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政坛“第三势力”的发展空间分析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fwep/fwep200903/fwep20090315-1-l.jpg
  [内容提要]一直以来,对台湾政党政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蓝绿两大阵营的政党,而较少关注 两大阵营之外的“第三股力量”。近年来,岛内一直有人试图筹组超越蓝绿的“第三势力” 。“第三势力”在台湾政坛究竟还有多大的活动空间?本文试图运用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框 架,对台湾政党政治的现状及在可预见的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初步的剖析,以期对“第三势 力”在这一过程中可能获得的选民支持的空间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第三势力” 两党制 公共选择 台湾政治
  中图分类号:D67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9)3-0093-06
  
  自从2000年民进党执政以来,“蓝绿对立”成为岛内政治的主要格局。与此同时,筹组“第 三势力”的呼声和传言几乎从未中断过。有学者将“第三势力”界定为介于蓝绿阵 营之间的中道力量,他们主要争取蓝绿阵营以外的中间选民,其政策诉求跳脱蓝绿对立的政 治议题,以关心民生为主,寻求“共同利益”。[1]依此定义,“第三势力”主要 包括第三社 会党、红党(红衫军)、绿党、公民党等,以及未来存在结社可能的潜在政治势力。“第三 势力”在台湾政坛究竟还有多大的活动空间?本文试图运用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框架,对台 湾政党政治的现状及在可预见的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初步的剖析,以期对“第三势力”在这 一过程中可能获得的选民支持的空间提供一种进一步探讨的出发点。
  
