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品教学设计 思品课教学设计的弹性化运筹

  教学设计弹性化源于教学观的更新,体现了对意义生成的高度关注和期待,是提高教学设计实效性的根本举措,是呵护和敬重学生生命活力的需要。  一、新课程教学设计弹性化的内涵与特征
  所谓教学设计弹性化,是指以现代教学的生命观、交往观为指导,在对教学实施科学、精要预设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以及课堂上可能会发生的种种变数,超前为教学进程中可能会生成的新的教学内容、新的教学方式、新的教学手段乃至新的教学目标预留相应的弹性空间。
  教学设计弹性化,既与教学设计刚性化相区别,更与教学设计随意化相对立。教学设计弹性化的基本特性可概括为25个字:即“注重预设性,凸显生成性,关注差异性,讲求变通性,杜绝随意性”。
  1.注重预设性。做好教学预设,是教学设计弹性化运筹最基础、最根本的硬招。好比一台装有弹簧的机械,其弹性大小及弹性是否能有效伸缩、张驰,完全依赖于整台机械的效能。精彩的生成源于精心预设。没有教学预设,教学生成会失去方向性,师生间的交往互动会变得盲目、肤浅,教学活动会陷入混乱、无序状态。强调教学设计弹性化,并非要粗化、淡化、弱化教学预设,而是要让教学预设更具适应性,更能发挥教学预设对复杂多变课堂的随机应对和积极引领的功能。
  2.凸显生成性。凸显生成性,是教学设计弹性化最根本的要义。正像足球是圆的,绿茵场上进攻队员的灵性发挥,临门一脚,精彩进球,即使再有想象力的人,也很难预测。在教学世界里,生成是无条件的、永恒和绝对的,每时每刻都有新事情发生,新问题出现和新思维形成。凸显生成性,意味着教师要超前考量生本课堂、生命课堂、诗意课堂中的种种生成因素,并超前在头脑中预演如何有效地去加以应对,这是强调教学设计弹性化最根本的内涵。
  3.关注差异性。强调教学设计弹性化,内含有对儿童差异性的尊重和呵护。教师在运筹教学设计时,并非要在每一个教学时段,对每一位学生,在学习某一项内容时,都采用同一的学习方式和策略,都提出同一的进度指数和目标达成要求,而是可以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区分不同的层次,在学习进度、目标要求和作业等方面,预设出一定的弹性空间——即给“腿长”的学生放行,让他们在班级方阵中领跑,同时又注意给“腿短”的学生适当地平缓坡度,降低要求,并提供相应的个别辅导,使他们在自身“最近发展区”的阈限内,能够得到最有效地发展和快乐地成长。这种打破“齐步走”格局,采用“异步运行”的设计思路,无疑是教学设计弹性化的应有之义。
  4.讲求变通性。强调教学设计弹性化,意味着教师不能百分之百地拘泥、墨守先前的预设,而是要善于针对学情的变化和课堂上瞬间出现的偶发因素,及时对教学流程作出适切调整和变动。诚如学者埃德加·莫兰所说:“方案应该根据行动中搜集到的信息、遭遇到的偶然事变——临时受阻和大好机遇——作出修改。”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这种“即兴设计”、智慧抉择和变通,无疑是教学设计弹性化的又一表征。
  5.杜绝随意性。强调教学设计弹性化,意味着对教学设计随意性的否定。教学设计的弹性与教学设计的随意性在观念上是对立的。前者坚守的是生成性哲学理念,表现为对课堂生成性因素的敬畏、接纳、欣赏和促成;后者则是“自我中心”,教学设计随心所欲,靠“拍脑袋”、“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完全置学情和教学目标的达成而不顾,那就更谈不上如何运筹生成了!教学设计的弹性与教学设计随意性在教学态度层面也迥然不同。前者是兢兢业业,多方运筹,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后者则是敷衍了事,“备课本中写上一二三四几条筋,管它‘刚性’和‘弹性’”,表现出对教学的极端不负责。
  二、新课程教学设计弹性化的运筹之术
  教学设计弹性化如何运筹呢?从思维层面,要解决好预设性思维与生成性思维的整合与互补;从创意层面,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从操作层面,要改革教学设计文本的呈现样式。
  1.整合思维:实现预设性思维与生成性思维的协同互补。对于教学设计的运筹,要由单一的预设性思维,转变为预设性思维与生成性思维的契合。一方面要借助预成性思维,以预设的教学目标为取向,从教学内容的酌定、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策略方法的采用、教学评价的匹配等方面进行运筹、创意;另一方面,教学设计要依托生成性思维,以教学创生为取向,超前猜想教学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变数”和师生、生生交流互动中有可能出现的“旁逸斜出”、“另类感受”和“独特体验”,运筹其相应的变通招数,并为难以猜想到的生成性因素,留下“进入”的通道和“接口”。通过预成性思维和生成性思维的运筹创意,从而建构教学设计的弹性空间,使教学设计既有计划性,又有变通性,以凸显其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张力、活力和引领力。
  2.动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教学设计与教学生成不是彼此对立,不可兼容的矛盾体。尽管预设与生成有不同的内涵和侧重点,然而两者相互连接、相互依存、相互融通,是可以相互进入的有机整体。一方面,预设是生成的前提,预设时可充分考虑生成性因素并将其纳入预案中;另一方面,教学生成并非“凭空而降”,而是源于预设并对预设所进行的必要修饰、丰富、延伸和超越。不论是预设还是生成都是着眼和服务于学生,两者都奔向同一目标,即为了最佳地实现学生的发展。动态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其运筹之术包括课前运筹和课中运筹。
  (1)课前运筹。叶澜教授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地展开教学,而是要求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设计中就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因此,教师在运筹教学设计时要尽量把可能出现的生成因素,作为“提前量”纳入预案之中。
  ①精心设计情境。教师预设时注意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仿真的生活情境、诱人的对话情境,学生进入情境后,就能触动新的想象、新的思考,孕育具有个人意义的独特感受,从而凸显出生成性因素的多姿多彩。
  ②把握重点,设计备份。教师预设教学方式和学生自学、感知、体验、交流、展示等学习环节时,可适当地提供相应的“备份”和“选项”,以尽可能地体现和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开发其潜能的需要。

推荐访问:运筹 弹性 课教学 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