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浅析


  【摘要】:伴随着苏东剧变的发生,冷战最终拉下了帷幕,世界政治格局从原来的两极格局形式进入新旧交替的时期,朝着一超多强的态势发展,呈现出一种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本文在分析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对世界政治格局的走向作出分析。
  【关键词】: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发展
  一、重构后世界政治格局的走向及其深层动因
  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从根本上来说是世界各国和各种力量的对比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分配不同的政治与经济利益,是国际关系的一种总的框架,它在一定历史时期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客观性。“相对稳定性是指世界格局以国际上各种基本力量经过不断的比那话消长和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均势平衡为基础,只要世界基本力量的对比配置没有发生重大比那话,世界格局就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客观性是指世界格局总是由大国力量的对比所决定的。”[1]从本质上看,国际关系中的各国在各种基本矛盾的经济不平衡的综合作用之下,量变总是在层级积累的,不断地改变着世界上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在政治力量对比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酝酿着质变即政治格局的变化。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历史总是层级积累而且有其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因而冷战后两极格局的变化已经蕴含在其发展的过程之中。从二战结束后,旧的世界格局被打破而建立起以美苏两国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相互对峙的格局,在世界上形成了三大势力,其组合的情况如下,其一为美国,其二为苏联,其三为第三世界的力量。在军事上,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军事力量远超其他各国的总和,在国际政治中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但由于意识形态的冲突以及现实利益的矛盾,美苏两国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盾,建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对峙的两大阵营,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进行全方位的对抗,美苏矛盾在此时成为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矛盾,也给世界带来了相对的和平,因而在这种力量均势格局被打破之前,两极化的政治格局本身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由于世界政治力量在动态中不断消长,因而这种稳定性在国际政治活动中不断被消磨,直到其完全走向崩溃。而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的逐渐转变,其主要由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由于世界经济与科技革命的发展是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最本质原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科学技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着,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高新技术在金融、商业、国际贸易、邮电通信、交通等第三产业、农业乃至人类社会各个方面的广泛应用,是推动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由于技术发展水平在各个国家中的差异十分明显所带来的各国社会生产力的差别,引起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局面,这次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方向正是在经济基础发生极大变革的基础上进行的,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二,冷战结束后苏联的失败是新政治格局发展的直接动因,新的政治格局只能在旧的政治固有格局被打破之后才能建立的,在冷战中美苏及其阵营的相互对抗的结果便是苏联解体,但在对抗过程中美国的相对实力也被削弱,因而在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大幅度变化时,世界各国都在谋求于新的国际政治格局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以及取得更多的资源,因而在国际社会中多种政治力量的相互作用之下,世界政治格局的重构必然显现出一种多极化的趋势,但在这种趋势中由于政治力量大小的对比不同,多极化中也具有主导倾向。其三,“两个不平衡和一个新生力量的发展是世界政治格局转变的巨大动力。”[3]西方国家大多先进行工业革命,属于发达国家,而东方国家大多是后发国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西方国家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而东方国家大多在苏联的影响之下发展本国的政治经济。但由于苏联在战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李,推行者僵化的斯大林模式,并将该模式推广到追随其发展步伐的国家之中,未能适应战后新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导致经济逐步落后,因而导致了东方大多数国家在两极格局瓦解之后所处的不利地位。其次,在美苏争霸的过程中,美国实力也相对来说被削弱了,德日在美苏争霸的空隙之中崛起,欧洲为了自身的安全与利益走向了联系,西方阵营内部的力量对比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这种现实导致了西方国家间的力量对比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虽然在军事与政治实力上美国仍处于绝对的优势,但从经济层面上来说却出现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在经济发展状况差别不大的前提下,欧盟各国及日本也在寻求一种对自身更加有利的国际政治新格局,因而导致了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倾向更进一步加强。
  二、政治格局未來发展构想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经济对政治的影响作用逐步加大,政治格局与经济格局之间的界限更加模糊,在经济格局多元化的现实下,政治格局也不断趋于多极化。
  在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力量进行对比分析后,本文认为新的世界格局将由美、日、中、俄等过主导。虽然从长远上看美国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但其衰落只是相对实力的降低而非绝对实力的下降,因而美国在相当长的一个时间段内仍会保持相当大的话语权。而俄罗斯由于其地域辽阔以及军事实力较强,因而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间段上看,俄罗斯将逐步走出经济低迷而缓慢回复元气,并在国际关系中占据一个更重要的地位。而日本由于其技术发达以及传统精神的影响,在世界经济中仍能占据一席之地。而中国地域辽阔以及人口众多,加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能调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奋斗,迎头赶上发达国家的步伐,在未来的世界政治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程毅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与中国[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李景治 新科技革命与巨变中的世界格局[M]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3
  作者简介:吴赟霞,浙江嘉兴人,学历:本科 单位:延安大学政法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由延安大学亚太研究中心资助。

推荐访问:浅析 发展趋势 格局 政治 多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