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表达方式对高中英语词汇搭配习得的负迁移_

  摘要:搭配对于词汇的正确组合和得体使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高中英语词汇搭配语料为依据,对高中生在英语词汇搭配方面出现的偏误进行归类,并深入分析汉语搭配方式的负迁移对这些英语搭配偏误的影响,最后就上述分析对改进英语教学有哪些启示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帮助学生冲破词汇搭配这个学习难关。
  关键词: 词汇搭配;负迁移;高中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2-0134-02
  1、引言
  搭配(collocation)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词汇同现(co-occurrence)的现象。搭配大致可以分为封闭类与开放类两种。封闭类搭配指的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固定组合,开放类搭配指的是根据语境的动态变化而生成的灵活组合。
  最早关注搭配关系的是伦敦学派的领袖J.R. Firth。他(1957)的名言“观其伴,知其意”清楚地展示了搭配对于正确理解词汇意义的重要性。英国著名语言学家G.N. Leech(1990)在《语义学》(Semantics)一书中把搭配意义看做是7种词汇意义中的一种,认为在不同的搭配中,同样的词汇可能会表达不同的意义,如strong这个词在a strong country和strong tea中的意义分别是“强大”和“浓”。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M.A.K. Halliday (1994)把搭配看做是语篇衔接的词汇手段之一,强调的是词汇搭配对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跨越句子范围的成分如何在意义上相互关联。而著名认知语言学家A. E.Goldberg (1995) 则把搭配看做是“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的一个重要形式。由此可见,尽管语言学家们研究的方向和方法不完全相同,但只要他们不像N. Chomsky那样只把注意力集中于句法,就会把搭配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
  搭配涉及的因素很多,其中既有词汇,又有语法,更有相关民族的思维模式。在外语教学中,搭配还与母语的迁移有关。
  本文将以作者所在中学高中部的学生在英语搭配方面出现的偏误为语料,试图发现产生这些偏误的原因,把重点放在汉语表达方式对英语搭配习得的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上,最后就上述分析对改进英语教学有哪些启示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帮助学生冲破词汇搭配这个学习难关。
  2、语料的来源
  本文的语料来自作者所在中学的高二学生的英语作文,共40篇,每篇150字左右。所有这些作文都保持原状,未加任何改动,保证了语料的真实性。这些作文涉及应用文、记叙文和议论文等多种文体,保证了语料体裁的多样性。
  3、英语搭配偏误的分类与汉语搭配的负迁移
  英语搭配出现偏误的原因有多种,除了不能区分同义词、近义词之间的语义差异或词性差异、过度推广(overgeneralization)和交际策略误用之外,学生母语对外语的负迁移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在这里,我们将从这个角度对语料中的搭配偏误进行归类和分析。
  根据我们的观察,高中生的英语搭配偏误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1)形容词+名词;2)动词+名词;3)动词+介词;4)介词+名词;5)动词+不定式。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在“形容词+名词”搭配中,出现偏误的通常是形容词,如例(1-2):
  (1)a handsome girl
  汉语中的“长相好”,可以不分性别。但“长相好”可以有“英俊”与“漂亮”之分,前者多指男性,后者多指女性。这与英语中handsome和beautiful之间的差别颇为相似,但有些中学生不知道,误以为这两个英语形容词可以互换,产生的结果是把handsome用作girl的修饰语。
  (2)expensive price
  汉语可以说“价钱贵”,因而被迁移到英语搭配,出现了例(2)中的偏误,作为教师,需要向学生分别讲明expensive和price的常见搭配形式,如This book is very expensive;The price is very high。
  在“动词+名词”搭配中,出现偏误的通常是名词,如例(3);也可能是动词,如例(4):
  (3)This book cost a high price.
  汉语有“花了大价钱”这个搭配,但英语中与“花”对应的cost却不能和与“价钱”对应的price搭配。要表达“花了大价钱”这个意思,正确的说法应该是cost a lot of money。
  (4)I listened to my teacher’s advice.
  汉语有“听某人劝告”这样的搭配,学生把“听”完全等同于英语中的 listen,而这里的“听”表示的不是“用耳朵听”的过程,而是“听了以后愿意接受”的结果,相当于英语中的follow。
  在“动词+介词”搭配中,出现偏误的通常是介词,其原因是学生误以为英语中的及物动词是不及物动词,如例(5-6);或者误以为英语中的不及物动词是及物动词,如例(7-8):
  (5)I am applying a job.
