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再添变数 货币政策经受考验


  
  2008年,中国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骤然增加,内有雪灾带来的负面冲击、严峻的通胀形势和可能的投资反弹,外有次贷风暴的进一步蔓延、美元不断贬值和持续高位的国际油价和粮价。内外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宏观形势的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因此,应深入分析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对其下一步趋势作出判断。当前,货币政策从紧十分必要,但面对如此复杂的经¬济环境,总体“从紧”的同时,如何把握好“度”,将是今年货币政策面临的严峻考验。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2 月份,我国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8121 亿元,同比增长24.3%。虽然从同比数据看,1-2 月份投资增长仍低于去年大多数月份的水平,但是从季节因素调整后的数据看,相对于去年四季度,1-2 月份投资的季环比增长9.4%,仅低于去年同期0.4 个百分点,折合年率为32%。因此,目前投资的增长还是非常强劲的。
  综合来看,消费和投资的持续稳定增长,将在较大程度上抵消出口下降的影响,使中国经¬济增长在短期内仍然保持充足的动力。
  今年2月份企业商品价格指数同比上涨9.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6%,同时消费者价格指数涨幅为8.7%,3项物价指数均同比大幅上涨。结构性上涨的格局正在改变,物价上涨已由食品向非食品和工业品传导,全面通货膨胀压力明显增大。
  当前,贷款需求依然较为旺盛。首先,固定资产投资对贷款拉¬动作用明显。固定资产投资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作为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近年贷款占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比重在20%左右。从历史情况看,两者有较强的联动关系,两者的增长基本同步。在政府换届以及奥运经¬济等因素的拉¬动下,预计今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还将维持高位增长,因此对银行配套资金投入的需求在较长的时期内仍将持续。
  其次,工业企业利润的不断提升扩大了贷款需求。一方面,企业效益的提升促使其不断提高投资规模已获得高增长的收益;另一方面,企业偿债能力的增强也提高了贷款的保障系数,降低了贷款风险,使商业银行愿意向企业放贷。
  第三,大型国企走出去战略助推贷款增长。随着盈利能力的提升、人民币不断升值和国内外资本市场估值水平的偏离,大型集团性企业的投资和并购(尤其是海外并购)意愿越来越强烈,这些大型项目的启动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融资需求继续保持旺盛,而商业银行也更愿意与这些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因此贷款资源也更多地向这些企业集中。
  
  与此同时,商业银行行为模式决定了贷款具有较强的内在需求。此外,资产质量的好转吸引贷款投放提速。2004年以来,银行资产质量持续优化,不良贷款率逐年降低。资产质量的好转在大幅提高贷款收益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银行贷款的增长。2004年至今银行业总体不良贷款率由13%以上下降到6%左右,同期的贷款增长则不断呈现出加速状态。
  “三升一降一紧”,出口疲弱已现端倪。所谓“三升”,是指人民币升值、出口企业成本上升、银行利率上升,而“一降”指出口退税率下降,“一紧”指信贷紧缩。“三升一降一紧”已经¬并正在给我国出口企业造成持续压力,加上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放缓导致的外部环境恶化,使我国出口增长面临重大挑战。
  货币政策从紧基调不变,但应适度。紧缩货币政策是治理全面通胀的有效手段,应综合运用各类工具来回收过剩的流动性。但“从紧”的同时,也应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货币政策的累积效应,把握好度,避免“超调”。
  综合运用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继续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上调准备金率来回收流动性,但准备金率变动次数应有所减少。除频繁使用发行央票和国债回购工具外,还将继续发行特别国债和启用特种存款制度,以扩大回收流动性的范围。必要时可继续动用加息手段,但频率应不能太高。
  汇率政策应当稳健,人民币以小幅、渐进升值为好。中国的实践已经¬证明,渐进式改革是成功的。为避免出口部门备受打击,使出口企业有时间进行技术升级、压缩成本、产业转移,应坚持人民币小幅渐进升值之路。
  财政政策应注重结构调整,避免明显扩张。稳健财政政策应重在促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优化支出结构。但其中较大幅度增加对社会保障、卫生、教育、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支出,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社会总需求。注意把握好的稳健财政政策的度,避免明显扩张。
  更多地从实体经¬济和制度层面入手,注意治本,增强宏观调控的长效性。研究表明,今年来商业银行的贷款增速与经¬济增长的要求较为适应、基本一致。因此,运用货币政策“治标”的同时,更要注重“治本”。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企业的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从根本上抑制信贷过快增长的态势。

推荐访问:变数 宏观经济 经受 货币政策 再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