  选举规则与政党数目
  
  公共选择理论,也称新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将经济学应用于政治科学” 的理论,[ 2]它用 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和严格的个人主义的方法论来分析诸如国家、政党、利益集团和 投票等传统上为政治学所关注的议题,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公 共选择理论认为政治市场有着与经济市场类似的供需结构,同样是一种个人相互交易的市场 。所不同的是,人们在经济市场是用货币来进行交换,而在政治市场交换的媒介变成了选票 ,选民和利益集团是这一系统的消费者,而政治人物和政党是处于供给者地位的厂商。政党 政治是公共选择学派较为关注的一个主题。关于政治体系中活跃的政党的数目,在一般公共 选择理论看来,首先与选举规则有着密切关系。目前世界各国实行的选举规则千差万别,但 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两种:多数票获胜规则和比例代表制规则。公共选择学派认为,在多 数制的情况下,一个选区只选举一个代表,或者是获得多数票者(相对多数或绝对多数)全 胜(winner takes all),就极可能会产生两党制,或者会促成党派合作而形成两个政党联 盟。[3]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在这一规则下,每个政党的最优选择都是争取 过半数以确 保当选,这样小党就会在长期的当选无望中消亡或依附于某一大党,而实力远远超过当选半 数的大党则会有意缩小规模以至刚好过半,以期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比例代表制 即一个选区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选名额,通过各个候选人的得票多少的比例次序来决定 。这种选举规则较容易产生多党制,因为此时没有获得过半数的政党也可以取得一定的当选 席次,抑制了政党间结成联盟的企图,鼓励了小党的发展。
  台湾地区目前共有九项选举,其中具有全岛影响意义的主要是地区领导人选举和“立法委员 ”选举。前者从1996年开始实施“总统直选”以来都是采取“单一选区相对多数决制” ,也就是整个选区只产生一个代表,获得相对多数票者即可当选。而“立委”选举制度自19 92年“万年国会”全面改选之后曾经是采取多数区域“立委”由“复数选区单记不可让渡制 ”(Single Non.Transferable Vote.Multi.Member District, SNTV.MMD)产生,即一 个选 区可产生若干名当选者,少数不分区“立委”由按政党得票率分配。一直到2008年1月开始 变革为 “单一选区两票制”,即73名“区域立委”由“单一选区制”产生,6名“原住民立 委”仍采“多数选区制”,而另外34名“不分区立委”名额按政党名单投票选举之,由获得 5%以上政党选举票之政党依得票比率选出。[4]台湾地区其他“地方公职人 员选举”与 政党政治主题相关性相对不高,故本文拟重点考察前两项选举的规则与台湾政坛政党数目之 间的关系。
  在这样的选举规则之下,台湾的各方政治势力在过去的十多年经历了激烈的竞争和不断的重 新洗牌。就地区领导人的选举来看,在已经过去的四次选举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明显的 两党制的趋势。按照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这样一个趋势是在不断的回应规则环境的过程中 逐渐形成的,台湾亦是如此。在1996年的第一次“总统直选”中,共有四组候选人参选,且 落选者的得票率都接近或远高于10%,显示出参选各方在选民中的实力都不容小觑,也显示 出在没有选择联盟参选的情况下,很难有哪一方在野势力足以挑战执政党的优势地位。这种 情况在2000年的“总统”选举中更是达到了巅峰。虽然此时已经有人提出理念较为接近的候 选人(如连战和宋楚瑜)结成选举联盟的主张,⑤但是因为某些政治原因最终也没有成局, 从而造成国民党内“鹤蚌相争”的局面。这其中当然主要缘于某些政治人物对个人权力的考 量,但也在于政治人物没有完全认清在“相对多数”选制下的政党政治的规律。而这一情形 在2004年得到改变,泛蓝阵营充分认识到再也没有分裂的本钱,只有团结才有胜选的可能。 [5]仅有两组候选人参选,这是台湾政坛两个政治阵营正式整合的重要里程碑。20 08年的“大 选”再次延续了两党竞争的稳定格局。从这一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总统大选”从最初的“ 群雄逐鹿”到现在的“两党PK”是选举规则下必然的演进,而在此一选制不变的前提下,很 难有“第三势力”胜选的可能。
  “立法委员”选举相对“总统”选举,更为复杂,却更具有考察的必要。因为对于势力远不 及国、民两大党的“第三势力”来说, 如果能够在“立法院”占有一定的席位,同样能保有 一定的生存空间。通过对过往数次“立委”选举的得票情况分析,实行“单一选区两票制” 前后的选举结果差异较大。以改制前的第四届“立委”(1998年)、第五届“立委”(2001 年)、第六届“立委”(2004年)与改制后的第七届“立委”(2008年)席次比对为例,国 、民两大党在上述前三届“立法院”中总计拥有席次占全体名额依次为86.5%、69.5%、75.3 %,而在2008年最新产生的“立法院”中,国、民两大政党的席次占有率竟达95.6%,席次明 显向两个大党集中。造成这种局面除了具体的政治原因外,更重要的还是源于选举规则的改 变。尤其在“区域立委”部分,“复数选区”时代仅靠个人实力而没有大党背景的候选人, 在改制后的“单一选区相对多数决制”的规律下,失去强大的政党做后盾,基本上很难获得 一个选区的多数票,也意味着生存空间的完全丧失。所以在这次选举中,走极端路线和没有 国、民两大党背景的“立委”候选人几乎全军覆没。[6]而在“不分区立委”部分 ,国、民两 大党之外的小党在本次选举中的总计得票率为11.9%,但是由于小党势力的过分分散,各自 都没有能够突破5%的门槛限制,使得这一部分民意没有充分的体现在 “立法院”的席次中 ,只能由国民党和民进党按比例分摊。但是由于采用不同于“区域立委”选制的“比例代表 制”规则,而且相当部分民众确实已经厌恶了蓝绿两党的恶斗,理论上我们不能排除未来“ 第三势力”在“不分区立委”部分拿到少数席次的可能。然而目前在台湾,潜在的“第三势 力”尚缺乏有足够公信力的政治人物来实现整合,不管是李登辉、施明德还是其他小党的领 导者,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原有蓝绿阵营的失意者或者边缘人物,各方都囿于自身的利益,缺 乏长远的目光,短期内很难期待由他们来带领“中间势力”获得一定民众的认同。另一方面 ,在名额最多且至关重要的“区域立委”部分,由于选举规则的限制,“第三势力”也很难 在近期内拿到席次。

推荐访问:政坛 台湾 发展空间 势力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