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三个维度


  电子白板的广泛推广和应用,为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及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方面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如果运用不当,不但达不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反而会产生负面影响。为此,笔者认为:基于电子白板的课堂教学应把握以下三个维度。
  
  一、体现价值取向
  
  交互式电子白板形象具体,动静结合,交互性强。教师可利用这种特点引导兴趣,营造氛围。可是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不考虑白板的应用是否符合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为只要能与教材内容挂上钩、沾上边,就采用拿来主义,不去研究对教学的利与弊,不去研究运用不当之后的副作用。前不久一位教师执教的六年级语文《献给母亲的爱》是综合实践口语交际课,课堂上教师设计了三个环节,首先用白板播放了《让生命充满爱》的演讲视频,足足有15分钟,而后又出示了四首关于母爱的诗指导学生朗读,最后让学生谈谈自己该为母亲做点什么。三个环节各自独立,主次不分,看起来本节课既非语文谋又亦非思品课。此日寸白板的使用就是一种价值的缺失,它只能干扰学生的学习,使课堂徒增无效信息。
  笔者认为,白板的应用要服从于教学设计,要符合教学设计目标。在教学策略设计和教学媒体选择中,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教学目标(包括知识域、能力域等)及相应的教学重难点、不同课型、不同年段、不同学习能力等方面因素,把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作为教学策略之一。并根据它的特点,对教与学的方法、步骤和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充分发挥其功能。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比如:在讲授《飞向月球上》时,教师利用白板指导学生进行批注与勾画。但是整个过程中,学生无法理解宇航员训练时的情景,无法体验宇航员失重时的感受。于是,教师利用白板将相关视频调入,帮助学生对课文进行理解。在观看视频以后,学生对于课文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勾画与批注也更加准确了。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得知,教师是在了解学生和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能够体现教学内容价值取向的信息,最终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白板的应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融合先进理念
  
  先进的教学媒体只有为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服务,才具有生命的活力。如果思想落后、方法陈旧,只是简单地进行媒体替换,则难以摆脱低层次的徘徊。引进白板后,一部分教师或者将课本上的生字、填空、甚至课文的章节段落全部搬到白板上,而后通过白板的一些特有功能,如:拉幕、探照灯、遮盖等设置教学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或者直接将教学内容制作成PPT,将其置于白板环境下进行播放,机械地按预设的程序教学。以上种种均缺乏先进理念的支撑和科学合理的设计,势必导致“新瓶装旧酒”、“穿新鞋走老路”。
  电子白板应用的核心是交互,这是电子白板优于其他信息设备的优势所在,所以,教师要从其核心功能出发,多创设师生互动的环境及师生交流的机会,注重学生,注重生成。
  例如:初中美术《重复的魔力》一课中,教师课前把大量的图片、影音资料存入资源库。在讲授对称重复的时候,教师在白板上随手画出半个蝴蝶,再利用克隆、翻转、组合,一只轻舞的蝴蝶就出现了。学生说:多画几只蝴蝶,让它们飞舞起来吧。教师灵机一动,便从资源库中找出一幅有草地、花朵、天空的风景画,把蝴蝶经过克隆、缩小、放大,再改变蝴蝶的方向和位置,瞬间,一只只蝴蝶便在美丽的风景中飞舞起来。此时学生大受启发,随后,教师让学生自己从资源库中选择图片和基本图形,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自由创作。
  本节课,教师有意识地将白板特有的互动功能融入教学设计理念,转变备课模式,不是“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先怎么讲,后怎么讲,”而是“整合资源,创设活动情境”,引领学生自主建构,实现师生有效互动,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
  
  三、贯彻最优化原则
  
  电子白板的应用要根据教学需要慎用、精用,把握时机和分寸,注意实效,力求最优化。最忌喧宾夺主或画蛇添足。
  在一些教师的教学中,白板是唯一的教具,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靠白板来完成。白板在搜寻、呈现教育教学信息方面固然有许多优势,但是在某些方面也许就会成为劣势。例如:黑板上的板书可以一直保留到课的结束,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随时观看板书,并根据板书随着教师的思路整理自己的思路。挂图、教科书也是这样,学生使用很方便,为什么一定要看银幕呢?再如:实物与标本是最直观的教具,学生不仅可以去看还可以去摸,白板上的图像行吗?可见,白板的应用并非多多益善,而要科学合理。
  在小学数学《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课中,执教者为学生准备了一堆沙子,要求学生自制一批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让大家动手实验推导出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学生在掌握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纷纷以圆柱体为参照物,用沙子做流通物,通过沙子在圆锥体和圆柱体之问的流动,很快得出三个结论:(1)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2)圆锥体体积比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多一点;(3)圆锥体体积比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少一点。三个结论,谁对谁错?同组学生、异组学生争论不休,反复实验,现象依旧,结论不明。执教者观察后,发现学生自制的圆锥体和圆柱体不规范,出现了高度和底面积不相等的现象,导致了三种不同的结论。对此教师没有简单地去肯定和否定,而是适时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让学生带着自己制作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白板上“画”出它们的高度和底的周长,再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直线”功能和“平移”功能,对学生“画”出的线段进行比较,学生很快发现,圆锥体和圆柱体的高度和底的周长同时相等的情况下,圆锥体体积等于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随即根据圆周长计算公式很快推导出:只有在底面积和高度相同的时候,它们的体积存在1:3的关系,进而推出圆锥体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
  在这个课例中,教师审时度势,充分调动各种感官的参与,找准最佳作用点和作用时机,让学生经历了一种获得知识的过程,巧妙地突破了教学难点,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电子白板只是构筑了一个实践互动理念的平台,并不会自动带来教学效果的改善,在探索电子白板有效应用的实践中,我们要充分考虑这三个维度,牢牢把握住它们,在课堂上合理地引用各种资源,更好地实现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的优势互补,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与灵动,最终达到优化课堂结构、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推荐访问:维度 电子白板 教学中 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