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观经济走势看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战略


  最近,我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第七届中国经济学家论坛。这次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社科院等机构共同举办。国内著名经济学家和国家相关部委研究机构的专家领导参加了研讨。会上,经济学家们对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应对之策。总的认为,近年来中央宏观调控取得了巨大成效,国民经济总体形势连续多年保持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状态。“个一五”的开局,我国经济将继续进入一个平稳健康增长的阶段。但是,经济学家们也预测和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隐忧,包括: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贫富差距等“三大差距”呈拉大趋势;一些部门产能过剩、产品基本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环境污染严重等发展的制约因素加剧;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比例关系微妙。
  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已为经济学家所担忧,也为世人所瞩目。在这种时候,厦门提出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人们难免会有一些疑虑。去年,我就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实践和思考发表了文章,从正面论述了其正确性和必要性,但并未针对当前我们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来解答。恰好第七届经济学家论坛正是围绕这些矛盾和问题进行讨论,给了我一些启示,我想拿出来与大家共享。
  
  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破解了经济学家所担忧的问题
  
  厦门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实质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加速厦门市农村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通过拓展发展空间,缩小城乡、区域、贫富之间差距,实现统筹、协调和可持续
  一、新一轮跨越式发展,致力于破解城乡、岛内外和贫富之间差距问题。首先,基础设施在岛外农村全面加强。东通道、福厦铁路、厦深铁路、龙厦铁路及其配套设施的推进,厦门——安溪高速公路、厦成高速公路、厦漳跨海大桥,以及海沧、嵩屿港、东部港区的加快建设和启动,还有村村通硬质公路、自来水、有线电视等建设,必将大大改善岛外农村的投资和发展环境;其次,岛外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工业集中区基本在岛外农村建设,同安工业集中区、火炬翔安高新产业区、集美机械工业集中区、海沧PX项目的化工集中区等近30平方公里的集中连片开发,加快了岛外工业化进程,为岛外农村劳动力的战略性转移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农民收入将因此整体性地大大增加。其三,城乡之间公共服务将更加公平公正。集美、翔安文教区建设,农村教育资源的整合和改善,市区镇三级医疗卫生体系的健全,长庚医院、第三医院在岛外建立,医疗救助应急机制在全市的覆盖,各区文化中心、体育设施的全面建设等等,将使农村的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其四,以物流、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向岛外延伸。西客站、汽车、粮食批发市场、园博园、天竺山风景区等物流、旅游设施建设将产生巨大的效益。这一切的精心布局,快速开发,无疑使岛外农村进入大发展时期。预计五年后,厦门市城乡、岛内外、贫富之间的差距将显著缩小,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均衡阶段。
  二、新一轮跨越式发展,致力于破解瓶颈制约问题。产能过剩、资源不足、消耗过大、环境污染是当前阻碍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市委、市政府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十分重视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25年经济特区建设也积累了破解这些瓶颈制约的实力和经验。
  (1)关于产能过剩问题。可以这样说,一些预测将出现产能过剩的产品、产业,如钢铁、水泥、制铝等,我们基本没有生产,有的则是生产设备工艺水平较高的,有一定市场空间的中下游产品。而且,我们大力推进工业集中区建设,在发展的方向上市委、市政府把握好两个方向:一是高起点的优势产业聚集,如软件园二期、火炬(翔安)高新产业区,主要是引入高新技术研发、生产企业和实体;二是优势企业的改造扩张,如集美机械工业集中区、同安工业集中区等,主要是岛内大企业的转移改造及其产业的集聚。正如何立峰书记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的那样,我们这里所说的工业,已不再是传统意义的工业,而是与时俱进,能跟得上时代潮流的,有质量、有效益的新型工业。我还以为,对产能过剩不能用静止、片面的观点来对待。消费市场可以开拓,消费领域可以扩张,消费份额将不断增长,这些开拓、扩张、增长都伴随着竞争,决不能以产能过剩而放弃有效、公平竞争。还有一点,厦门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市委、市政府进行了精心的总体布局和产业联动,不仅仅是工业的扩张,第三产业发展也在加快,港口物流、旅游会展、商贸金融、文化产业以及营运中心、楼宇经济,都有了明确的发展载体、平台和龙头项目,第一产业以对台农业合作交流和产业化为主渠道,其质量效益也将有所提升。三产、一产的发展也会反作用于第二产业发展,形成一个更高层次的协调发展格局。可以说,我们的持续高速发展已经注意并应对了产能过剩这个问题。
  (2)关于资源不足、消耗过多、环境破坏的问题。何立峰书记指出,厦门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既是规模总量的扩张,又是质量效益的提升,是数量、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符合又快又好要求,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厦门是在一个资源紧缺、工业薄弱、环境优美的历史状态下进入经济特区的建设进程的。经济特区建设者们,一开始就非常清醒地认识到厦门的实际。一直以采厦门走的都是一条持续、高速、协调、均衡的发展路子。三次产业发展坚持以工业为主,实现协调发展。2000年,三次产业比例为4.23:52.81:42.96,2004年为2.26:59.32:38.42。整个工业经济所呈现的,一是规模化,规模工业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96.9%,电子、化工、机械三大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8.2%;二是产品的端位相对较高,高科技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0%,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45.1%;三是低耗高产,厦门工业区每平方公里产出工业产值达42亿元以上,每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耗能0.66吨标准炼,耗电839.6千瓦时、耗水27吨,达到发达国家水平。2004年,工业综合效益指数达178.15,全员劳动生产率86316元,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的四是环境保护好,这已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所瞩目和赞赏,无须多言。
  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指导下,我们更加注重科学发展,更加注重质量、速度和效益的平衡。一是组织工业集中区的规模连片开发,提高了土地使用率、基础设施利用率,强化了环境保护工作;二是推动高起点的优势产业聚集和优势品牌企业的技术改造;三是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加强对高技术企业、研发机构、物流、营运中心和大公司、大项目的引进,重视填补产业空白和对先进型、出口创汇型和生财型企业的引进。去年引进世界500强企业5家,行业台湾最大、世界第三的友达光电在厦门落户,可以带入300多家关联企业,形成产值数百亿的产业集群;中华映管和厦华电子共同投资30亿元人民币,联手打造全球最大平板彩电基地,年产值约200亿人民币;欧美投资增长48.6%;四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去年,全国人大在厦门召开现场会,发

推荐访问:厦门 新一轮 宏观经济 发展战略 跨越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