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是21世纪教育的真谛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21世纪教育的最大变化是;教育正在变为学习和交流活动,将从以学科为中心转让为以学习者为中心,将从规范的统一性转变为选择的多样性,将从维持性学习转变为创新性学习。总之,教育应该成为开发和释放人的创造潜能的发动机。
  
  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孔子倡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早就阐明了开发人的潜能的教育观念。人无全才,人各有才。所谓潜能,就是尚未显现,但已存在,只要条件具备即能显现的能力。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理论在一次中美教育研讨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他认为每个人至少有7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7项智能表现出个体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与弱项,有人显现得较早,有人显现得较迟。受到良好的教育,某些智能得到开发。反之,遭遇不良的教育,某些智能受到压抑。甚至摧残……面对个体差异,教师不为传统观念束缚,就会发现学生潜在的智能因素。通过开发,不仅能造就人才,而且会创造奇迹。有这样一则感人的故事:在一所学校里,有一个功课与外表都一般的女孩,非常自卑,上课不敢举手发言。下课也不与同学玩耍。可是一次图画课上老师发现她的画非常出色,观察仔细,想象独特,对色彩的搭配也有独到之处。于是这位老师当堂表扬了她,并把她的画贴在学校板报栏里让同学们欣赏。为此,这个女孩慢慢改变了自己,性格开朗起来,面容也充满了自信。不仅绘画作品连连获奖,各科成绩也提高了,后来她考上了艺术学院美术系,再后来她成了一份大报的美编,直到今天她在同事面前还时常提起她的美术老师。我们受感动的不仅是女孩自身的努力,更是那位美术老师发现、激活学生潜能的苦心。使她的艺术细胞得到充分发挥,成为美术专才。正如俗话所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某一方面的“特短”可能掩盖另一方面的“特长”。问题在于这种潜能(特长)什么时候能够被发现、被开发出来,这与教育关系甚大。作为教师不应死盯着学生的短处,而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深藏着的潜质和优势,即所谓的“独具慧眼”,扬长避短。
  
  二、宽松环境,不拘一格
  
  松软适度的土壤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宽松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
  现行教学中,有的地方用教学光盘为教师定好了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教学手段,甚至对一节课的全过程都有详尽的要求:讲什么,怎么讲。学什么,怎么学,学生会有什么问题。怎样解答。最后布置什么作业以及参考答案。像这样的教学,教师的作用是什么?讲述某一概念,全国或全省教师在用同一个例子、同一种方法进行讲解。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假如全国或全省只向学生讲述着同样几个英雄榜样的故事,这样的教育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吗?
  营造一种宽松的教育氛围,让教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让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创造出千姿百态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来。在椭圆形的地球上“南辕北辙”不是没有可能,根据克隆原理,“男人生小孩”也不无道理。我们要相信教师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学识和创意把学生教好。生生互动,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书本学习、实践学习相结合;教师也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医生、行政干部、技术员、科学家、艺术家、农民、工人等都是教师。把他们请进来,把学生带出来,社会即学校,学校即社会,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建立一种全方位的、立体的学习模式。
  宽松的环境还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多种需求。对学生的破格行为予以理解。凡合理的就予以支持,要不拘一格培育人才。
  
  三、创造机遇,勇于挑战
  
  雄鹰的翅膀是飞出来的,潜能是通过磨炼激发出来的。正如孟子所言:“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学校、家庭、社会要多为学生表现一种或几种潜能创造优势条件,尤其学校要多为学生展示个人才华提供舞台。作为教师、家长则要为学生潜能的显现创造多种机遇,如学生组织合唱、舞蹈、民乐,举办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等,要让学生抓住机遇,参与其中,迎接挑战,在磨炼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等,使远大志向和职业兴趣也孕育其中。
  “未来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充分开发每个人的潜能”,这是教育专家吕型伟常说的话。充分开发潜能,尤其是人的创造潜能,应成为21世纪教育的最终目标。杨福家院士曾把学生的头脑比作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那么,教育工作者应是学生头脑里火种的点火者。作为点火者,就是要激活学生的潜能。在激活时要针对每个人的个性特长,以达到“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目的。

推荐访问:潜能 真谛 创造 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是21世纪教育的真谛 就是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开发学生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