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茂忠山歌的艺术特色与审美价值]田茂忠山歌集

  摘要:田茂忠是土家族著名的歌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演唱的山歌题材广泛,内容多样,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新、巧、美三方面,价值主要体现在鲜明的自然美和醇厚的人性美。
  关键词:田茂忠;山歌;艺术特色;审美价值
  作者简介:彭丹,女,土家族,1985年3月生,籍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院校:中央民族大学,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J6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2-0101-02
  田茂忠(1923—2008),是著名的土家族歌手,被誉为“土家山歌王”。保靖山歌唱到:“酉水河,茂忠歌,白云山下两条河,两条河流水不断,喝到嘴里都解渴。”他五岁登台唱山歌,驰骋歌坛近八十年,足迹遍布湘、鄂、川、渝、黔边区。1989年,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田茂忠山歌选》;2004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文艺湘军百家文库·田茂忠卷》;2006年,国家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田茂忠榜上有名;2007年,文化部公布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田茂忠名列其中。
  田茂忠的山歌题材广泛,内容多样,形式上既有固定的长篇传统歌谣,又有即兴发挥的短篇歌谣。从他的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创作的艺术特点和独特的风格,本文试图分析和探讨他的山歌的艺术特色与审美价值。
  一、田茂忠山歌的艺术特色
  田茂忠山歌丰富多彩,有情歌、儿歌、劳动歌、仪式歌、生活歌、叙事歌等等。综观田茂忠山歌的艺术特色,可以概括为:新、巧、美。【1】
  (一)新
  田茂忠山歌的艺术特色,首先表现为新。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内容新、立意新。
  1、内容新
  解放后,新人新事、新思想、新风貌,不断涌现,田茂忠选取这些题材,用山歌来歌唱新时代,抒发内心对党的感激与热爱之情。像这类歌唱党、歌唱新时代、歌唱幸福生活的歌,在他的山歌中比比皆是。如《土家盼望共产党》,“天上星子跟月行,地上狮子跟麒麟,酉水后浪跟前浪,土家人民跟救星。太阳红红茶花香,一朵茶花一窝糖。土家人民翻了身,幸福全靠共产党。”又如《红旗下面把手举》,“伟大的党啊鲜红的旗,红旗下面把手举,我今成了党的人,山歌如潮心头起!扶我走上革命路,扬鞭催马不停蹄,为了人类求解放,共产主义干到底”等,这些山歌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英明、路线的正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歌唱了土家人建设家乡、民族团结。新中国成立以前,这些歌是没有的,田茂忠与时俱进,创作了这些歌唱新时代的山歌。
  2、立意新
  田茂忠的山歌,常选取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通过新的立意,将其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大家,使人眼前一亮,并在此基础上升华,反映出生活的哲理与情趣。如他将湘西山区日常食用的冬瓜、黄瓜、南瓜、辣椒、茄子、青菜、丝瓜、豇豆、苦瓜、萝卜、娥眉豆、韭菜、白菜、茼蒿等四季蔬菜,通过新的立意,编成《蔬菜歌》。歌中“娥眉豆,胆子大,四路牵藤扎连营。韭菜从小不怕死,杀了一层长一层。白菜婆婆不服老,捆起腰带好精神……”这些新的立意,将蔬菜各自的特点描绘得逼真形象。把娥眉豆顺藤生长比作扎连营,这样的形容别有一番风味,或许只有土家山歌王级别的人物才做得出来,一般的歌手怕是难做到。还有《砸死螃蟹四脚叉》等山歌,通过新的立意,将湘西山区河中常见的鱼虾蚌,写得活灵活现,听众听起来印象深刻。
  (二)巧
