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思想发展的条件及特点


  [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从时间上说涵盖解放战争后期至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阶段。其间党和国家面临着纷繁复杂的任务,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因而此间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前的特点,包括发展过程的集体性、社会性和内容上的多面性、广泛性。梳理此间毛泽东思想发展的背景和特点,对于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着重大的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思想发展 条件 内容特点
  经过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以较弱的军事实力打败了军事实力强大的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但是我们的事情还很多,比如走路,过去的工作只不过是像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残余的敌人尚待我们扫灭。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这就是困难。”[1]p1480党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清醒地看到革命胜利后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以及缺乏建设经验所需要面对的困难。中国共产党承担起了建设新中国的任务,秉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精神,继续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思想发展的条件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复杂环境和艰巨任务。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党由革命时期局部执政的党变为一个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使命完成其一,即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接下来,党要带领全国人民完成第二个更加艰巨的任务,即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摆在党和人民面前的具体任务首先是建立新政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在此基础上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作为长期在农村环境中从事革命事业的中国共产党,各方面经验和能力都比较缺乏。如何快速地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掌握管理城市和发展经济的本领,是客观形势对我们党的考验。与艰巨任务相随的是不容乐观的国内外环境。经济上,近代以来长期贫弱的中国,生产力非常低下,经济发展不平衡,土地改革的任务还没有完成,长期的战争环境加上反动派的剥削压榨,通货膨胀程度亘古未有。政治上,国民党反动派时刻准备反攻大陆,潜伏在大陆的反革命分子对新政权进行破坏活动,少数民族地区的解放和改革任务繁重,这一切都必须谨慎处理。国际上,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遭受着帝国主义国家的敌视和包围。
  2.只有发展毛泽东思想才能适应新任务和新形势的要求。毛泽东思想产生于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后期,党内领导层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后才真正开始思考怎样建设新中国的问题。已有的毛泽东思想在内容上主要是指导中国如何进行革命的理论和战略策略,虽然也包括一部分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内容,但这些方面也是为革命事业服务的,真正系统的为全局考虑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少之又少。面对着革命事业在全国的胜利,国家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国际关系政策等各方面都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只有发展毛泽东思想才能适应变化了的全新的任务和形势。
  3.苏联的历史经验和帮助为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新中国成立时,苏联已经有了32年的历史,32年的发展,苏联由“资本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强国,其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具有非常强的说服力和权威。新生的中国,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理所当然要借鉴苏联的历史经验。新中国对苏联的学习是多方面的,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经济上采用计划经济体制,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过渡到社会主义制度;政治方面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就是苏联实行的无产阶级专政;文化教育方面也大量借鉴了苏联的做法。在过渡时期总路线酝酿阶段,毛泽东非常重视苏联方面的意见。1952年10月,刘少奇赴苏参加苏共十九大,他给斯大林写信说明我国的社会现状和逐步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设想。斯大林对此表示赞同,认为掌握政权以后,向社会主义转变应该采取逐步的办法。斯大林的表态使毛泽东坚定了提前过渡的想法。编制“一五”计划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选择更是效仿了苏联的经验。虽然很多方面照搬苏联模式对我国产生了消极影响,但是向苏联学习保证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平稳过渡。
  4.宣传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毛泽东思想的推广。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在高等院校和中小学都设置了思想政治课,进一步加强了对公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理论教育,极大地促进了毛泽东思想的传播。为了加强党对思想宣传工作的统一领导,掌握新闻出版、报纸广播等舆论工具是一个重要步骤。1949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将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正式改版为党中央机关报,并在全国范围公开发行。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党在延安时期创办的新华通讯社逐步统一和调整了全国各地的机构,成为统一集中的国家通讯社,实行由新华社统一发布重要新闻的制度。1949年12月,始建于延安的北京新华广播电台正式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大力发展人民广播事业[2]p146。各地方也建立起报纸、刊物、电台等舆论阵地。通过这些宣传渠道向各界人民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各项主张,有力地推广了毛泽东思想。1951年10月12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正式出版发行,第一批总发行量超出60万册,在干部和共产党员中,在青年、知识分子和各界人民群众中,形成了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热潮。随着1952年4月、1953年4月《毛泽东选集》第二、第三卷的出版,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在全国得到广泛的传播,对于中国人民的思想变化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p148。此外,1953年12月,中宣部发出《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由此掀起了全国范围内学习总路线的热潮,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思想教育运动。宣传工作使得全国人民对总路线的理解更加深刻,由此统一思想,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内容
  1.人民民主专政理论。针对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个问题,毛泽东总结革命时期政权建设经验,形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抗日战争时期的“三三制”政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等的统一战线的政权,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践形式。此后,经过实践和理论上的阐述,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日渐成熟。1949年6月《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标志着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完整形成。同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1954年通过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写入宪法。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保证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同时在范围上比无产阶级专政更广,有利于团结更多的力量建设新国家。

推荐访问:毛泽东思想 新中国成立 初期 条件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