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书写与文化认同的焦虑


  摘要:中国人赴西方移民可追溯到四个世纪以前。除了华人劳工外,20世纪初的留学生是最早感知西方文明的现代知识分子,他们留学的根本动因是从异国盗取火种照亮中国本土的黑暗现实,而留学西方是他们的梦想。北美华文文学的跨文化写作,不仅有知识分子遭遇西方的震惊和倾慕体验,更有着一种对本土文化、对民族的反思和启蒙情怀。北美华人移民的边缘身份形成的文化间隔,使海外华人能够用一种更为冷静和理性的姿态思考异质文化和母国文化,由此展现了对故国忧患的反思与还原,并对故国历史记忆中人性的丰富和多重生发的可能性进行了深度的探索。新世纪北美华文文学的创作呈现出文化新变,那就是在突破历史与现实、中西文化传统、原乡与异乡边界上做了有益的探索,这种“跨越边界”的努力,弥合了不同文化的差异,实现了对世界主义的自觉追求。
  关键词:西方梦;边缘人:文化认同:故国记忆
  中图分类号:1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3)04-0099-04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的坚船利炮攻破了中国的国门,中国人在惊恐、怨恨、创伤和艳羡的复杂情绪中遭遇西方。中国人的“天朝上国”的中国中心幻觉开始破灭,由此开始了绵延一百多年的西化(现代化)进程。这种进程不仅仅停留在器物的更新、百姓日常生活的转变上,而且在文化上也有明显的表征。
  一、“西方梦”与本土文化认同
  中国人赴西方移民可追溯到四个世纪以前。除了华人劳工外,20世纪初的留学生是最早感知西方文明的现代知识分子,他们留学的根本动因是从异国盗取火种照亮中国本土的黑暗现实。而留学西方是他们的梦想。其中,发达程度首屈一指,移民政策相对宽松,多元文化成熟发展的美国,成为众多留学生的首选目的地。到美国去,几乎成为摆脱贫困落后、追求自由富裕的移民的梦想。
  文学中较早涉及西方的文本有魏源的《海国图志》、王韬的《漫游随笔》,尤其是容闳的《西学东渐记》开启了近代留学生文学的先河,这些著述都记述了作者乃至同代人对西方的认知、想象。鲁迅的《藤野先生》、郁达夫的《沉沦》、闻一多的《留美通信》、瞿秋白的《赤色十月》等都记录了五四一代知识分子学习西方以求民族自强的文化持守立场。20世纪初知识分子的“西方梦”往往在振兴祖国的民族叙事中展开,即便是个人情爱的失落、异国生存的艰难,也归因于国家的贫弱。如郁达夫《沉沦》的主人公。难怪詹姆逊说:“第三世界的文本,甚至那些看起来好像是关于个人和力比多趋力的文本,总是以民族寓言的形式来投射一种政治:关于个人命运的故事包含着第三世界的大众文化和社会受到冲击的寓言。”因此20世纪初知识分子的“西方梦”不仅有遭遇西方的震惊和倾慕体验,更有着一种对本土文化、对民族的反思和启蒙情怀。因此,第一代留学西方的知识分子,大都承担着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他们对西方文化的取用始终以祖国为中心,并将自己的创作定位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文本是林语堂的小说《唐人街》。
  当代中国,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出于摆脱自身贫困与落后的需要,西方文化被提升为中国想去靠拢的“中心”和“想象主体”。同时西方后殖民主义也在寻求对第三世界的文化控制,他们主要通过文化输出来影响第三世界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面对来势汹汹的西方文化,中国文化的主体性正日益消解。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文化的现代身份书写同样也遭遇到了“阐释的焦虑”。难能可贵的是,以吉铮、白先勇、於梨华为代表的台湾留学生和移民作家群,去国的经历给了他们重新向传统靠拢的契机。白先勇说:“出国之后,最重要的变化是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发现。”他“像许多留学生,一出国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产生了所谓认同危机。对本身的价值观与信仰都得重新估计。虽然在课堂里念的是西洋文学,可是从图书馆借的,却是一大叠一大叠有关中国历史、政治、哲学、艺术的书,还有许多五四时代的小说”。由于台湾留学生作家中相当一部分拥有大陆和台湾人生经验,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因袭根深蒂固,在异国的经历反而强化了他们的文化认同,即使拥有了所在国的国籍,其文化归属依然是中国。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陆留学生和移民作家将带有明显的精英文化色彩的“西方梦”逐渐置换成了“美国梦”。“美国梦”的本土意义肇始于惠特曼。惠特曼说:“美国和民主是两个可以互换的词语,他们把美国看作典型的民主国家,而政府和社会机构的存在仅仅是为了让自由的个体成为可能。”杰里米·里夫金认为“美国梦”是极端个人主义的表现,它纵容个人欲望,强调过度消费。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使美国成为其他国家的榜样,而“美国梦”也成为一种“信仰体系”,影响深远。
  中国在八九十年代引发“美国梦”的过程有着一个更为复杂的社会文化语境。大陆经过文革十年对传统文化的冲击破坏,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心态和大众文化热潮的相互作用引发了90年代初期“留学生文学”在国内的轰动效应。而它的畅销直接引发“美国梦”的生成。在这些具有纪实性和新闻性的文本中,“美国梦”表现为多重欲望的集合体,这里既有个体淘金的欲望,又有对成功的渴求。代表性的作品是曹桂林的《北京人在纽约》、周励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等。
  吴亮认为:“我们永远不要指望这本书(《曼哈顿的中国女人》)能够成为一种精神性的、有形式意味的写作,但作为一种时代现象的实录和异乡人群落的生活写照,它仍然具备镜像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文化心态的折射,是第三世界失去文化持守的知识分子对富裕自由的第一世界心甘情愿投降的结果。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某个阶段传统文化变成了攀附他者丧失本真的“后殖民”文化。在这里,一百多年来中国精英知识分子的“西方梦”被彻底地置换成了赤裸裸拜金主义的“美国梦”了。这是第三世界人们文化陷落的精神悲剧。这在21世纪初的留学生和移民作家的文本中得到有效的抵制。
  二、“边缘人”处境与故国记忆还原
  20世纪上半叶,旧金山湾内的天使岛上的“木屋诗”,构成了北美华文文学的早期形态。由于早期华人移民中文化人甚少,而美加两国当局的迫害和谋生的艰难,使这些移民对文学的投入不多,因此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北美华文文学基本上是处于哑声的状态。北美华文文学的兴起是在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这一时期,大量来自台湾的学生赴美国留学,他们中的许多人利用华文创作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到了20世纪80年代,大陆留学生、移民的持续加入使北美华文文学的作家队伍不断壮大,于是,北美华文文学成为海外华文文学中最活跃的创作团体。

推荐访问:焦虑 书写 认同 边缘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