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闻报道的哲学思考|哲学思考

  【摘要】新闻报道的事实是一种选择性的事实,它存在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新闻事实不仅永恒地运动发展着,而且还与其它事实有着密切的联系。认识到新闻报道中所蕴含的这一哲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闻报道 哲学思想 时间与空间 联系与发展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任何物质的存在,总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和占有一定的空间,它的运动必须在一定的时空里进行,时空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新闻报道的事实是一种选择性的事实,决定了它必定存在于特定的时空里。而唯物辩证法认为,事实不仅永恒地运动发展着,并且它还与其它事实有着密切的联系。新闻报道中认识和运用这一哲学思想,有助于新闻事实的全面、准确的反映和传播。
  一、新闻报道的事实存在于特定的时空里
  陆定一于1943年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说:“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事实在先,新闻报道在后,这是唯物论者的观点。”陆定一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阐述了无产阶级新闻学最基本的问题,即新闻的本源问题,同时给“新闻”下了一个唯物主义的定义。
  根据陆定一关于新闻的定义,新闻最核心的要素是“新”。换言之,新闻是被报道事件的最新存在状态或正在进行状态的记录和传播,尽管可能会因客观或主观原因,很难捕捉到这一“点”(时间的最近点),但新闻报道的及时传播是新闻媒体的永恒追求。与此同时,新闻报道还必须落实到另外一“点”上,即,物质的空间位置――地点。新闻事实的发生,总是何人做了何事,而且它一定是在特定的地点完成的,当然地点的范围、大小是相对的。
  新闻记者捕捉新闻时可以建立这样的坐标系。横坐标是事物运动的时间维度,纵坐标是事实立足的空间维度。作为报道的新闻对象,它通常的六个新闻要素(也说五个新闻要素)中的最基本的四个新闻要素分别是“何时”、“何事”、“何人”与“何地”。“何时”要素可以在横坐标中找到它的位置,即事实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新闻就是记录这个时刻的事实状态。“何地”要素可以在纵坐标中找到它的位置,即何事是何人在“何地”做的。那么新闻事件在哪里?新闻事件就处在横、竖坐标参数对应象限的交叉点上,就是事件发生在这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何事由何人在何地做的是新闻的“独立性”,运动过程中的瞬间状态是新闻的“及时性”。无视“独立性”就抓不住新闻事件本身,很难把此事与彼事区别开来;无视“及时性”很难就把新闻与历史区别开来。这是新闻报道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态度。
  二、新闻报道的事实是相互联系的事实
  特定空间的事实的独立性并不否定事实的相互联系。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它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之一。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在新闻报道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如果在新闻报道中教条地坚持事实的独立性,看不到事实内部或事实之间的普遍联系,我们就很难全面、深刻地反映和理解这个事件。因为,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显露的种种情况同社会的环境、周围事物的存在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实际上,新闻报道中的“新闻背景”的使用就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中联系的观点。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其中,环境条件是指事实与周围事物的联系。环境条件包括政治背景、社会背景、自然背景等诸多横向背景。没有这些横向背景,就难以准确反映事物的全貌,以及揭示事物的本质,无法体现其新闻价值。1960年新华社记者郭超人采写我国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这一壮举时,就没有仅仅是把它当作一项体育运动来写,而是联系到当时中苏关系恶化、许多人担心我国建设难以为继的社会环境,从中寻找此次活动报道的立意。当时苏联人曾扬言,没有他们的参与,中国人不可能单独攀登珠峰。此次登山活动实际上成了中国人民经受考验的一个标志。该报道以此为立足点,升华了这次登山运动的意义,从而让读者获得了一种全新的感受。
  三、新闻报道的事实是永恒发展的事实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存在的另一个总特征是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正如世界的普遍联系在新闻报道中有重要意义一样,世界的永恒发展在新闻报道中也具有同样的指导意义。
  新闻作为“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它截取事物发展的横断面,选择事物发展过程中最有价值的环节进行报道。新闻就是记录事物永恒发展过程中相对稳定和静止的那一特殊瞬间的状态。新闻报道就是要追踪新闻事件的发展,挖掘今天的新闻依据。“今天”是相对静止的今天,是新近事实存在的时间,这个事实是新闻的本身。但是,这个“今天”的事实是整个事件运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它从发生期发展而来,又最终走向消亡。事件总是存在着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运动过程,不管它是跃进的,还是渐进的,是显现的,还是隐藏的,这都是事物存在的客观规律。因此,报道事物的发生期,免不了要涉及它的发展期,甚至消亡期;报道事物的发展期往往离不开对事物发生期的交代和对消亡期的预测;而报道消亡更是离不开对事物发生期和发展期的回顾。①
  新闻报道若只记录今天,割裂昨天,则今天的事实的存在就失去了依据,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新闻报道中,不做这样的哲学思考则难以表述新闻事件现在的状态,也难以体现新闻事件传播价值。“昨天”的状况实际上是新闻报道中使用“新闻背景”的另一个重要理论根据。本文前述“新闻背景”定义中的“历史条件”就是新闻常见的纵向“历史背景”。消息《瑞士平静加入申根区》(新华网日内瓦2008年12月12日电)报道“瑞士12日零时起正式加入申根区,取消与其他申根国家之间的陆路边境检查”的这一新闻事实。以下历史背景介绍无疑是必要的:“瑞士加入申根区表面上悄无声息,实际上做了大量行政、技术、法律方面的准备工作,仅需与申根区接轨的法律就有70多项。”同时又说:“瑞士还对苏黎世、日内瓦等国际机场针对加入申根区进行改造,并将于明年3月29日完成此项工作,届时将分成申根区航班和非申根区航班专用区。”
  现代新闻报道工作对记者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记者不仅需要过硬的文字功底、强烈的新闻敏感性、敏锐的洞察力、缜密的分析力,更需要养成科学的哲学思维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事物。
  
  参考文献
  ①洪天国:《现代新闻写作技巧》[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6
  (作者:黄山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责编:刘冰石

推荐访问:新闻报道 哲学 思考 对新闻报道的哲学思考 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新闻与情报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