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 [朗读让语文灵性重现]

  摘 要: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与教师习惯性思维的影响,语文世界已慢慢地丧失了其固有的灵性,语文阅读教学已变得此时有声已无意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主动性失去了,课堂阅读灵性丧失了。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作者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 朗读 语文 灵性
  
  一
  曾几何时,人们提到学校,耳畔就仿佛响起了琅琅书声,然而现在,琅琅书声正被如蜜蜂般的“嗡嗡”声所取代。因为我们的校园之声语文世界正在失去它的一个基点――朗读。
  那我们如何理解语文呢?我认为语文就是《诗经》里的“风”、“雅”、“颂”,就是楚辞里的《离骚》,是一种高尚的灵魂;语文就是“愚公移山”,就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一种不朽的精神。然而,所有这一切都以文字的形式为载体,并通过文字来传承和展现语文的涵养和风韵。而文字的学习又得借助于反复的朗读。可是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教育观念与教师习惯性思维的影响,语文世界已慢慢地丧失了其固有的灵性,其语文阅读教学已变得此时有声,而意却无法显现了。在原本应是享受的语文阅读教学中,以枯燥的识记、累赘的讲解、乏味的赏析、零乱而死板的问题替代了学生的朗读,替代了学生对文字的感知与领悟。我认为产生这种现象有以下几种原因。
  1.“满堂灌”,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失去了主动性。
  新课标的实施,使语文的阅读教学有了较大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中的“满堂灌”开始受到冷遇。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而语文正可以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无限的空间和平台,因为语文的阅读主要依赖于学生自己的感知跟领悟。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由此可见,自古以来的阅读过程应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特定的思维活动,在自己的头脑里建立起来的文字语言与社会实际生活相融的体验过程,教师绝不能用自己的“满堂灌”讲解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文章的重难点语句、主旨的领悟、文章写作手法等探求研究,不是靠教师机械式地讲出来的,而应靠学生的主动式的朗读中领悟出来。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师应该加快对“满堂灌”教学模式的摒弃,但是事实上,它却成为个别教师能更好地落实“满堂灌”的最有效的手段。课堂上,学生没有听懂甚至不会解答,教师就直接按照预设的步骤放映幻灯片。这样的现代技术跟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确实方便了教师对于课堂的控制、知识的传递、教学任务的完成。但是老师们,你们可否想过你授予了这么多,学生吸收了多少。这样怎能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呢,怎能让学生运用阅读来重启创新思维的活动呢?学生阅读的感知领悟的过程,哪能由老师统一包办呢?教师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学是为了更好地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以乏味的赏析期待朗读,让语文课堂阅读丧失了灵性。
  课本中所选的课文都是作者对社会、生活、人生和自我等认知与领悟的内涵的浓缩。这些都是精美又充满灵性的文章。作者的认知与领悟只能依赖于学生通过阅读来领会,更有的只能意会而不可言传。这最见于赏析诗歌中,只有学生能心领神会,才能真正感受诗歌的内涵,才能真正神游于诗歌的国度中。而现实中却有很多教师用呆板而具体的语句解析来品读诗歌:诗歌的美味何在,前人的灵性怎能在学生身上体现?因此,教师对优美文章的解读往往变得乏味无趣了。例如有个老师教朱自清的《春》,学生本可以通过反复的朗读感知美妙的春的画卷,徜徉于春天、享受于春天、沉醉于春天,可是他偏偏在课堂上呆板地进行赏析:这篇文章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为什么要写到春天的人?文末的三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这样原本丰富的春天景致的精神大餐被分解得支离破碎,味同嚼蜡。学生本可以用心享受此文,现在只能用与己无关的情绪来背诵此文。这样的教学,老师非但没有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领路人,相反扼杀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与欲望。这样的语文课堂没了灵性不说,更多了一些惰性。
  3.以零乱的问答替代朗读,让语文阅读教学跌进单调的深渊。