  1、手段巧
  田茂忠常将事理等融入到山歌中,用唱山歌的形式来教育人,这样的方式,群众也乐于接受。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田茂忠将计划生育思想融入到山歌中,用山歌进行宣传,使人们在享受美妙山歌的同时,又受到了启发。如《计划生育是国策》,“我们国家人口多,世界要算第一名,建国之时四亿多,如今十亿零……”,歌中田茂忠唱述了中国目前的人口状况,举了有五个孩子的中寨王大岩的例子,说明孩子多的坏处。最后以“但愿山歌化警笛,神州大地永长鸣,利国利民利后代,中华民族永繁荣”结尾。通过这种唱山歌的形式宣传计划生育,百姓爱听、不排斥,在听的过程中,人们受到了教育,宣传效果明显。
  2、比喻巧
  田茂忠山歌里的比喻巧妙,如《层层顽石路让开》中把雄心壮志征服蚌壳岩的女民兵比作仙女飘云彩;《人民就是活神仙》中把人民比作活神仙。这些比喻,易懂、贴切,耐人寻味。
  (三)美
  田茂忠山歌的美体现在情真美,形式美,音韵美。
  1、情真美
  田茂忠山歌中处处体现着情真美,歌从口出,情由心生,像《西兰卡普献亲人》,“哥种棉苗满多青,妹摘棉花满篓银,纺车吐出长丝线,巧手织出五彩锦”;“织出银河高山笑,河水哗哗流金银”;“织出梯田入云端,稻香飘上南天门”;“织出电缆如蛛网,繁星颗颗落山村”;“织出公路如玉带,车辆穿梭风送云”等等的描绘,将土家儿女对党对祖国对亲人解放军的深深情意表现了出来。田茂忠山歌情真美高度统一,完美和谐,感人至深。【2】
  2、形式美
  田茂忠山歌继承了土家传统歌谣七言四句、七言五句、连八句、三字头、六字头、四句联体等的形式。
  如三字头的《和姐同船下大海》:
  “女:哥莫来,你是坡上早螃蟹,若是一下沿站稳,掉到河里若下台?
  男:我要来,和姐同船下大海,有你掌艄标千里,不怕浪急挺心岩。”
  首句虽然只三字,且参差不齐,但形式不乱,呈现出形式美。
  再如《纽纽歌》:
  “女:姐是大山紫竹细桠细叶柳条柳叶儿尖,
  男:郎是岩上葡萄弯弯纽纽纽纽弯弯要来缠。
  女:姐是家中一匹红红绿绿真绸真缎子哎,
  男:郎是裁缝手拿铜尺穿针引线要来连。”
  这首歌的句子较长,还参差不齐,实际上它是“七言”的扩张。在演唱时,显得情态多姿,生动活泼。如果把它还原为“七言”,则形式如下:
  “女:姐是紫竹柳叶尖,   男:郎是葡萄要来缠。
  女:姐是一匹真绸缎,
  男:郎是裁缝要来连。”【3】
  《纽纽歌》独特、自然、活泼,不呆板,演唱时生动活泼、情意盎然。
  3、音韵美
  田茂忠山歌的音韵美主要体现在节奏和押韵上。如:“后园/苦瓜/牵了/藤,郎对/苦瓜/诉/苦情,世人/都说/苦瓜/苦,郎比/苦瓜/苦/十分。”这首山歌的节奏是:一、三两句为二二二一的节奏,二、四两句是二二一二的节奏。一、二、四句押“人”字韵的尾韵;藤、情、分,是平声韵;第三句的“苦”,仄声,不押韵。这样韵律显得破浪起伏,三平一仄,铿锵悦耳,显出山歌的音韵美。【4】
  另外,田茂忠在编唱山歌时,也运用了各种艺术手法,比如对比、比兴、夸张、顶真、双关、谐音、“移花接木”、反复、排比等,这些艺术手法为田茂忠山歌增色不少,共同构成田茂忠山歌的艺术特色。
  二、田茂忠山歌的审美价值
  田茂忠山歌展示了湘西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文化,也展示了山水之美、人性之淳,具有强烈的审美价值,这些价值主要体现在自然美和人性美方面。
  (一)鲜明的自然美
  自然美是指自然事物的美或自然界中的美。例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泰山,“江作青罗裙,山如碧玉簪”的桂林山水,以及旭日明月、行云彩虹、红花绿叶、锦鸡熊猫等等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都是自然发生而不依存于人或社会关系便是美的。它们是与社会事物相对而言,并与社会生活中的事件区别开来的纯自然地美妙景色或美丽事物。【5】
  田茂忠山歌时时处处体现着自然美,如《酉水船夫号子》(浆号子),就道出了酉水沿途险滩怪石、胜景名地,显示了自然风光美。歌中“保靖码头很有名,‘天开文云’在对门,龙也叫,虎也叫,保靖邀杠一定要。”“比耳潭里宽又宽,莫急脱水天平滩。天平滩,天平岩,新寨潭里一纤抬。”用船工熟悉的号子唱着酉水河两岸的地名,清新自然朴实的唱词,使人们对各地方的自然风情有所了解,知道保靖码头对面有“天开文运”,到保靖了,一定要打牙祭,到陡滩了,船就会脱水而不好弄…
  又如《十二月雀歌》:“正月喜鹊闹沉沉,口含沉香木一根,窝中有根沉香木,日不晒来雨不淋。二月燕子在高坡,燕子双双爱伴多,只有燕子情义好,千里卸泥糊旧窝……”歌中唱述了十二种鸟,每月有一种鸟作代表,展现了湘西山区独特的风情。
