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摘 要:本文首先对体育教学中蕴涵的德育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关键词:体育教学 渗透 德育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如何针对学生的不同观点、信念、情感和意志品质,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我们深思的问题。
  
  1 体育教学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基地
  
  1.1 体育课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交际能力和集体主义荣誉感。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独特的社会交往特征,是人生社会的缩影。我们应充分利用体育教育的教育目的、营养与健康、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等知识的介绍,组织学生观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成功,观看反映我国体育事业巨大成就的录象、收听广播等,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积极锻炼身体的自觉性。
  1.2 体育课可以培养学生自尊、自爱和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在体育项目中,无论是个人或是集体项目,都应讲究个人行为的规范性和道德观,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行为和道德风尚,并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发展个性、培养自主精神和独立人格。
  1.3 体育课可以培养学生的是非感和正义感。体育运动是在严格的规则及制度约束下进行的健康文明的活动,球类有球类的规则,武术有武术的规则,游戏有游戏的规定,应教育学生遵守规则、公平竞争、求真求实、辨明是非、主持正义。
  1.4 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意志品质。体育教材内容丰富、项目繁多,不同的内容蕴涵的德育因素不同。例如长跑,侧重于坚毅、有恒心、不怕困难、肯于吃苦;球类运动侧重于勇敢、自信、果断、坚韧不拔等,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明确德育目标,有的放矢地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2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2.1 教师的言行。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为了对学生给予道德上的影响,教师本人必须是有高尚品德的人。”教师本身就是教育内容的体现者和表现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思想品德、言谈举止都会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将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要以良好的师德、精湛的教艺去教育启迪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在学生心里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望,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巨大的向心力,思想品德教育就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2.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念。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思想、能力、意志、情绪、态度等特征暴露特别快。比如跳高,面对一个新的高度,能否超越,一目了然,立即显露。但是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心理特征却各不相同。成功者的喜悦与得意溢于言表;失败者的气馁与沮丧、急躁与冲动、紧张与焦虑、胆怯与自卑等表现各不相同。作为教育者,应迅速抓住学生思想行为充分暴露的有利时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长处与短处,激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克服不健康的心理障碍,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意识、认识、情绪、行为及性格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促进学生经过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不断体验,增强耐挫能力,保持稳定的情绪、乐观的心境,这样,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成材。
  2.3 给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体育之所以与其他学科不同,是因为学生完成动作的优劣效果,立刻会从教师和同伴那里反馈过来。人人都愿意展示自我优势,个个都乐意听到别人赞扬,根据此心理上的需要,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灵活运用教材,针对学生身体素质、技能、个性等差别,想方设法给他们以表现机会,如通过编成不同级别的小组开展活动,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达到培养自信的目的。
  2.4 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体育教学具有形态化的特征,学生以个体或群体的形式参与各种身体活动。在活动中通过互相接触、切磋、合作、对抗等等,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集体之间,人际关系的交流更直接、更广泛,形成了一个特定的课堂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学生进入启蒙社会的心理需要。作为教育者要充分利用模拟社会环境,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交友,正确地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增强其社会的适应能力,从而培养文明的行为规范和高尚的道德修养。
  2.5 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人生最大的光荣,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屡仆屡起。学校体育总是给学生出难题、设障碍、制造挫折环境,同时又诱导学生向难题和障碍挑战。其间,学生倍受肉体之苦和心理冲击之累,实实在在地感受挫折的经历。学校体育内容的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又使这些素质十分生动和直观,所以教师要精心备课,把握好学生的承受能力,这样的教学才能使学生同时得到几方面的收获。
  2.6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竞争作为一种外部刺激,对个体具有激发动机、发挥潜力、增强自我意识的作用。学校体育活动本身决定了它的竞争性。作为体育教师,要尽量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通过组织竞赛活动,使学生的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更为强烈,克服困难的意志更加坚定,争取优胜的信念也更坚强。从而使学生全面到认识自我,并通过成功和失败,不断努力,不断完善,不断进步。
  综上所述,作为体育教师,我们要在不断自我完善的同时,充分抓住体育教学中的每一个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在思想上也能得到进步。
  
  参考文献:
  [1]陈桂生.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2]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蒋乃平.“宽基础 活模块”的理论与实践.宁波出版社,2002.
  [4]杨子国.寓德育教育于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第三期,2002.
  [5]何瑞菊,赵国荣.浅谈《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体育教学第三期,2002.

推荐访问:渗透 德育教育 体育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