  由于课程改革的深入,多媒体技术的辅助,语文课堂上出现了一番新的景象:老师不再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了,但又出现了“满堂问”,用接连不断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狂轰滥炸,课堂上少给甚至不给学生读文字、赏语句的机会,学生在无休止的问答中进行着单调、乏味的学习。试问这样的教学,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真正提高?有位老师讲解《背影》,借助多媒体技术,课堂中展现了预设的连贯性的问题,第一组:本文写了什么事?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本文为什么以“背影”为题?第二组:作者前后心情一样吗?文中几次写到背影?重点写哪一次?父亲给我买橘子又有什么特别之处?第三组: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课文是怎样描写父亲离去时的背影的?有什么作用?三组问题答完,本文的学习也就结束了。这样的授课,课文的字里行间隐含的美的情感学生怎么主动去领会?只有学生进入了作者的情感世界,进入了文本所展现的生活情境,和作者的心灵交融在一起,才能感受其真挚的情,而这些必须依赖于学生对文本的反复朗读、深情朗读。不让学生用朗读去感悟,学生怎么能主动去读?
  二
  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跟朗读是互补的,朗读有助于领悟,领悟越深刻,朗读就越有感情。所以,教师要重新认识课堂的朗读,重视课堂的朗读。这样也能让我们的课堂重新多一份灵性。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课时,能多留些时间给学生读,让他们慢慢地读出个性,读出属于语文更属于学生自己的灵性。那怎样读才能让这灵性重现我们的课堂呢?
  1.教师示范朗读,增加学生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加快进入文本的情景,教师的示范性朗读很重要。学生可以真正做到边听边思,于想象之中进入情景,这样学生虽减少自读的动作,但思维随着老师的朗读时语调、语气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产生共鸣。比如教九年级上册的《故乡》时,我这样加以引导:“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是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在游子心中,‘故乡’是一个美丽的字眼,是魂牵梦萦的归宿。”这样让学生对故乡有个重新的认识。然后我就直接示范朗读文章的开始几节,不要让学生看书,让他们在听的过程中感悟作者笔下的故乡,再让学生自己根据我的示范朗读,并加入自己的感悟去读开头几节时,这时学生就能够进入到作者的内心,感悟其情景。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增,学习的劲头更足,从而体会到朗读的情趣。
  2.学生跟读,触发信心。
  对于不善朗读的学生,跟读可以让他们学会朗读的技巧,也可以让学生快速进入到课文的情景中,帮助学生加深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如教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一文,就可以采用跟读法。如: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这样的示范朗读、跟读,使得学生能读出感情,特别是通过感情朗读,可以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进一步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爱国情感。这样就使学生阅读的信心得以增加,明白开口朗读不是朗读水平好或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专利。
  3.多重角色朗读,显示课堂的灵性。
  多重角色朗读方式就是让每个学生分别演绎不同的角色,根据自己的感知、领悟,迅速进入文本的语境,体会其中人物的灵魂的朗读形式。这样的朗读形式就能更好地触发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每个学生的感知领悟的灵性得以展示,语文课堂的灵性得以重现,同时也更好地体现了新课标强调的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朗读形式比较适合戏剧作品和文本中的对话描写的语段的朗读。如教《威尼斯商人》一文,我采用这种形式进行学生对文本的自主赏析。在对课文进行充分的预习、学生自行经过多重角色的朗读后,课堂上,请几位通过学生推荐或自荐的学生分角色扮演剧本中的几位人物进行朗读。如剧本中的同义的五句反复,使剧情跌宕曲折别开生面。学生可以展开集中的演读,可以体现葛莱西安诺每复述一句夏洛克的话“公平正直的法官”“博学多才的法官”“再世的但尼尔”,既是对鲍西娅聪明才智的由衷赞叹,又是对夏洛克自食其果的奚落嘲讽。而这些赞美鲍西娅的话,则令夏洛克无地自容,让观众捧腹大笑,增加了轻松愉快的喜剧效果。演读剧本,学生加深了对剧中人物特点的认识,感知了剧中重点片段,并从多角度(语言、动作、心理的揣摩等)加以评价。这样就更加丰富了学生课堂实践,加深了对文本的感悟,语文的灵性也就在这瞬间爆发了。
  也许以上几种朗读方式普通,没有多大的新意,但只要教师能抓住关键,使用及时进行评价,同时在每节阅读课堂中多采用一种或几种形式进行实践,就能重现语文课堂的灵性,展示学生的灵性。使用这几种主要朗读的形式,实践检验效果不错。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浙江省《初中学科教学建议・语文》.
  [3]晓苏.语文教学与研究.华中师范大学主办・教师版.2009,(11).
  [4]人教版《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5]于永正.教学艺术来自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中国教育报,2005.4.22,第5版.

推荐访问:朗读 灵性 重现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