  这个句子表达的意思是“我正在申请一个工作”,其中受到了汉语“申请工作”的负迁移影响,误以为apply和“申请”一样是及物动词,后面可以直接跟名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讲明apply是一个不及物动词,通常的搭配形式是apply for something或apply to somebody for something。
  (6) I’m writing to complain the service of your employees.
  在汉语中,“抱怨”既可以用作及物动词,也可以用作不及物动词,但英语里表示相同意义的动词complain只用作不及物动词,表示“抱怨某人或某事”时,后面不可直接跟名词,而需要在动词和名词之间增加一个介词,如to complain about the service of your employees。   (7)I should study hard and serve for the people when I grow up.
  汉语中有“为人民服务”这样的搭配,这里的“服务”是一个不及物动词,而英语中表示“服务”的动词serve却是一个及物动词,汉语搭配的负迁移导致了serve for the people这个偏误的产生。
  (8) I contacted with my friend yesterday.
  汉语中的“接触”既可以用作及物动词,也可以用作不及物动词,但英语中表示“接触”的动词contact只用作及物动词,因此要表达“和某人联系”这个意思,不应该说contact with somebody,而应该说contact somebody。
  在“介词+名词”搭配中,出现偏误的通常是介词,如例(9):
  (9)to that direction
  汉语习惯说“朝着某个方向”,学生受此影响,用了与“朝”对应的介词to。教师的责任在于讲明direction只能和介词in搭配,而不能和to搭配。
  在“动词+不定式”搭配中,出现偏误的是有些动词后面不可以接不定式,如例(10-11):
  (10)My teacher suggested me to spend less time on computer games.
  汉语中有“建议某人做某事”的搭配,而这个搭配经常被移植到英语中,变成例(11)这样的结构。教师需要提醒学生注意,这个动词的搭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后跟一个-ing形式,如例(10a):
  (10a)My teacher suggested my spending less time on computer games.
  另一种是后跟一个由that引导的从句,如例(10b):
  (10b) My teacher suggested that I (should) spend less time on computer games.
  而我们语料中却出现了(10c)这样的偏误:
  (10c)I suggest you can discuss with your son about the time spending on the computer every day.
  下面这个偏误也是经常发生的:
  (11) My parents hope me to become a scientist.
  汉语中有“希望某人做某事”这样的搭配,直接移植到英语就生成了例(11)这样的偏误。教师需要告诉学生,要表达上述意义,不可用“hope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这样的搭配方式,而应该用一个that从句作为的宾语,如(11b):
  (11b)My parents hope that I will become a scientist.
  还有一点也需要向学生讲明,英语有hope to do something这样的搭配,表达的意思是“某人自己想要做某事”。在这种情况下,动词hope和不定式的主语必须是同一个人。从语法关系上讲,就是这个句子的主语,如例(11c):
  (11c)I hope to become a scientist.
  4、偏误分析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
  上面的分析告诉我们,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母语的影响是巨大的。能否最大限度地减少母语对外语的负迁移,是能否有效地提高学生外语词汇搭配能力的一个决定因素。我们认为,本文对高中英语教学有以下三点启示。
  一、需要增强师生的词汇搭配意识。教师不能孤立地讲单词,学生不应孤立地记单词,而是应该把单词连同与其搭配的词汇一起讲解,一起记忆,一起使用。教师如果能掌握一些与搭配相关的论著,一定会把感性知识上升到理论高度。
  二、需要提高教师的语境意识。虽然每一个词汇都有其词典意义,但在不同的语境下,同一个词汇可能就有不同的意义,而不同的意义可能要求不同的词汇搭配。教师如果能掌握一些语境理论,一定能帮助学生通过正确的词汇搭配更加准确而得体地表达交际的意义和目的。
  三、需要提高教师的汉英对比能力。讲解英语单词的意义和用法时,必要时可以与汉语对应词进行对比,对两者搭配方式的异同作必要的说明。教师如果能熟悉汉英两种语言的基本差别,一定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识别能力和英语搭配能力。
  参考文献:
  [1]、Firth, J.R. (1957) Papers in Linguistics: 1934-1951.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Goldberg, A.E. (1995)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3]、Halliday, M.A.K. (1994)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and New York: Arnold.
  [4]、Leech, G.N. (1992) Seman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推荐访问:汉语 迁移 表达方式 英语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