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素养视域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关于中小学英语学科教学的衔接】

  摘 要: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存在着相互脱节的现象,这一现象阻碍了英语教育教学的发展。如何找准两者的衔接点,实施相关的应变之策,使小学英语教学更加有效,确保小学英语教育向中学英语教育的平稳过渡,是本文探究的内容。
  关键词:衔接教学 问题 对策
  
  21世纪初教育部提出了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外语教育教学管理思想,这种思想已具体地反映在新英语课程标准之中,教材的衔接配套就是表现之一。小学与初中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两个阶段,它们彼此独立又相互连接。但从现实际情况看,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存在着各自为阵、相互脱节的现象,这一现象阻碍了英语教育教学的发展。因小学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良莠不齐,导致七年级新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两极分化现象提早出现。这就难免出现了小学、初中英语教师互相埋怨的现象:中学英语教师埋怨小学英语教师没有为学生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小学英语教师又会责怪中学英语教师没有顾及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味强调英语知识的传授而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如何找准两者的衔接点,以平稳地完成从小学教育向中学教育的过渡,是值得我们认真思索研究的问题。
  我校由于是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众多的教师有众多的子女分布在各学部学习,或即将进入各部学习。于是,许多沟通的民间渠道自然而然的产生。学校在此基础上,将衔接教学的研究作为省课题《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的子课题,组织开展了“联席教研活动”。
  联席教研活动指的是各学部的同学科的教师联合起来,举行教研活动,如小学、初中的英语教师一起教研,或初中、高中的英语教师一起教研,具体进行了下列活动:
  (1)座谈会,畅谈各自在教学中碰到的问题和困惑;
  (2)相互听课、评课研讨;
  (3)流动上课,初中教师到小学上小学课,小学教师到初中上初中课;
  (4)交流研讨,写听课或上课心得,再在实践中加以应用、改进。
  笔者参与了小学、初中英语教师一起教研的活动,对如何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工作有以下感悟:
  
  一、衔接问题的产生原因
  
  1. 社会、学校、家长对小学英语学习的认识偏差
  小学英语教学实施近几年来,比较强调学生的口语,而忽视了学生语法知识的发现;比较强调课堂活动的形式,而忽视了活动的效果;比较强调课堂的习得,而忽视课后的巩固。多年来小学英语并没有真正引起人们的重视、关注,市区学校相对情况较好,乡村学校因各方面的条件限制,就存在较多的局限。家长对子女的关心仅限于今天所学的单词要会读,社会对于小学英语的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诸多因素导致了中小学英语接轨时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的学前恐惧,而且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给新目标英语教材的使用带来一定的困难。
  2. 教学方法的差异
  在小学,英语教师基本上是采用直观法组织教学活动,小学生通过感知语言材料就可以完成学习任务。而到了初中之后,语言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学生除了感知材料外,还必须理解语言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理性思维的方法。一旦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吻合,教与学就会相脱离。教学方法的差异使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适应不了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转化。
  3. 环境变化的差异
  小学生进入中学后,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环境。他们对校园环境、师生环境等都感到陌生。例如,大部分初一学生对新教师的教学不适应,包括新教师的教学方法、板书、讲课时的声音、言谈举止等。小学英语教材基本上是图文并茂,讲究直观性;而中学英语课文比较复杂,学生对此感到既好奇,又陌生不理解,以致于影响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学习效果。环境变化的差异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产生障碍。
  4. 英语教学方式的差异
  小学英语内容简单、易学,学生在课堂上几乎是边学边玩。小学生好奇心强,好动、好玩,在教学中教师经常利用游戏、唱歌、模仿等形式学习英语正好适应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而当他们步入中学后,英语课程标准中“学唱英文歌曲”等趣味性英语教学方式较少,教学方式上从“培养小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爱好”向培养中学生“初步学习英语的信心”转化。学生再也不会认为英语学习光是好玩,而是负有一种责任。
  5. 学生英语水平的个体差异
  刚进入初一的学生,英语水平不像小学生刚学英语时那样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此外,环境、家庭和个人等因素也造成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初一英语教师对具体某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如何往往不够全面了解,学生英语水平的个体差异使教师难以把握教学难易度,导致出现学生英语水平的个体差异。
  
