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联络口译人才的培养|联络口译

  摘 要: 联络陪同口译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我国应加强联络口译人才的培养,尤其要重视在高校学生中培养满足职业需要的联络口译人才。为此,应将联络口译课程引入我国高校课程体系,编写专门的联络口译教材,突出技能训练,使学生在毕业后能胜任各种特定职业情境中的口译任务。另外,口译学者和教师应加强联络口译方面的科学研究,以推动联络口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关键词: 联络口译 人才培养 培养现状
  
  一、前言
  目前我国对外宾接待、旅游导览、参观访问、商务洽谈和各种交流与服务方面的口译需求越来越多。在我国,这些方面的口译被称作联络陪同口译。联络陪同口译是一种应用范围最广泛的口译形式,而且,联络陪同口译也是我国外语专业的学生初入职场最容易找到、最能胜任的口译工作岗位(王斌华,2010)。国际权威口译专家吉尔教授在第七届全国口译大会暨国际研讨会上指出,中国目前最需要的口译人才还是从事商务和文化交流活动的口译人才,而不是从事会议口译工作的人才(詹成,2010)。因此,联络口译人才的培养应该被提到一个比以前更为重要的高度。此外,随着我国口译职业化的推进和不断细化,社会需要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口译人才来满足各种不同的口译需求。
  二、联络口译的定义及特征
  按照国际惯例,口译按照交流的形式可分为会议口译(conference interpreting)和联络口译(liaison interpreting)。然而联络口译在国内外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在不同国家,联络口译所指的口译形式有着不同的名称,比如公共服务口译(public service interpreting)、社区口译(community interpreting)和对话口译(dialogue interpreting)。
  联络口译的定义可简短地表述为一种由同一译员在同一场合中担任两种语言方向(如英译汉和汉译英)口译的工作模式(王斌华,2010)。据此,联络口译具有如下特征:一,译员需要进行双向口译;二,口译内容常为交谈的话语,且每个话轮相对较短;三,常用于对话、洽谈、访谈、法律和医疗服务等场合。可见,联络口译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相较于会议口译而言,它的职业性和专业性都相对较低(詹成,2010)。
  三、联络口译人才培养现状
  (一)国外联络口译人才的培养
  西方国家的联络口译不仅需求量大、应用范围广泛,而且涉及的语种繁多,译员背景复杂,政府投入巨大,相关研究成熟,是各种口译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联络口译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联络口译人才供不应求、严重短缺。
  西方联络口译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他们在译员的培训和选拔方面具有较丰富的经验,更加规范。澳大利亚是最早开展联络口译培训的国家,其他国家如英、美、加拿大等也都对联络口译员进行了岗前或在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语言技能、心理素质、职业素养和行为规范等。这些培训主要由口译公司和口译使用机构开展,培训的时间较短,内容以一些基础训练为主。还有一些高校将联络口译纳入了自己的课程体系,将联络口译课程列为翻译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比如英国的西敏斯特大学(Westminster University)和巴斯大学(Bath University)等大学。
  巴斯大学是欧洲最早提供翻译课程的学校之一,也是世界三大同声传译专业所在学校之一。在巴斯大学,口译和翻译专业的学生在第二个学期要学习“公共服务口译(联络口译)”,并且口译方向的学生必须通过包括联络口译在内的三门口译课程考试才能取得文凭。巴斯大学在口译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一体化的联络口译教学体系。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Monterrey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y)的翻译(口译和笔译)专业也属世界顶尖水平,该专业的课程中也包含了联络口译课程。日本越来越重视医疗口译、法庭口译等联络口译人才的培养,由各地方政府出资开展联络口译方面的培训。
  (二)国内联络口译人才的培养
  在我国,联络口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上海市将联络口译人才列为该市的紧缺人才之一。由上海市人事局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合作推出的紧缺人才培训重点项目中包含了《外事联络陪同口译(英汉互译)水平认证考试》,旨在从国家机关、学校、涉外单位、外资企业等各企事业单位中选拔和输送胜任各类商务活动的联络陪同口译人才。该考试已在上海、浙江和武汉等地设立考点。然而,该考试的知名度、地位和覆盖范围仍有限,还不能与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ATTI)等国家性翻译资格考试相比。
  目前我国高校的基础口译教学以讲授交替传译技能为主,鲜有在翻译专业和英语专业中专门开设“联络口译”课程,部分高校包括职业院校在商务英语专业中开设了“商务英语口译”课程,涉及接待、商务、参观陪同等联络口译方面的内容。国内联络口译教学仍存在把语言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目的,忽视口译技能尤其是沟通协调技巧训练的现象。
  我国联络口译课程教材的编写和出版也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市面上联络口译教材奇缺,以“联络(陪同)口译”为名的教材仅有五种,包括梅德明编著的《口译进阶教程:联络陪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王斌华和伍志伟编写的《联络口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詹成编写的《联络口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及由梅德明和柴明�主编的《上海联络陪同口译考试指定教材》,其中联络陪同口译考试的指定教材必须在指定的地点购买,在当当、卓越和淘宝等网上书店均无法购买。
