  四、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异化
  
  由于中外观众知识面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电影翻译工作者应尽可能地帮助观众去理解那些与一个民族的历史、地域文化、风俗习俗等有着密切相关的语言现象。电影翻译中如果能对某些特定文化意象不作任何修润处理,就事论事直译,会造成这一文化意象的缺损,文化涵义的支离破碎。为了充分体现文化的多样性,此时翻译中对文化因素处理宜采用异化方法。异化绝不是机械地死扣原文的字面,呆板地直译,而是深入了解电影意象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译者在进行语言操作的时候应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识。近年来不少影片在这一点上仍做得不尽人意。如奥斯卡最佳影片“American Beauty”,对于绝大多数没有美国生活经历的中国观众来说,这是一部难懂的作品。其中文译名“美国丽人”、“美国大美人”、“美丽有罪”,让大多数中国观众匪夷所思。但实际上,这些译名都没有把电影本身更深刻的文化含义异化出来。“American Beauty”的本意是美国产的红蔷薇。在电影中好几处都可以看到这种红蔷薇。比如男主人Lester的妻子Carolyn早晨在花园修剪红蔷薇,Lester在幻想的时候也有红蔷薇的出现,甚至在影片的海报上,红蔷薇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实际上,“American Beauty”是中产阶级的一个物象标志,因为它既高雅又艳俗,既欣欣向荣又消极颓废。而影片主题正在于批判没落的美国中产阶级,描述了一群生活在萨特所描述的“地狱”中而又努力劝说自己一切都很好的人们。台湾译名“美国心玫瑰情”比前面三个译名要进了一步,因为它多少触及了影片所蕴含的文化含义。但笔者认为这个片名还是很难让观众直接将“American Beauty”这个意象中所包含的文化含义与美国红蔷薇对等起来,这样不利于这一文化含义的传播。翻译应尽量忠实地“再现原文的形象化语言”,尽量“输入新的表现法”。因此笔者认为,直接异化为“美国红蔷薇”较为妥当。该译名让观众浸润在崭新的源语文化中,让观众建立源语文化的文化预设,让观众了解到源语文化的本来面目,为文化交流奠定基础,给异域文化的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异化处理体现了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指导思想。“Seven”是一部出色的惊险悬念影片。影片里七罪,七罚,七次下雨,故事发生于七天之内,甚至结局也由罪犯定在第七天的下午七点,“Seven”无处不在,就连海报上的片名也是“Se7en”。该片恰好利用观众对玄学的神秘感和不理解,剑出偏锋地讲了一个连环谋杀故事。实际上,7在宗教上是个神秘的数字,这一点在旧约里有最充分的表现。上帝在第七天造亚当,取其第7根肋骨造夏娃等等。如果对圣经不熟悉,很可能把片名直接译为“七”。影片中的罪犯在现场分别留下的“贪婪,饕餮”等字样,正是圣经中所讲的“七宗罪”。这七项原则一直贯穿了整部影片。鉴于上述有关文化,该片片名适宜于异化为“七宗罪”。事实证明,文化因素的异化处理能促进文化的交流。比如,汉语中的“龙”与西方文化中的“dragon”是两个具有不同文化伴随意义的词。“dragon”在西方文化里是个贬义词,预示着罪恶。而在中国,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是神异动物。华语片“卧虎藏龙”被译为“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从促进文化交流角度看,这种异化处理有利于传播中华“龙”文化。其实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龙的文化正逐渐被国际友人所熟悉、接受。早在影片“Dragon:the story of Bruce Lee”中就使用了这个词。以西方人对中国功夫、对李小龙的崇拜之情来看,dragon都已成为了一个褒义词。
  
  五、结语
  
  总之,电影文化意象的翻译应该从发展的角度去考虑,结合观众的实际需要,把握好归化和异化的度,既不能过于异化,让译语观众不知所云,又不能过于归化,造成原名语言合文化特色的丧失。电影翻译既受原名文本约束又富于创造性,翻译时应充分认识语言文化差异,正确把握观众的接受能力,确定归化和异化的策略。异化翻译就是充分相信观众的审美、接受能力,让观众直面异域文化;而归化翻译的要旨在于跳出语言层面的束缚,传达出影片的内容含义与文化精神。译者应尽量地保持与原导演编剧同样的创作心态,并能够结合本民族的文化背景对原片名的内容含义与文化精神进行再创作,从而翻译出既与原编剧达到心灵上的契合,又为译语观众所接受的好译文,生动再现丰富文化意象内涵。
  
  参考文献:
  [1]Delabastita, Dirck. ‘Translation and the Mass Media’ in 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M].Susan Bassnett and Andre Lefever, Edited, Pinter Publishers Limited,1990.
  [2]钱绍昌.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越来越重要的领域 [J] 中国翻译,2000,(1).
  [3]谢天振.译介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4]耿龙明.翻译论丛[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5]吴楚材等. 古文观止[M]. 北京:中华书局,1982.
  [6]韩子满.文化的失衡与文学翻译[J].中国翻译,2000 ,(2).
  [7]王东风. 翻译文学的文化地位与译者的文化态度[J].中国翻译,2000,(4).
  [8]陈宏薇. 新实用汉译英教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9]赵春梅. 论译制片翻译中的四对主要矛盾[J].中国翻译,2002 ,(4).

推荐访问:异化 意象 中文化 化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