  二、解决衔接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1. 遵循英语衔接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的程度有目的、有步骤地增加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供新的信息,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确保他们在进行下一步活动之前掌握所学的知识。例如,当某一课基本上要结束时,教师小结学习要点,从整体上强调所学知识的概念,布置家庭作业作为课内向课外过渡的内容,为下一节课的自然衔接提供必要的条件。
  教师按教学内容的顺序逐步增加难度或复杂性。有序地进行课堂提问是贯彻循序渐进衔接原则的重要环节。一是引导式提问。开始提问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了解和复习已经学过的基本内容。二是理解式提问。通过提问,教师让学生理解知识,并将其知识应用到解决问题之中。三是讨论式提问。教师提出问题之后,让学生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在进行一阶段的提问之前,应把本阶段的问题同已经学过的内容结合起来。有计划、有步骤、有顺序地进行提问,可以帮助学生系统思考,从而获得对相关联内容的整体理解。我们可以从小学有计划地尝试。
  2. 注意中小学英语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衔接
  小学的英语教学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方面的能力。教师一般通过听和直观感受积累,让学生学习一些常见的词汇、简单的句子和少量的语法知识。到了初中,学生从语言的积累阶段进入了语言的扩展和使用阶段,内容逐渐复杂,难度也随之增大,教学要求从听说为主,逐步向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阶段过渡和转移。同时大家要了解初中和小学课程各有特点。
  初中的英语教材、小学的英语教材强调大容量的输入,强调逐步渗透,课堂的密度非常大,注重反复呈现,提倡循序渐进听说读写并重、听说为主,强调口语的交际化教材设计,以感性理解为主,多以图画等的直观内容为主。只有把好教学内容过渡衔接这一关,才能避免学习内容重复而导致学生学习效率降低、水平难以提高的现象。因此学生要适应新的环境、新的教学要求,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任务与教学内容上解决好衔接问题。
  同时笔者根据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建议小学英语教学阶段实现以下教学目标:
  (1)针对初中阶段较少有时间安排进行书写练习,建议在小学三年级开始要求学生书写,着力培养书写能力,要求规范、认真、字体美观等。
  (2)初步涉及音标的教学和拼读能力的培养,并积累一定的词汇量,比如说小学阶段要求掌握180个左右的词汇量,不要求多,但要求有实效,这对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较有帮助。并要求会写,真正为初中英语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否则面对新目标学生学习会有困难。
  (3)培养学生用英语的习惯和英语思维的能力。
  (4)呵护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常给他们以成功的喜悦感。
  3. 注意中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教师通过熟悉教材等相关资料,或参加到小学听课等活动,能了解到小学英语的教法融合了直接法、听说法、交际法等,并以口语教学为主,通过听说读写、玩演视听等常用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而初中英语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全面能力。初一新生会有一种学习的新鲜感,一开始学习热情高,但过一段时间后,学习兴趣可能滑坡,会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初中教师应尽量学会保留小学英语课的活跃气氛,发扬小学英语教学活泼的优势,运用生动的简短易懂的教学语言,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使之学有所得;运用形象直观的辅助教具,使语境语句生动自然;同时注意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一步步引导学生逐渐适应初一年级的英语学习。教师尤其要深入研究《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和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并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渗透使用,在不知不觉中使新方法产生新效果。
  4. 注意中小学英语学习习惯、方法和基本学习技能的衔接
  小学生步入中学之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初中英语教师往往忽视了小学生习惯行为的衔接。学生初进中学时存在的习惯行为问题主要是:书写不规范,作业粗心马虎,拼写错误多,语法概念模糊,用汉语方式代替英语等。有些家长反映,孩子完成了布置的作业就没事干了,建议教师加大作业量。这说明好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学习习惯的衔接,要求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即做到:听课聚精会神,认真记笔记、整理笔记、完成作业、找出问题。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勤读多用等。小学生普遍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度依赖老师。培养学习技能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提出的问题,设法诱导学生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5. 注意中小学心理情感的衔接
  小学生进入中学,标志着他们已从儿童期过渡到少年期,在心理上会发生以下变化:有自豪感,觉得自己长大了,常常仿照大人的方式去行事,并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好奇心强,但处理问题片面轻率;对学习困难估计不足但稚气十足。小学生虽然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但尚不成熟,而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处于发展变化阶段;小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容易满足,而中学生则不容易满足。况且,进入中学后,学生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环境,对新教师的教学不适应(包括新教师的教学方法、板书、讲课时的声音、言谈举止等),可能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教师要通过高质量的英语教学,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要在衔接期更多地关心学生,善于与学生交朋友,用真诚的态度和严谨的行为去影响学生、感化学生,帮助他们克服英语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增进师生情感交流,使学生保持心理平衡,从而产生对教师的敬佩和信赖。英语教师应善于将机械性语言项目置于有意义的情景中去交流,培养学生从具体的感性语言材料出发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使学生能从机械性思维向有意义性思维和交流性思维转化,使学生增强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最终达到心理与情感上的相融和共鸣。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是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热点,可以深信,正确处理这个问题终将推动和促进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和综合能力;同时,也可以促使中小学英语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接受新事物,开拓出一条既符合教学实际,又适合时代需要的教学新路子,努力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曹叶娟.中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的衔接之探讨.http://bbs.省略.
  [2]李文桌.中小学英语教学方法衔接问题与对策的讨论.http://www.省略.
  [3]汤衔.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研究.http://wyzx.省略.

推荐访问:衔接 学科教学 中小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