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心清如水”的学生是我们永恒的追求】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这阵子,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现在的孩子怎么啦?学生怎么越来越不听话了?即使是出类拔萃的一些孩子,他也会时不时地明里暗里和你对着干。为什么?社会对孩子影响太大了,甚至超过了教育的力量。他们不再是我们所形容的天真纯朴、单纯可爱了,他们会过度地思考、片面地深刻,还把这作为一种快乐和满足。
  记得我们读书的那个年代,一首《血染的风采》、一部《渴望》会让大家感动好一阵子。现在的孩子们,喜欢读书的,觉得韩寒是他们的英雄,他们想说而不敢说的他全说了,他的人气指数在现代中学生的眼里绝对超过了雷锋、赖宁。电视看得多的,把小燕子视为偶像,那时不时撒撒小谎,使使小坏,一逼她读书就离家出走的女孙悟空可谓风靡全国。在网络化的时代,多种媒体公开化、透明化,学生们听到了也看到了不少反面的甚至过于丑陋的现象,他们渐渐怀疑起了教师所说的“世界的美好”、“生活的灿烂”。他们甚至会把这种怀疑无限扩大,直到失望、否定。课堂上,教师偶尔提到一些反面的话题,他们无不群情激愤,慷慨陈词。而一些正面的宣传,一些真善美的东西,他们反而会怀疑它的真实性,以为那又是教师的说教。于是我想起了许多事:
  曾记得有一次去市区一所名校聆听观摩课,一位从上海聘请来的教师上了一堂公开课《谈骨气》。课堂上,学生就文天祥的九死无悔、宁死不屈提出了异议:干吗不来个假投降,白白死了真不值。这个观点居然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同。还有学生甚至把“好死不如赖活着”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相提并论。道德观的扭曲,荣辱观的缺失,所有听课教师都无奈地摇头,现在的孩子啊,怎么了?
  我上《陋室铭》前,作了这样的假设:假如给你有两套房子,一套别墅,一间小平房,你会带你的朋友上哪?答案几乎是一致的:别墅好有面子,带朋友去平房丢尽了脸。极个别学生选择后者的理由也只是从玩起来可以无所顾忌的角度出发的。甚至有不少学生认为所谓的安贫乐道、不慕荣利,那是一种无奈的自慰。更有部分学生觉得那和阿Q的精神胜利法没什么太大区别。
  一份语文试卷上也对《背影》提出了质疑。几十年来一直倡导的伟大亲情,被一些人标新立异地构思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人认为从审美角度看父亲的背影不够潇洒;从法律的角度看,他的这种做法违反了交通法规。你觉得如何?答案自然是言之有理即可。有不少学生投了赞成票,还说得有理有据。作为一个教育者,我对出题者的意图就无法理解了,难道所谓的创新教育竟是如此吗?
  作文课上出了个题目《感动》,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构思了一篇略显暴力倾向的文章,并写了一段后记感慨现在社会上让人感动的东西太少了。虽然学生依然固守着两点一线的生活,然社会上日渐升温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渐渐浸渍了学生原本纯净的心灵,让他们心清如水、天真淳朴似乎变得很难。也许说教真的几近无用。我觉得:只有让学生学会感动,学会感激、感恩的生活,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该教什么呢?是教出一些能熟读文章百篇却从不会感恩的学生吗?《关心下一代》周报曾登载了这样一则消息:母亲流着眼泪叙说着她的无奈与困惑:为了出席儿子的家长会,她不得不听从儿子的意愿,向别人借一套像样的衣服。在平时,我也一直会看到这样一幕:当衣着简朴的母亲,唤着孩子的乳名给孩子送完雨衣后在窗外反复叮咛时,学生的脸上显露的不是幸福,竟是怏怏的不快,还有的甚至轻声嘀咕“烦”。看到这些,作为一个教育者,也作为一个母亲,我的心几乎在流泪。“亲情”、“母爱”在一些学生的眼中仿佛是一种累赘,是多余的包袱,家庭的贫穷在他们看来甚至是一种羞耻。于是,我和学生一起浏览阅读网上的很多感悟亲情、讴歌母爱的文章,让孩子们学会感动,让他们自己感悟:平淡的生活其实也是至真、至善、至美的。语文教学应该有其独特的优势。在学生们学习了“感悟亲情”单元后,我构思了《解读母爱》这一综合活动课,将心比心,以情动情,让孩子们串联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他们懂得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句叮咛,就是伟大的母爱。母爱充盈于天地之间、万物之中,无处不在。
  在班会课上,我给这些学生读了这样一则消息:《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一名公交车司机在行车途中突然心脏病发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他做了三件事:把车缓缓地停在马路边,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了车;将发动机熄灭,确保了车和乘客及路人的安全。他做完了这三件事,安详地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我让学生体味崇高,品读人生。让学生懂得:崇高不是高不可攀的,感动也不一定是撼天动地的,它们其实就这么简简单单,平平淡淡地渗透在点滴生活之中。学会感激,在现代这种物化的社会中是多么重要。
  班主任,首先是一位教师,你的每一堂课都对学生心灵的成长、道德的修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兼班主任,语文课的设计应力求做到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心灵,突出一个“情”字。没有“情”,语文课堂是一潭死水,一片枯叶,了无生趣。只有教师与学生形成了一种情感的互动,心灵的交融,语文教学中有了真、善、美的潜移默化,那么面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这些社会负面对学生的无形侵袭,教育就不再是强弩之末了。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情感场”中去感悟真情,接受熏陶和感染,让语文课堂流动着绵绵真情,让学生心清如水是我们教育者永恒的追求!

推荐访问:如水 塑造 追求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