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专题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之一。长期以来,《基础》课教学普遍存在理论讲授过多、教学针对性不强、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实践教学吸引力不足、教育效果欠佳等现象。本文以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以专题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教学方法改革为关键,以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积极探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教学改革,并取得明显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基础》课;专题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C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16.04.31
  文章编号:1009-6922(2016)04-105-04
  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任务,是我国所有本专科院校的必修课程,是国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两门必修课中的首开课程,是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的重要途径,对于引导高职学生尽快适应高职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以专题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为关键,以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积极探索符合本校办学层次和特点的关怀型实践教学模式,在探索中创新,在反思中完善,形成特色教学模式,《基础》课教学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果,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加强《基础》课教学改革工作的保障机制建设
  (一)学院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领导小组
  学院党政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并专门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由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担任顾问,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担任组长,教学副院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党(院)办、组织部、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教务处、人事处、科研处、计财处、后勤处、图书馆、基础公共课程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等职能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坚持每学期召开两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讨会,专题研讨思政课程建设问题;院长办公会每月集中研讨一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完善全院大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
  (二)建立和完善《基础》课教学改革工作的保障机制
  学院以制度形式明确《基础》课教学改革和建设工作的职责分工。其中,教务处是全院协调机构,思政部是具体实施部门;党委宣传部、组织部、学生工作部、教务处、督导处、科研处各系部与思政部形成合力,在积极配合的同时,又强化意识形态引领、业务指导、教学督导和科研保障;人事处、计财处、后勤处,图书馆给予人财物等方面的优先保障。
  (三)形成全院关心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建设的工作氛围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列入学院党政每年度的工作重点,大思政教育意识深入人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建设工作成为每学期教职工开学典礼上院长必谈的话题,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改成为学院全力推动和重点考核的教学改革工作;学院强化《基础》课教学团队、教师培训、师生交流、网络考试、网络共享课程等四大平台建设;领导干部带头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研、科研活动,及时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建设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已成为学院的新常态;院系领导和教学督导深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全院师生开展网上评教,学生会、马列社团不定期组织教学座谈会,多渠道了解和收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反馈信息和合理化建议,全院性关心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建设工作蔚然成风。
  二、以专题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推动《基础》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专题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培养目标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梳理和整合,形成既有重點又有难点、前后理论知识相互联系同时又具独立性的碎片化教学方式。目前,专题教学已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是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动力,是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方法。《基础》课以专题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设计突出主旋律、教学内容更接地气、教学方法更受欢迎、教学效果明显改善、教改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的教改初衷。
  (一)《基础》课专题教学改革首先要找准“问题”
  思政教师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应解决两个根本性问题:一是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二是学生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和法治意识与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目标和法治要求的差距问题。这两个层面的问题是建构《基础》课专题教学内容体系的切入点。
  (二)《基础》课专题教学改革的原则
  《基础》课专题设计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人为本、要精要管用、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四大原则,根据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和青年大学生的特点与合理化需求对教材理论知识进行整合与重构,并吸收和反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产生的最新科学理论成果。《基础》课专题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让专题内容更加贴近时代、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依法治国的信心。
  (三)《基础》课专题教学的改革探索
  《基础》课专题教学在保证理论教学需要的同时,打破教材章节,围绕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四大教育主题,设置大学与人生、理想信念与人生价值、爱情与人生、理性爱国、传承与创新、核心价值观、传统道德与诚信感恩、道德规范与职业操守、法治意识与宪法精神、知法守法与权益保护、品行修养与践行要求等11个专题,强调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环节同步设计,有机结合。《基础》课专题教学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爱国主义为重点,基本道德规范和法治意识为基础,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解决理论教育针对性、课堂教学实效性以及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行统一问题。

推荐访问:教学改革 法律基础 探索 实践 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