  我国专门针对联络口译的研究也相对较少。根据CNKI主题检索结果,从1979年到2011年8月止,国内以“联络口译”为题的论文仅有7篇,以“商务口译”为题的论文有162篇,以“法庭/法律口译”为题的论文有33篇,以“医疗口译”为题的论文仅有3篇,以上各类共计205篇。我国各种学术期刊在2010年刊登的口译类论文共有200篇,其中仅有9篇是关于联络口译方面的内容。且我国联络口译方面的研究以总结实践经验居多,缺少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从事相关研究者多为口译教师,缺少有实战经验的从业者的参与。因此,我国对联络口译及联络口译教学的科学研究明显不足,不能为联络口译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指导和强有力的支持。
  四、对我国高校培养联络口译人才的思考和建议
  联络口译理论和实践在我国要取得长足的发展,需要集合各方面的力量。其中,高校在联络口译人才培养方面应该发挥主导作用。
  (一)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
  建议将联络口译方面的培训主要放在高校进行,比如在高校(包括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专业或者翻译专业中开设一个学期的“联络口译”课程,还可以开设更加细化的课程如“法庭口译”和“医疗口译”等。由于联络口译是无笔记交传,大部分为对话口译,难度相对较低,属于口译类课程的初阶段后层次,建议将它安排在基础口译课程之后进行。联络口译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一定领域中从事口译工作的实践能力,将技能置于知识之中,辅以语言强化,达到训练的效果。为了使联络口译教学更契合市场需求,可以采用订单式培养方式,即按照使用联络口译的企业的要求开展教学。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去相关企业实地观摩和实战练习,提高学生的动口能力。企业可以作为评估方对学生的口译表现进行评估,以判断学生能否胜任将来的口译工作岗位。
  (二)教材编写
  我国已有的几种联络口译教材中大多为翻译专业的本科生教材,并不一定非常适合高职高专院校的联络口译教学。为此,开发更多满足不同层次教学需要、具有不同特点的联络口译教材被提上我国联络口译人才培养的日程。联络口译教材的编写者除了要有丰富的口译教学与研究经验外,还要有丰富的口译实践经验。联络口译教材的编写应当遵循专题为纲、技能为主、语言为辅的编写理念,将技能和知识两条主线结合起来,根据具体的联络口译工作任务设计每个单元,这些单元涉及不同的知识领域,如外事、旅游、商务、司法、医疗、教育和文化等,重点训练学生在这些特定情境中完成联络口译任务的能力。同时要适当兼顾强化学生语言能力的需要,在每个单元进行一定的语言难点解析。教材中对于理论知识/介绍部分的处理也要予以注意,怎样介绍相关理论和语言文化知识才能避免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不超出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联络口译”课程的教学重点应该是技能训练。教师在教学中应对学生在练习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思维方式、口译技巧和职业素养给予关注、点评和有效的指导,不必过多地关注学生在语法上是否准确、用词和表达是否完美等,不要把联络口译课上成语言学习课或者知识讲授课。由于联络口译在整个口译训练体系中属于初阶口译,因此,技能训练方面可能难度不会很大,特别是对于外语院校翻译专业的本科生而言。教学的难点可能来自于语言和专业知识上,比如法律和医疗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于英语和翻译专业的学生难度较大。为了降低教学难度,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提前预习,也可以鼓励学生选修相关内容的专业课程或者开展一些专业知识讲座。同时,也要让学生树立这样一个意识:口译过程的持续进行是最重要的,不要纠结于训练中听不懂的个别单词或者知识点。除了技能学习课外,还可以灵活安排一些讨论课、模拟或者实践课,使学生牢固掌握并自如运用学过的联络口译技能。
  国外一些高校在联络口译教学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国外的教学经验以推动我国高校的联络口译教学工作。
  (四)教学研究
  联络口译教学研究必须扎根于联络口译教学实践并且要服务于联络口译及教学的发展。我国的联络口译研究应当拓宽研究范围、增加研究种类、提高研究水平,为国际联络口译研究作出更大的贡献。基于我国联络口译相关研究工作的现状,应当主要加强在联络口译的过程、特点、规律、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究,增加实证研究和定量研究。
  五、结语
  联络口译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市场和潜力。本文基于国内外联络口译发展的现状,探讨了加强我国联络口译人才培养的几个重要方面。然而,联络口译教学在我国高校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统一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材和考核标准,有关联络口译教学的更多课题需要深入地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斌华,伍志伟.联络口译[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1.
  [2]詹成.联络口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1-3.
  [3]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4]许勉君.西方社区口译之启示[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4):90-92.
  [5]苏伟.社区口译在中国[J].上海翻译,2009,(4):42-45.
  [6]王晓伟.英国巴斯大学联络口译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启示――中外联络口译课程课堂教学绩效实证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1):138-139.
  [7]李海军.高职英汉联络口译教学探析[J].科技信息,2009,(30):195.

推荐访问:口译 联络 培养 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