  田茂忠山歌没有绚烂的修饰语,有的是土家人的日常生活用语,他用这些朴素、自然、原生态的语言巧编山歌,真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展示土家人的民俗风情。田茂忠用山歌表达自己对湘西以及人们的热爱,其山歌构成美丽的土家人日常生活画卷。
  (二)醇厚的人性美
  田茂忠创作的山歌,是对自然、社会的细致体会而创作出来的,抒发歌者心中的纯正之情,展示醇厚的人性美。
  田茂忠山歌的人性美,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美好爱情的歌唱。新中国成立前,土家青年男女爱情不自由、生活不幸福。如《心不跳来眼不眨》“不怕爹娘动家法,不怕老爷动王法,刀子搁在颈项上,心不跳来眼不眨”,这首歌反映了土家青年男女对美好、自由爱情的追求,为了爱情,即使刀搁在颈项上,也心不跳眼不眨,体现了湘西人追求美好爱情的人性美。又如《结情不怕砍脑壳》“打铁不怕火把脚,打雀不怕钻刺窠,背水不怕路途远,结情不怕砍脑壳”,为了爱情,不怕砍脑壳,表现了人性美。
  人性美的另一方面是歌者寓情于歌,表现其豁达的情怀与独到的性灵。虽然生活艰辛,命运坎坷,但只要有山歌,田茂忠整个人就焕然一新。《出身歌》中,“千般苦难无处诉,躲到旮旯唱山歌,山歌能解愁和苦,木叶吹来喜和乐”“箩箩没装钱和米,全部装的是山歌。山歌陪我碓里舂,山歌伴我磨里磨”“我把山歌当阳春,永做黄牛拉力索”。田茂忠热爱山歌,他把山歌作为自己的事业,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寄托在歌中,寓情于歌,通过山歌可以看到人性之美。
  三、结语
  作为保靖人,田茂忠的山歌伴随我度过了美好的孩提时代,虽然2008年1月17日田茂忠掩上了他那饱经沧桑的歌喉,但是他的山歌将永远留在湘西人的心里,在世人面前,继续展现土家族所特有的文化精髓与艺术魅力。
  注释:
  【1】 彭南均《西湘探幽》,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第74页。
  【2】 彭南均《田茂忠山歌的艺术特色——兼评〈田茂忠山歌选〉》,《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3】彭南均《田茂忠山歌的艺术特色——兼评〈田茂忠山歌选〉》,《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4】彭南均《田茂忠山歌的艺术特色——兼评〈田茂忠山歌选〉》,《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5】蔡仪《美学原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7月第1版,第60页。
  参考文献:
  [1]、杨国湘:《田茂忠山歌选》,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8年10月第1版。
  [2]、杨其恃 龙海清:《文艺湘军百家文库——曲艺与民间文学方阵》(田茂忠卷),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3]、彭南均:《西湘探幽》,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4]、彭南均《田茂忠山歌的艺术特色——兼评〈田茂忠山歌选〉》,《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5]、保靖县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 保靖县民族事务局:《续酉水考略》,保靖:保靖文史资料 ,2004年5月第11辑。
  [6]、田茂和:《土家族歌王田茂忠》,保靖:保靖文史资料,2003年第11辑。
  [7]、《团结报》 2008年5月9日 星期五,第1702期。
  [8]、蔡仪:《美学原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7月第1版。
  [9]、曹毅:《土家族民间文学》,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

推荐访问:山歌 审美 特色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