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中的思维转换及技巧_天才的八种的思维方式

  摘要: 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这种语言结构的差异,其背后实则是思维方式的不同。在英汉互译中,需要进行必要的思维方式转换。本文提出了一些实用的观点和方法,并探讨了英汉互译中的一些翻译技巧。
  关键词: 英汉互译思维转换翻译技巧
  
  我国英语教学偏重语法成分分析,而不注意引导学生了解、熟悉、进而达至习惯于英语的表达方式,其结果是,知道主、谓、宾、表、定、状等项句子成分,可就是不懂意思。语法是学习语言的入门手段,万万不能死扣。例如: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length of time needed to develop strong ties and the performance monitoring of Business Link has been explored previously by academics regarding about the impact on the time taken with each firm on the measurementagainsttarget of the number of firm advised.
  这是典型的英语书面语句,这么长的句子只出现一个谓语“has been explored”,其前后是相当复杂的名词性短语,而且是由若干介词串联组合起来的,我们说汉语的人不习惯这种表述形式,总觉得别扭,还误以为是学究式的。其实不然,类似的句子在各种性质的文章中比比皆是。要理解这样的句子单靠传统句法分析无济于事,必须另择途径,其中之一是将名词性短语还原为句子形式:1.There is a tension between the length of time...and the length of time...;2.The length of time is needed to develop strong lies;3.The length of time is needed to develop the performance monitoring of Business Link;4.The tension between...has been explored previously by academics;5.Academics is regarding about(=considering)the impact...;6.There is an impact of the number of firm(which is advised)on the time that is taken with each firm.(which is measured against target/used for the measurement of each firm against target.)
  无论多么复杂的句子经过这样分解改造,都能弄清楚所表达的意思。当然,这样的分解改造不一定非得写在纸上,熟练以后,可在头脑里如此思考就可以了。
  
  一、从形象到抽象的转换
  
  长期以来乃至今日,很多人误以为,汉字有象形成分,所以汉语是形象语言;而英语表面看不出形象,所以是抽象性的语言,然而正相反,英语才是形象性语言,不但造词法和汉语造字法相似(如rain雨+bow弓=虹,关于造字法另谈),而且表达思想多采取形象语言。汉语经由形象而抽象概括出一些表示携带的动词:抱,�,挟,捧,提,顶等,英语没有相应的抽象词,即便有,意义也不完全相同,如embrace表示爱之抱,不能用来指抱东西,用以表示这些动作的语言形式恰似这些动词的定义:hold/carry in one’s arms,...on the back,...under the arm,...in both hands,...in one’s hand with the arm down,...on one’s head。此类体现形象思维的语言形式,翻译时必须经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换而推导出抽象的语词。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表达习惯,比如说,某种情况英语习惯用形象语言形式表达,汉语则习惯用抽象语言形式表达,反之亦然,翻译时必须进行相应的转换。例如:
  Then I see them walk out of the rubber trees against the sun.(对着同样的橡胶林=橡胶林的阴影)
  
  二、从抽象到形象的转换
  
  以上是形象语言转换为抽象语言的例子,下面是抽象语言转换为形象语言的例子:
  1....the big lion lay flattened out along the ground.(通过推理联想形象情景:狮子四条腿伸开长拖拖地爬在地上。)
  2.Frances put her arm through Fredrick’s.(设想,介词through表示从中间穿过,然而不能真的从胳臂中间穿过,因此表示胳臂弯成圆形使其从中间穿过。而这种情况汉语称之为“挎胳臂”。)
  语言形式不同表明思维模式的差异,具体表现在思维结构、编码方式乃至视点的不同。翻译过程中语言形式的转换是显现的,而其背后作为支撑的是潜在的思维模式的转换。翻译属于以概念、判断、推理为手段的抽象思维,不属于以具体形象为核心的形象思维之说是有失偏颇的。现代人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兼蓄并用,二者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而且可以互相转换。任何领域皆如此,差别仅在于何者为主而已。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有的语言形式体现抽象思维,有的语言形式体现形象思维。语言翻译,表面看是语言形式的转换,而所依据的却是潜在的思维形式的转换。因此,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语言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及其相互转换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其语言翻译能力。
  
  三、句际、篇章间的转换
  
  网络上对于奥巴马胜选演说的中文翻译出现许多错误,有些错误是未考虑句际联系和段落间的关系而造成的,如:
  That’s the genius of America:(that)America can change,...
  这句话翻译得五花八门:“这是美国的精髓(华),美国能够改变”;“美国真正的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等等。因为没有考虑前后句的关系。其实,句中that指代前段结尾的短语“the enduring power...”,that为连词,表示结果,所以应译为:那正是美国的精神,所以美国能够变革。
  一篇好文章,结构严整,一脉相承,前后衔接,形成一个统一体。文章的连贯性,不仅句句衔接,而且段段相连。这种衔接可借助语义手段、语用手段和词汇手段,等等。写文章要考虑结构安排,读文章则要分析语篇结构。语篇分析有助于正确理解文章的意思。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应该一改以往的模式,不单纯罗列翻译方法和技巧,根据现代语言学、心理学、思维科学等诸多方面的理论,结合语言实际,深入浅出,从一个人的言语生成和对言语的理解起始,揭示人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模式,剖析语句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分析词的语义关系,为词语搭配和词义选择奠定理论基础,进而结合实例通过英汉语比较讲解各种翻译方法和技巧。
  
  参考文献:
  [1]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52.
  [2]丰华瞻.中西诗歌比较[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176.
  [3]启功.汉语现象论丛[M].北京:中华书局,1997.2.
  [4]吴海波,温荣,张建国.翻译思维与技巧[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9.10.

推荐访问:思维 转换 技巧 英汉翻译